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最近跟澳洲工作回來的幾個朋友見面
聊到這幾年他們在海外工作的經歷
他們覺得,如果還沒想好的人
千萬不要出國,因為你只會想回台灣
或是在當地,你會只有處在華人圈
很難真的成長,或是找到更好的工作
所以,他們同樣覺得
有一些觀念一定要帶著
才有辦法在剛開始的時候熬下去
一起看下去吧
(贊助商連結)
1.有沒有「忍受寂寞」的決心!
無法想回家就回家,受傷也只能自己扛
海外工作跟單純玩樂不太一樣
你要有心理準備的是
無法想回家就回家
工作合約,一簽就 1 - 2 年
剛過去的「前 2 年」特別重要
因為你通常都還在適應
語言、飲食、工作上遇到的人事物
會有太多變動、不確定的地方
如果不適應,說回台灣就回
就需要支付違約賠償金
所以,單純玩樂,跟去海外工作
是完全不同的事
你要有心理準備自己面對一切
從生活到工作,都要自力更生
2.要樂意學習,克服壓力!
主動解決難題,才能生存
工作上的壓力,無法預測
有時來自上司、同儕
有時來自你面對的顧客
就連「沒有標準英文腔」
你都有可能被同事刁難
所以,要先心理建設
在海外面對困難時
只有你自己「主動解決」這個方法
尤其,當你自己覺得工作內容單調
無法讓你的能力再進步
就更應該主動找到下個方向
3.要有不一定能坐擁高薪的認知!
離鄉背井的辛苦並不是高薪的保證
一定要清楚認知
離鄉背井的辛苦
並不是高薪的保證
很多海外津貼福利
跟以前比,都已經縮水
尤其,要先瞭解當地的物價
還有你自己的消費習慣
大手大腳花錢的人
可能急用,或是換工作的時候
會相當麻煩!
尤其建議,想去海外工作的人
一定要會自己下廚
因為很多地方都是自己下廚很便宜
但出門吃飯會超級貴
想吃的好又要省錢
下廚會是個不錯的方式
4.先想好是否能接受當地生活文化
不能融入當地文化,有專業也沒用
專業技能是必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
跟文化習慣互動的能力
不適應當地的風俗文化
就算語言沒有溝通問題
工作習慣上的差異
你還是會覺得自己不開心
所以想順利在海外工作
一定要讓自己具備適應的能力
像是更多元的語言
或是其他不同的特長
這樣才能真的能讓海外工作
變的跟想像中一樣多采多姿!
5.領薪一定要先開始學投資
學會投資,能讓你提早達成目標
工作的目的通常有
追求成就感、買車、買房
過更棒的生活、退休
但怎麼提早達成
「用錢賺錢」是其中的一種
透過投資能讓你分享
世界頂尖企業的賺錢能力
像是你找朋友開咖啡廳
可能是因為你沒管理經驗
還有怎麼找到適合的人也是問題
如果你看到朋友有管理經驗
對市場也夠瞭解,卻只有缺資金
你評估後就會出資,讓你朋友幫你賺錢
股票也是一樣的
而且你能找到的是「開店佼佼者」!
6.要有不回台灣的決心!
海外薪資好,卻不習慣工作環境
台灣有習慣環境,卻不習慣薪資
在海外工作可能會是一條不歸路
除了薪水條件之外
還有當地競爭也相當激烈
可是,不適應回台灣還有機會嗎?
其實真的比較難
像是你來台北工作
回到南部可能只有薪水的一半
但工作時間一樣長,你能習慣嗎?
這在出發去海外工作前
真的要好好問問自己
如果真的不習慣海外環境
是否回台灣,自己能不計較薪水、職務
畢竟落差擺在眼前
就是因為對台灣薪資條件覺得失望
或是海外工作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否則,怎麼會想離鄉背井呢
7.家人是不是真的支持你
如果單身,年紀小
可以有回台灣或不回台灣的選擇
但隨著年紀變大
顧慮的東西變多
家庭成員的改變
你再也不是照顧自己就好
就一定要考慮自己的家人
是否能接受長期的分離
尤其去海外工作
家裡有什麼需要你幫忙的
你無法立即回來
所以,如果你已經不是太年輕
要注意,務必先跟家人討論溝通
小結語:
去海外工作
自己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
一昧地等待工作給你機會
無法讓自己更好
無法把技能訓練的更專業
最後,可能你想做的都沒做到
就回台灣了,所以
一定要讓自己有清楚認知:
去海外就是上戰場
如果準備好了,剩下的就是出發!
【提醒:本文觀點僅供參考,投資人請自行判斷並謹慎評估風險。】
不論你是投資新手還是高手
現在加入好友
獲得股市、財經最新消息
本文由 女人變有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蔡誠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