2018年金融市場起伏大,4大跡象顯示:避險資金支撐黃金價格,年初漲幅愈10 %!

Money錢

Money錢

  • 2018-03-01 14:00
  • 更新:2018-03-02 19:10

2018年金融市場起伏大,4大跡象顯示:避險資金支撐黃金價格,年初漲幅愈10 %!

(圖/shutterstock)

 

 

連 2 天美股重挫,

突顯黃金避險抗震

今年 2 月初連續 2 天美股重挫,

引發亞洲股市慘綠,

黃金價格在 1,345 美元高檔盤整,

隨著歐美股市止跌回穩,金價回落 1,310 美元上下。

相較去年黃金走勢沉悶,今年開春黃金隨著

金融市場震盪加劇,更突顯避險抗震特性。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4 大因素 支撐黃金短中長期上漲

這波黃金漲勢是從 2017 年 12 月 1,235 美元開始,

很快拉高至今年 2 月初的 1,366 美元,漲幅約 10 %。

分析主要原因有 4 個。

 

首先,美元指數持續疲弱。

近期美元指數高點出現在 2017 年 12 月初的 93.94,

自從直落 2 月初的 88.46,3個月內貶值 5 %,

頗能對應黃金的漲幅。

 

其次,市場通膨的預期。

觀察 2 月最新美國聯準會 ( Fed ) 的會後聲明稿,

與過去最大不同在於,這次是繼 2011 年以來首次使用

「通膨率預期將上升」的字眼表達,市場因而解讀今年

美國升息次數會比原先預期的 3 次還要更高。

當然,其背後的意義代表美國景氣更好,

包括就業、居民支出、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均穩定增長。

 

通膨上升是中期推升金價的因素之一,

統計至 2 月初,原油價格維持 70 美元上下,

加上美國經濟好轉,市場估計 3 月份升息機率高,

但金價卻未因此走低,反而確認市場對通膨升溫的

預期心理更勝於美國升息。

 

不過,目前主流看法是今年通膨會上升,但問題不嚴重,

因此只能視為金價的支撐,無法成為推升的主要動能。

 

第 3,全球金融資產在相對高點,

避險情緒越來越濃。

2017 年全球股債交出不錯的成績,隨著風險意識提升,

少數避險基金開始佈局黃金,只是買盤偏好低接而非追高。

 

第 4,地緣政治風險。

比如朝鮮半島政治議題以及中東各產油國紛爭等,

都是潛在推升金價的因素。

 

 

全球央行緊縮 資金轉往低接黃金

2017 年底預期今年金價上方壓力區

介於 1,350 ~ 1,365 美元,

下方支撐在 1,200 ~ 1,240 美元,

但到了 1 月黃金「意外」來到 1,366 美元的價位,

似乎「衝過頭」;如今金價順勢回檔,

技術面的觀察指標是 1,280 美元價位,

若能守住不破,幾乎就能上調金價下方支撐價位。

 

在 4 大因素下,短期影響較大的是投資人對股債的

風險意識,由於全球央行開始緊縮資金,金融市場

「派對」會結束,但是崩跌式的回檔不會出現在今年,

也因此,避險資金不會直追高黃金,反而採取低接策略。

 

金價底部不破 1,280 美元就是好消息

目前有部分資金從股、債市撤出轉往黃金避險。

因為這一波金價上漲的資金明顯與去年不同,

在去年之前,金價漲勢來自全球景氣轉佳的實質性買盤,

但年初有越來越多資金來自黃金 ETF 及黃金期貨的

避險買盤,這代表投資人在股市獲利了結

或憂心債市轉空,轉入避險性資產的情緒。

 

以 2 月初為例,美股重挫第 1 天,黃金並未有

明顯反應,直到隔天亞股重挫,

黃金彈升 7 美元(這是過去少有的現象),

農曆春節後到 3 月美國升息時,黃金若能一直維持

 1,280 美元,甚至守住 1,300 美元的下方支撐區,

就可以從支撐區順勢往上調升。

 

只做低接的資金暴增 噴出行情卻不多

比較可惜的是,目前機構法人對今年

黃金高低點預期,低點上調的比例偏高,

但高點仍維持不變或微幅上調,

這也說明了有越來越多想低接的資金,

但要期待有噴出行情,機率也不高。

從技術面來看,2018 年黃金的下方支撐有機會

自 2017 年的 1,240 美元上調至 1,280 ~ 1,300 美元,

但上方壓力仍維持在 1,400 美元。

 

觀察黃金的變數,除了資金面要留意美國

10 年公債殖利率,若要反彈至 3 %就要觀察

資金是撤出到黃金;此外也要關心美元指數後市,

若美元指數偏弱,對黃金有相當支撐。

 

今年仍以「避險」為主軸

總的來說, 今年仍以「避險」為主軸,

不管是閃崩、物價上漲等,

主流看法都是不會發生在今年,

黃金的高點壓力區是 1,400 美元,

將維持盤整透堅,逐步墊高底部。

 

 

同樣具備避險功能的,

數位貨幣與黃金的關係

數位貨幣與黃金呈現「競合」關係接著

我想談談數位貨幣與黃金的關係。

風光一時的比特幣,年初像溜滑梯一樣崩跌,

從去年 12 月高峰 2 萬美元腰斬一半來到 1 萬美元,

更有不少分析師預期比特幣的價值將歸零,

即便比特幣可能消失,但未來將有更多數位貨幣產生,

這些「數位貨幣」與黃金都是競爭且合作的關係。

 

數位貨幣的波動突顯

黃金不可取代的角色定位

國內外與貨幣戰爭相關書籍都點出美元霸權的問題,

而數位貨幣具獨立各國之外,

不受單一國家價值、經濟實力等影響優勢,

確實能改善美元獨強問題,雖然短期無法取代美元,

但未來絕對有機會。市場對比特幣的評價很兩極,

但從支付、貿易及準備貨幣等角度觀察,

比特幣類似「金融商品」,因為它不具貨幣價值,

就算崩跌也不致引發金融危機,但它與金價關係,

話題性絕對高於實質性。

 

總結來說,

因為數位貨幣在發展過程中,

要把波動視為家常便飯,

反而更能突顯黃金不可取代的角色定位,

長期來看,數位貨幣有機會取代美元,

甚至取代黃金避險的角色,但在那天來臨前,

災難式的暴起暴跌將是常態,而受惠的則是黃金,

因此,黃金與數位貨幣會是「競合」關係,

未來要持續關注如俄羅斯、

中國等以政府力量推動數位貨幣發展的進程。

 

 

 

 

基金哥 不藏私 

讓你省下聽課的錢、找資料的時間,

一起成為投資界的「哥」 

                                       



 

他63歲學投資靠配息月領13萬

 

全台便利超商、各大書局現正熱銷中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