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ICO,首次代幣發行
已累計吸金約 40 億美元!
ICO,是 Initial Coin Offering 的縮寫,
指的是「首次代幣發行」,
概念是花錢買代幣,再用代幣換服務。
因為比特幣價格大幅飆漲,
使得 ICO 也持續受到矚目,
CoinDesk ICO Tracker 資料顯示,
至 2017 年 11 月 26 日為止,
ICO 累計吸金約 40 億美元,
預期 2018 年這股 ICO 熱潮
仍會持續推進到各行各業中。
台灣也有公開 ICO :
沃田咖啡的咖啡幣
例如,在台灣方面,
檯面上公開 ICO 的就有沃田咖啡,
推出和臺幣 1 比 1 掛勾的咖啡幣(Bean),
讓持有以太幣的消費者認購;
直播社交平臺 Uplive,
也宣布跟全球知名的 Kyber Network 和 Binance 合作,
打造通用贈禮交易平臺「GIFTO」,
即虛擬禮物贈送平臺。
虛擬貨幣交易所 Cobinhood
在 2017 年 12 月正式上線,
也推出 COB 的代幣。
各行各業都可以透過 ICO 來吸引關注度。
ICO 是一個提供小型新創、
中小企業發揮舞臺的機會,
透過發行自己的代幣,來向全球募資。
也因為虛擬貨幣的特性,
讓小型新創、中小企業有機會穿越層層限制,
打破時間、空間的侷限,向全世界募集資金。
只不過,在爆量成長的同時,
各國政府針對 ICO 也會開始審慎觀察,
設立相關的監管法規來規範。
目前金管會 未介入虛擬貨幣
但接下來將重視 ICO 議題
臺灣金管會副主委鄭貞茂就表示,
目前虛擬貨幣定調為虛擬商品,
金管會尚未介入管理虛擬貨幣的各種買賣行為,
但若涉及金管會所管轄的金融業務,
例如向不特定大眾募集資金,
金管會可能會介入監管。
他表示,若 ICO 的項目讓代幣成為有價的證券,
那麼就會歸屬於證期局來管轄,
因為涉及向不特定大眾募資。
可預期金管會接下來將會開始重視 ICO 議題。
【提醒:本文觀點僅供參考,投資人請自行判斷並謹慎評估風險。】
不論你是投資新手還是高手
現在加入好友
獲得股市、財經最新消息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同意請勿侵權。(責任編輯 / Alo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