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女孩 楊佳陵 月領 28K, 每年出國 2次還可以 27歲就存 2 房!?

女人變有錢

女人變有錢

  • 2017-11-20 08:58
  • 更新:2018-07-26 14:33

小資女孩 楊佳陵 月領 28K, 每年出國 2次還可以 27歲就存 2 房!?

(圖/shutterstock)

.                                                                                                                                                                                      

 

「千禧世代」

在美國,「千禧世代」(Millennials)

人口占總人口的 1/3,這一群出生在

1980 至 2004 年的網路原生世代,

即將成為美國消費主力。而根據

本國內政部歷年出生人口統計資料,

台灣的千禧世代人口約 770 萬人,

占總人口 32.7%。

 

跟前一個世代,

也就是經濟環境允許追求個人成就、

自我實現的「X世代」1966~1980 年

出生相比,千禧世代生在房價高漲、

薪資凍漲的經濟低成長環境,

註定得勒緊褲帶、迎接負債。然而,

即便是生長在「滿手爛牌」的年代,

千禧世代年輕人仍比前世代經濟獨立,

他們存錢有方,不苛刻自己,

也懂得善用網路,提早未雨綢繆,

勇於面對「下流人生」的危機。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楊佳陵

月領 28K照樣存 2 房

與 27 歲的楊佳陵約在南港展覽館採訪

周日上午她從基隆搭客運趕來台北,

穿著 2 年前流行的薄紗裙,

搭配嘻哈風格的黃色短靴,

套上大黑色的厚重外套,

手上提著白色小布包,

每件單品都曾是流行商品,

淺淺的妝容看得出她細心打扮。

 

專長在網路行銷的她跟時下談論韓星、

網紅的小資女孩相比,

外表及內心相對「超齡」。

楊佳陵平常沒有太多娛樂,

喜歡上網爬文學習理財知識,

滿腦子想著如何讓存款增加。這般早熟

的心智來自從小對金錢的不安全感。

 

父親收入不夠養活全家

對金錢有不安全感

父親任職警界、母親是家管,

在家排行老大的楊佳陵,

有 2 個相差 8 歲及 6 歲的妹妹。

小時候家裡經濟狀況不是很好,

她記得有一回三姊妺同時要繳學費,

因為沒有錢,只得向親戚週轉,

而爸媽也經常為錢不夠用吵架,

「有一次激烈爭執後,爸爸拿出存摺

跟孩子說明,媽媽不知把錢花去哪。」

 

 

早早建立風險意識

楊佳陵感慨地說,父親每月收入

7、8 萬元,但扣掉房貸、家用、

學費等固定開銷後,頂多只能打平。

一想到家裡沒有任何存款,

不由得冒出一身冷汗,

擔心爸媽萬一發生意外或生病,

自己根本無力負擔,

很早就建立風險意識。

 

國中懂事之後,

楊佳陵才知問題出在媽媽的消費習慣,

媽媽每月家用達 3、4 萬元,「但

有些花費真的不必要。」她直白說,

因為媽媽「不知把錢花去哪裡」

所以楊佳陵大一開始打工就培養記帳

的好習慣,堅定提早「存錢」的信念。

 

堅定記帳信念
3 方法輕鬆存 聰明花

目前在網路公司擔任行銷企畫的她,

雖然月薪只有 28K,

但今年 10 月剛買第 2 間屋。

楊佳陵不僅領略了老一輩「專款專用」

的金錢法則,無論是存錢或消費方面,

都聰明運用千禧世代的網路力量,

發揮理財功效,

不到 30 歲就擁有百萬元淨資產。

她的成功可歸納出以下 3 個方法。

 

 

1. 薪水分門別類 先存再花

楊佳陵升大二的暑假打工,

月薪平均 8000 元,

為了減輕家裡經濟負擔,

薪水入帳先提撥 2000 元

當作下學期註冊費,

再扣掉替自己存款 3000 元,

剩下 3000 元才是當月的零用錢,

再除以當月天數,算出每天可花的錢。

 

當時楊佳陵先用手帳本記下花費,

後來再進階到利用Excel記帳,

「最克難時,買一條 32 元的吐司作為

當周早餐,中午到學生餐廳用餐,

預算控制在 30 至 40 元,晚餐吃水果

或香蕉,若是肚子不餓就不吃。」

因為精準控制開銷,自大二起每學期

不但能存下2 萬元貼補學費,

還能另外存下一些錢,

到大學畢業已有 19 萬元存款。

 

大學畢業後,楊佳陵進房仲業擔任秘書

起薪 21K。仿照大學時專款專用模式,

每月強迫儲蓄 8000 元,累積存款,

更興起購屋念頭。24 歲那年,她相中

一間在基隆中正公園能看山看海,

總價 210 萬元的公寓景觀屋,

把存款 36 萬元轉作頭期款,

算一算每月房貸約 8000 元,

「用儲蓄就能支應」,

從此晉升有殼階級。

 

月底看到鈔票越來越少

就更會控制消費

後來,考量到距離工作地點

騎車要 40 分鐘,決定將房子出租,

目前每月只須再負擔 1000 元房貸,

沒有感到沉重壓力。

 

楊佳陵每月領到薪水,會先分門別類,

將錢轉進存款、保險、房貸、

旅遊等四個帳戶後,

再留 4000 至 5000 元在皮夾裡,

「月底看到鈔票越來越少,

就更會控制消費。」

 

2. 善用優惠 存錢、

    花錢都Smart

楊佳陵很早就學會用記帳了解

個人金錢流向,更難能可貴的是,

即便當月可運用的零用金有

4、5000 元,她一樣能省則省,

絕不浪費。

 

若每月結餘數百元,

加上當月額外打工或網拍的

1、2000 元進帳,她都會放進台新銀行

專為年輕人設計的Richart帳戶,

這個帳戶最高可供 1%高利活儲利率,

搭配使用該行的GoGo存錢信用卡,

銀行提供最高 3.5%現金回饋,

「存錢有利息,消費又有現金回饋,

真的很方便!」

 

 

因從小就有風險概念

楊佳陵畢業領到第 1 份薪水,

就先替沒有任何保險的媽媽投保,

半年後再幫有公務員背景的爸爸加強

保額,最後再替自己購買基本保障,

每年保費支出 52000 元。

 

為減輕負擔,楊佳陵申請了安泰銀行

及大眾銀行的分期卡,

前者可分 12 期,

後者依照每月刷卡的金額不同,

可分 4 期或 8 期,只要是保險支出,

她便用這二張零利率分期卡專款專用,

每月分期支付。

 

3. 不苛刻自己 每年出國旅遊 2 次

美國高盛集團曾提「千禧世代經濟」,

他們精打細算、重視產品CP值,

買東西前一定會參考網路評價。

不同於上一代保守、

不敢消費的傳統觀念,

楊佳陵雖然認真存錢,

但每年都會出國 2 次,

不苛刻自己。

 

旅費部分,楊佳陵懂得精打細算,

在網路買廉航早鳥票,

搭配便宜青旅及民宿。

第 1 次帶媽媽去香港 3 天 2 夜只花

6000 元;今年去韓國自助行,

2 人 4 天 3 夜花費 12000 元。

而這些都來自平日積少成多的外快收入

及每月零用金的結餘。出國時,

她也控制每日開銷,並使用

海外消費回饋 2.2%的元大信用卡,

帳單來時,也一次付清,

不讓銀行賺取手續費。

 

 

小資比別人多努力

就能成為大資

 

 

現在加入好友【獲得股市 最新消息】




 

本文由 女人變有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女人變有錢

女人變有錢

《女人變有錢》每單數月中出刊,是台灣發行量最大的女性雜誌,也是唯一為女性量身訂作的綜合生活理財雜誌。http://www.moneynet.com.tw/

《女人變有錢》每單數月中出刊,是台灣發行量最大的女性雜誌,也是唯一為女性量身訂作的綜合生活理財雜誌。http://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