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圖片純屬示意圖,擷取自:715a)
談到存退休金,
專家一定會說「越早開始越好」。
不過現實面通常是:
30 歲的年輕人可能不會想到
距離他仍很遙遠的退休樣貌。
來到 40 歲, 對於退休規畫開始有所警覺,
卻往往有心無力,因為上有高堂,
下有子女,還有沉重不已的房貸,
就算不買房子,房租總要給吧!
於是活得「團團轉」
大概是台灣多數中年人的無奈。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無法拉長時間存退休金
就靠放大本金來替代
把人生階段拉出一條線軸來看,
年輕時或是進入 40 歲的中年期,
其實收入不比生活開銷高出多少,
甚至是入不敷出,
就算「想」早一點存退休金也沒輒。
目前人生就位在開銷最高峰的中年階段,
李柏鋒發現,如果同時有子女、父母
及退休金 3 種支出,根本無從妥善規畫,
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所以不要同時做 3 件事,
把階段性的任務做好就好。」
以他為例, 現在最重要的責任為家庭與小孩,
所以除了努力建構家庭的財務護城河─
存足 2 年的生活費用,讓家庭無後顧之憂外,
就是準備子女教育金,
直到孩子成年為止,
「一定要確保他們在成年後有自食其力的能力,
因為,接下來得為自己打算了。」
控制本金彌補時間不足
他說,雖然沒那麼多時間累積退休金,
但可以控制本金,只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
讓薪水節節攀高,
便可以用本金來彌補時間不足的缺憾。
如果報酬率也掌握得當,
那麼退休金的準備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
文章繼續 ↓ ↓
--------------------------------------------------------------------------
每月多準備 2 萬元 退休像度假
全台便利商店和商店熱銷販售中
點我立即搶購
---------------------------------------------------------------------------
文章繼續 ↓ ↓
善用美股、台股ETF
15 年可存 1500 萬元
「長時間來看,報酬率的波動可以被處理。」
李柏鋒強調,
回溯台股與美股的大盤年報酬指數
(含權值),一定可以超過 5%。
ETF、好的基金,
也都可以創造 6%的合理報酬,
尤其是現在一些投顧公司架設的基金平台,
以及金管會支持設立的基金銷售平台基富通,
手續費都比到銀行申購至少便宜 2%,
等於先賺了 2% 報酬率,可多加利用。
當本金確定、報酬率也有一定掌握時,
退休金的累積就可以設算出來。
假設到了 45 或 50 歲,
家庭責任告一段落,
加上職場上有一定成就,
那麼,以每個月可存下 5 萬元、
報酬率 6%來試算,15 年過後,
當你 60 歲或 65 歲退休時,
可累積約 1,500 萬元的退休金。
以目前低利率環境
定存帳戶,不是好主意
假設退休後,
這筆資產同樣產生約 6%的報酬率,
那麼每年就會有 90 萬元的現金流入,
相當於每個月可有 7.5 萬元花用;
就算報酬率降為 5%,
每月也有約 6 萬元可支配。
如果加上勞保、勞退的年金,
那麼周休 7 日,不止月領 7 萬元。
累積退休金的關鍵在「投資工具」,
有人主張退休後需要穩定的獲利來源,
所以應該全部放定存。
但現在的低利率環境,
即使準備 3 千萬元放定存,
1 年利息不到 40 萬元,
顯然把一大筆錢放在連通膨都無法打敗的
定存帳戶,不是好主意。
退休金拿 1/3 投資
理財規畫顧問認為,退休後退休金的運用,
還是需要將其中 1/3 拿來投資,
只要做好比重配置,即使碰到股市大跌,
投資帳戶價值跌幅達 15%∼20%甚或更多,
也不用太擔心,因為投資帳戶
只占退休金現金流不到 3 成的金額。
至於投資標的,
買一檔Vanguard 整體股市ETF(VTI),
就可以投資美國的中大型股,
加上一檔iShares MSCI
不含美國全世界ETF(ACWX),
等同投資在非美國地區的全球股市
(可透過複委託交易),
兩檔ETF 就可以讓你買進全世界。
退休前存好股
退休後靠股子股孫養老
李柏鋒認為,不論是退休前的資產累積、
還是退休後的資產運用,
都可以善用美股及台股的大盤報酬指數做投資。
他舉例,就算遇到金融海嘯的大事件,
這類大盤指數也能很快在 2 年內持穩繼續向上走。
其實, 退休後的最大風險,
是不知道自己會活多久, 若活到 110 歲,
卻把退休金擺放在保守的投資工具,
恐怕提領到 80 歲時,
就會讓自己惶惶不安了。
除了ETF 外,
存股票的力量也能讓人安穩退休,
暢銷書《6年存到300張股票》和
《每年多存300張股票》作者、
高職教師陳重銘就是存股的實踐者,
他用 6 年時間存了 300 張金融股,
如今每年領到的股息股利逾百萬元。
可以如此仿效的存股標的,
目前除了中信金(2891),
還有第一金(2892)和
中壽(2823),另外,
傳產利基型企業如裕融
也有穩賺股息加賺價差的實力。
只要退休前見到便宜價
(股息殖利率5% 以上)就買進,
努力累積存股張數,
退休後就可以靠股子股孫悠閒度日了。
花 15 年用力存大錢,
比存 30 年小錢更有效
【提醒:本文觀點僅供參考,投資人請自行判斷並謹慎評估風險。】
不論你是投資新手還是高手
現在加入好友
獲得股市、財經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