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你說你愛花,你將花剪斷,
你說你愛狗,你給狗套鎖鏈,
你說你愛魚,你轉眼又痴迷群鳥,
現在你說你愛我,我自然害怕又不安。」
大約百年前,法國詩人讓·谷克多寫下了這首詩,
用樸實生動的語言道出了人生的真諦:
你對喜愛之物的態度,
實際反應了你的品行。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作者:爐叔 來源公眾號:圍爐夜讀 ID:weiluyedu_
對於喜愛之物不懂節制、
只想佔有的人是絕不值得信任的
忘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我越來越喜歡收聽電台節目,
以此了解陌生人的悲歡離合。
大約是在幾天前,
有位聽眾給電台打去電話,
說起了她的困擾。
她有一位朋友,什麼都好,
但總喜歡佔用她的化妝品,
有些她自己還沒拆封,
那個朋友就嚷嚷著「實在喜歡」,
不經過同意就拿了去。
時間長了,她很是苦惱,
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因為
這點「小事」和朋友劃清界線。
其實在我看來,
這種朋友不要也罷。
剛開始那位「朋友」的行為可能
只是停留在佔有小東西上,
日後必定變本加厲。
這世上有些東西本就是你喜歡卻不能佔有,
只能欣賞,或者尊重的。
自詡人緣不錯,
卻從不見加薪升職
莎莎是個活潑好動的姑娘,
總在辦公室裡到處走動,
自詡為人緣不錯。
但工作幾年也不見加薪升職。
她很委屈,崩潰大哭。
而大家談起她也只是嘆息,
都覺得她雖然性格不錯,
人品卻急需歷練。
莎莎有串樣式精巧的手鐲,
逢人就說誇自己有多麼喜歡,
但別人想拿在手裡看看的時候,
她卻從來不肯交給別人。
每每都是主動找別人搭話,
卻又把氣氛搞得極其尷尬。
因此表面莎莎看似人緣不錯,
但實際大家對她的自私特別反感。
但這並不是她工作不順利的主要原因。
自私的結果,
是永遠得不到他人的尊重與信任
之前公司養了幾盆花擺在咖啡廳裡,
平時都是笑笑在澆水,
有一次笑笑有事要請一周假。
她看見莎莎平時也有養花的習慣,
便把澆花的事情託付給了莎莎。
結果等到笑笑再回到公司上班的時候,
卻發現咖啡廳的花死了,
而莎莎自己的花卻好好的。
她跑去質問莎莎,花為什麼會死,
莎莎漫不經心地回了句:
「中間有幾天,我忘記澆水了,
然後它們就死了。」
正是因為這件事,
同事和領導才對她失望至極。
試想,一個內心自私,
只對自己喜歡的東西上心,
對別人的託付卻不願盡心盡力的人,
又如何能贏得別人的信任?
不論生活還是職場,
總有些事情是你不喜歡的,
大多數時候別人看待你的方式,
就是在你做不喜歡的事情時表現出的態度所決定的。
小細節足以暴露
一個人的品性
秦腔傳統劇目《鍘美案》裡,
陳世美十年寒窗,勤學苦讀,
從窮書生成為狀元,揚眉吐氣。
但最終卻下令追殺昔日的妻子兒女,
殘害鄰居,可謂是喪心病狂。
很多人看到這部劇的時候,
會感嘆陳世美的變壞是因為狀元加身後,
帶給他的誘惑太大了。
但事實上,早在他成為狀元之前,
就有一個細節暴露出了他的品行。
總是喜新厭舊的人,
絕不值得信任
在他備考時,
他的夫人秦香蓮曾送他一方硯台,
陳世美很是感動,
一用就是十年,每天都愛不釋手。
結果剛一中榜,
他便迫不及待地換上新硯台,
把曾經自己最喜愛的硯台丟出窗外。
正是這種喜新厭舊
讓他從丟棄硯台逐漸墮落扭曲,
為了成為駙馬甚至決定
殺害結髮妻子和親生骨肉。
誠然,人都喜歡嶄新的東西,
但對於已經產生感情的舊物能瞬間丟棄,
甚至沒有一絲留戀,
卻會讓人不寒而栗。
或許今日,他喜歡的是物品,
但總有一天,
這種人會將喜新厭舊代入生活,
甚至用在他所愛的人身上。
一個過於喜新厭舊,
對於曾經的喜愛之物沒有任何感情的人,
絕不值得信任。
正因為喜愛,
才更要懂得節制
古人常說愛屋及烏,
是指因為喜歡一個人而連帶他屋上的烏鴉,
其實反之亦然。
生而為人,免不了對某種事物產生喜愛,
這是人之常情,但對喜愛之物的態度,
實則是你對自己慾望的態度。
雍正皇帝是一代明君,
政績赫赫,
他手握重權卻從不為所欲為,
始終勤政,正是自由受到天子家訓,
食不過三口的熏陶。
人們常說,不是聖人,
就不要測試自己的底線。
人的慾望總會不斷膨脹,
不加以控制,總會帶來惡果
如果一個人對待喜愛之物,
不想著一味佔有,不會只做口頭功夫,
不喜新厭舊,懂得適當控制自己,
這個人肯定品行端正、值得信任。
所謂接人待物,最終都是相通的。
己所欲,不強施於人;
己所愛,不吝嗇於人;
己所惡,不牽連於人。
願你我都能成為一個珍重喜愛之物,
懂得節制,有好品行的人。
現在加入好友 🔥🔥🔥
上班族的你 一定要看
解決職場上、生活中的各種煩惱!
本文授權轉載自 圍爐夜讀,原文 於此
(責任編輯/Win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