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之前我們在網上(連結)發過保濕觀念的錯誤陷阱破解後,
就收到網友如雪花片飛來的相關問題。
其中很多人問到的是:
喝水對保濕到底有沒有幫助?
這還真是個大哉問!
這個問題非常難單純用「有」或「沒有」
來簡單回答,今天我們會用圖解
完整告訴大家多喝水究竟對皮膚有什麼影響!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皮膚是如何保濕的?
皮膚正常含水量到底是多少?
從皮膚表皮的剖面圖可以看到,
表皮的最內層是基底層,
含水量最高大約是 70 %,
由內向外的含水量逐漸降低,
到角質層的 20 %- 35 % 左右。
通常角質層的水分低於 10 % 的時候,
就會觀察到乾燥性的變化,
最常見的就是輕微的皮膚脫屑。
所以醫師強調的「保濕」指的是
保持「角質層」的水分,
不是皮膚表面摸起來濕濕的就叫保濕啊~
這也就是為什麼嘴唇乾燥的時候,
你抿嘴是沒有效果的。
角質層的水分哪裡來?
正常的角質層會自然存在一些
天然保濕因子,像是氨基酸、
各種鹽類、乳酸、尿素、醣類、
PCA、鈣、氯、鎂、鈉等等各類離子,
這些成分各自有不同的「抓水能力」。
簡單說,你只要記得
「正常的角質層中有多種天然保濕因子,
可以從皮膚比較多水的底部抓取水份」。
但是只抓到水分是不夠的,
你還是要讓水留在角質內,
也就是術語常說的「鎖水」,
不然水還是會蒸散到空氣中。
在正常的皮膚表面,
會有一層由皮脂腺分泌的適量皮脂,
就像是幫皮膚的表面打了一層薄薄的蠟一樣,
可以讓角質層的水分不會輕易蒸散到外界空氣中。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冬天皮膚比較乾,
那是因為天氣冷時皮脂的分泌也變少,
鎖水的能力會下降;而且冬天空氣通常比較乾燥,
角質的水分也比較容易散失到外面。
大家一定要記得保濕黃金三要素:
基底層的水分充足、天然保濕因子充足、
表皮的皮脂膜完整,確保這三個要素
就能讓角質層含水量維持在正常狀態。
究竟喝水對皮膚保濕
有沒有幫助呢?
如何正確喝水?
喝的水經過腸胃道吸收後,
透過血液循環到身體各處,
這時候腎臟也忙著過濾水分,
將多餘的水分和身體的廢物
一起用尿液的形式排出去。
所以水份充足的時候,如果你喝更多的水,
多數狀況下水分是會經由腎臟排出的。
但當身體脫水的時候,皮膚基底層的水分
會變得比較少一些,
角質層就比較難抓到水分上來啊,
這時候皮膚就可能變得比較乾燥。
但會乾燥到什麼程度呢?
其實正常的狀況下,人的基底層含水量
大概是 70% 左右,
如果稍微脫水一點的狀況,
也不會差異超過 10%,
相信我,脫水10%的時候
你一定會很不舒服,想去找水喝的。
所以多喝水頂多是讓基底層的水分
保持在 70 % 左右的比例。
因此刻意地「多喝水」,
在不過量的前提下對身體是不錯啦,
但對於「保濕」的幫助就不大囉。
至於一天要喝多少水分呢?
通常每公斤體重一天大約需要 30 毫升的水分,
如果你是個 60 公斤的成人,
那就需要大約 1800 毫升的水。
正常的飲食中也會有水份的攝取,
因此如果你懶得算體重的話,
一般成人通常另外喝 1500 - 2500 毫升的水都是很 OK 的。
正確喝水原則:
分次喝、慢慢喝、
小便變黃就喝、不要等口渴才喝。
瞬間喝入太多水分,
可能會造成腸胃道不舒服(太撐),
或是在腎臟不好的人身上可能造成腎臟負擔。
為什麼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呢?
因為當你感到口渴時,
通常都代表身體已經缺水一段時間啦。
平常就帶個 500 毫升的環保杯,
每天想到就喝一些,早上喝個 1 - 2 杯,
下午喝個 1 - 2 杯,就很OK囉~
現在加入好友
現在加入好友 🔥🔥🔥
上班族的你 一定要看
解決職場上、生活中的各種煩惱!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CMoney編輯/ ㄆ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