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假設你買了
中華電( 2412 ) 、國泰金( 2882 ),
過段時間看到中華電漲了 10 %,
國泰金卻跌了 10 %,
你想賣掉其中一檔股票,
你會怎麼選?
大多數人會選擇
賣掉中華電、實現獲利,
留下國泰金慢慢等「解套」。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汰弱留強,你才有機會轉虧為盈
換個問法,
假設你開了2家超商,
A超商獲利10%、B超商虧損10%,
要結束其中一家,
你會選擇誰?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該留下賺錢的店。
美國柏克萊大學曾做過統計:
投資人賣掉的股票,
會比留下的股票多漲 1 倍!
留下的股票平均漲 5 %,
賣掉的平均汰弱留強才能轉虧為盈會漲 11 %。
有調查顯示,
投資人實現獲利的意願,
比願意實現虧損多了 1.7 倍,
專業經理人越能克服「汰弱留強」這個障礙,
績效排名就會越前面。
文章繼續 ↓ ↓
--------------------------------------------------------------------------
活用K線 每年至少賺20%
全台便利商店和商店熱銷販售中
點我立即搶購
---------------------------------------------------------------------------
文章繼續 ↓ ↓
價值型投資、長期分批布局
不見得需汰弱留強
對於很清楚要進行「價值型投資」領股利,
或是資金充沛要長期分批布局的人,
不見得需要汰弱留強。
但在投資市場中,
多數人是想靠股價漲跌獲利,
因此汰弱留(換)強一定要遵守。
克服捨不得停損的心理障礙
慘賠才有可能變大賺
「汰弱留強」之所以那麼難,
問題還是在觀念:捨不得停損。
只是,光會停損並不夠,
一直停損也不可能增加投資獲利,
重點在於「留下強勢股」,
或者是「換一檔強勢股」。
《 Money錢 》雜誌專欄作家朱家泓強調,
「汰弱換強」是股海中反敗為勝的唯一方法,
「與其催眠自己 100 元跌到 70 元的會漲回來,
不如趕緊找一檔從 70 元漲到 100 元的。」
對精研技術線型的朱家泓來說,
從線圖判斷強勢股、弱勢股一目了然,
問題不在選股,而在執行力。
仔細觀察投信動態
股票轉強轉弱有徵兆
投信經理人買股票是用百分比的觀念而非張數,
看的是個股占基金部位的百分比。
因為規定基金單一個股持股上限為 10 %,
經理人通常會採2、5、8法則,
看好的個股先買 2 %,
確定起漲後加到 5 %,
起漲後續強就加到 8 %。
投信剛開始買超的個股,
有機會變成之後的盤面主流股,
但投信開始賣超的個股,
也要小心有轉弱的可能。
汰弱留強和停損
考驗的都是願不願意放棄虧損的持股
投資人不妨把自己當成超商老闆,
留下賺錢的超商,
結束虧錢的店面,
才是解決之道。
汰弱留強跟停損
考驗的都是投資人的心啊!
現在加入好友【獲得股市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