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學貸是許多畢業生的夢靨,即使銀行有給一年的寬限期,還是令職場新鮮人有心理壓力,總是無法放鬆,想到就是心煩,畢竟自己還沒開始賺錢,就已經欠錢了,遑論現在的景氣低迷,薪水光是扣掉房租、水電費、餐費等日常支出,幾乎所剩無幾,年輕人該如何分配薪資與債務償還的速度,是學會理財的第一課。
文/女人要有錢
市場利率這麼低,
該提前、加速繳還學貸嗎?
學貸是許多學生畢業後想起來就心煩的夢魘,即使銀行給了一年寬限期,一年後才需要償還本金及利息,但一想到自己還沒賺錢就負債,難免有心理壓力,好像心中壓著一塊大石頭,讓人喘不過氣。從態度與觀念認知上看,不管利率高低,都該提前還清學貸。借學貸,等於是向政府借錢,如果不按時還款,或者根本賴帳不還,會在銀行留下不良紀錄,日後想申辦信用卡、申請房貸,都很困難。但現在市場利率這麼低,該提前、加速還款嗎?如果將資金做有效運用,把該還學貸的錢透過投資理財創造更大效益,是不是能加快累積資產的速度?
依據台灣銀行公告,學貸利率只有一.一五%,每十萬元的學貸,一年利息是一千一百五十元,換算成每月負擔是九十五元,連買一杯星巴克拿鐵都還不夠,至於是否該提前還?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理事暨專任講師蘇英孝答得直接:「從態度與觀念認知上看,不管利率高低,都該提前還清學貸。」
學習在有限資源下
有效分配自己收入
蘇英孝表示,有學貸的大多是社會新鮮人,比較沒有財務分配與規畫的概念,每月薪水到手後,如果沒經過規畫,很容易在月底成為月光族,「人必須有適度的壓力才能成長,在踏入職場領薪初期就體會到財務被壓迫的感覺,對日後財務學習很有幫助。「以月薪二萬八千元的上班族為例,若每月必須還八千元的學貸,剩餘兩萬元要用在租屋、生活開銷、繳保費、儲蓄上,就必須學會如何運用兩萬元同時做到這麼多事,以達成自己財務目標。
懂得創造更大收益
不見得要加速還學貸
蘇英孝舉例,如果要省下生活開銷,就該學會不買飲料,外出自己帶水,「我在大學授課,常問學生:『有誰身上帶水?』相當少人舉手。」他進一步細算,現在一瓶礦泉水比一公升汽油還貴,一天省下一瓶二十五元的礦泉水,三十天能省下七百五十元,一年能多存九千元,等於可以多還一個月的學貸。蘇英孝指出,或許扣除學貸後,自己可支配所得剩下不多,但也因如此,才能重新體認,「錢」真的得來不易,進一步有動力去尋找如何創造更多收入的方法。「收入-儲蓄=支出」是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推廣超過十年的理念概念,「但卻少有人真正能做到。」蘇英孝表示。不過,對已經有財務基礎,又能有紀律控管自己收支的人來說,提前償還可能會錯失資金運用的機會成本。
菁英講堂的講師 葉俊佑
分享自己還學貸的經驗
金融研訓院菁英講堂的講師葉俊佑,分享自己還學貸的經驗,他指出,工作許多年後,他選擇進修充實自己,二○一○年葉俊佑考上碩士在職專班,二年學費總共二十五萬元,當時學貸還款利率是一.八%,「我評估一下就決定借學貸,將原本要拿去繳學費的錢,不管是投資自己或金融商品,都能創造比一.八%更好的利潤。」借錢學習,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投資未來不是壞事。葉俊祐在二○一三年初收到還款通知,分五年攤還, 每月固定還款四千二百元,至今都還在償還碩士班的學貸。「借錢學習,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投資未來不是壞事。」葉俊佑說。舉例來說,工作上拿到的獎金或平日所累積的儲蓄,可以投資自己上進修課程,增加職場競爭力;
想透過理財創造更大利潤的人,也能定期定額申購ETF。若以元大台灣五○(○○五○)平均殖利率計算,成立以來最差的殖利率是二○一六年的一.二八%,都比學貸利率一.一五%來得好。葉俊佑指出,是否要加速還款,必須衡量自己財務運用的成熟度,如果能將資金做更有效益的規畫,不一定要提前還,「健康、適度的負債,不見得是壞事。」葉俊佑說。
關於「存錢省錢」,你可以學更多:
- 星巴克漲價宣言:小資族想存錢,請戒掉隱性浪費
- 沒有人可以靠薪水發財!台灣沒教、瑞士人從小就學的 16 條投資金律...你會幾條?
- 每年多 0.1 的努力,十年後的收穫,竟比別人多 7 倍?記住: 殺時間,就是在殺自己!
- 星巴克儲值卡、健身房會員卡...月薪不到 4 萬,快丟掉這 5 樣東西,薪水小偷就藏在這!
- 窮人的眼淚不值錢,真實故事說明:沒錢容易被霸凌...請你一定要 爭氣,別再浪費時間 哭泣!
本文由 《女人變有錢》8.9 月號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