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 圖片截取自存股專刊 )
4 檔打敗銀行,超優定存股報你災!
投資路上每個人都會看錯股票、買錯價位,
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然後有紀律地執行,
就能在犯錯時減少損失、反敗為勝;
在做對時,獲取最大利潤。
中壽(2823)成立於 1963 年.....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第 1 檔:中壽 ( 2823) 拼上市
併購瑞士 & 英國企業
並分別於 2007、2009 年,
完成併購瑞士商環球瑞泰人壽及英國保誠人壽
這兩家公司在台主要資產與營運業務,
積極打造傳統型保單及投資型商品雙核心競爭力。
相較於國內同業,中壽近年獲利相對穩健,主要歸功於
經營團隊近年在資產負債配置平衡的策略奏效,
風險管理機制健全,且不碰不熟悉的投資商品
(也因此躲過 2008 年雷曼結構債風暴),
讓經常性收益率表現穩定,
且各年度都能維持正利差益。
承接太平洋安泰人壽全部股權
中壽持股 2 成
中壽看好中國極為龐大的壽險商機,
在 2010 年 12 月跟中國銀行業排名前 5 大的建設銀行
及其他財務性投資人,共同承接太平洋安泰人壽全部股權,
成立建信人壽,中壽持股約 2 成,
並支援營運所需的相關技術。建信人壽最大的優勢在於,
可以運用建設銀行遍布全中國的 6 千個銀行保險通路,
加上集團的網路金融平台點擊率高,
帶動保費收入、公司獲利高成長,
未來目標是挑戰中國壽險前 5 大的地位,
力拼 2018 年掛牌上市。
該轉投資在現階段因採成本認列法,
還不會反映在中壽獲利上,未來一旦掛牌上市,
股價上漲可期,中壽持股的潛在利益也將水漲船高。
看好中壽中長期營運前景,大股東旗下的開發金(2883)
已於 9 月 13 日完成公開收購中壽,
以每股價格 35 元、總額 308 億元
現金收購了 8.8 億股,持股比例達 25.33 %。
隨著收購案結束,中壽股價短線可能回跌,
30 元以下是好買點。
存股便宜價:30 元以下
第 2 檔:國票金 ( 2889 )
每股淨值 11.47 元,股利配發率高
國票金(2889)在 2002 年由國際票券金融公司、
協和證券及大東證券以股份轉換方式成立,
是國內唯一以票券為主體的金控公司,
主要從事票券、證券、投信、投顧、期貨與創投等業務,
以票券業務為營業主軸,市占率居國內第二,
僅次於兆豐票券。國票金旗下子公司包括國際票券、
國票創投及國票證券。
國際票券主要營業項目包括票券業務、債券業務、
股權投資業務等;國票創投營業項目則包括租賃業務、
對被投資事業提供企業經營、管理與諮詢服務,
或直接提供資本等業務;國票證券營業項目包括證券經紀、自營、
承銷、投資顧問、融資融券、股務代理等,
又以經紀業務為大宗。國票金自結至今年 8 月
稅後盈餘 2 億 1,519 萬元,累計 1∼8 月
稅後盈餘 15 億 3,818 萬元,每股稅後盈餘 0.56 元,
截至 8 月底每股淨值 11.47 元。
存股便宜價:8.5 元以下
力求轉型,低利環境獲利穩健
國票金控近年力求轉型,並以美國投資銀行高盛為效法目標,
未來將以直接金融業務為核心,發展為專業資產管理型金控,
且繼續尋找合適併購標的,
以商業銀行及壽險公司為優先對象。
低利環境下,國票金獲利穩健,雖然美國步入升息,
但將緩步進行,全球低利環境短期不會改變。
近 5 年 EPS 約在 0.52∼0.78 元,
股利配發率也高,
大多是現金股利、股票股利各半,因此股息殖利率不高,
不過今年國票金大幅提高現金股利比重,
每股配發 0.55 元,股息殖利率從以往不到 4%,
一舉跳升至 6 %。國票金每股淨值逾 11 元,
股價 8.5 元以下低檔有限。
第 3 檔:中華食 ( 4205 )
品牌受信任 銷售帶動獲利
中華食(4205)原名恆義食品,以生產黃豆加工食品為主,
自有品牌「中華豆腐」在國內市占率長期高居第一,
在近年國內食安風暴中不僅未受波及,
反而因為品牌形象優質受惠。隨著消費者食安意識提升,
近年推出非基改、有機豆腐等系列新產品,
頗受歡迎,同時也透過自動化生產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率。
存股便宜價:45 元以下
國內傳統家庭式豆腐工廠,因社會變遷及製造保存不易
而日漸式微,中華食掌握了這個市場變化,
率先從日本引進自動化生產設備,
大量生產更營養、衛生的充填盒裝豆腐、豆花,
並從單一的黃豆食品加工,
逐步擴大發展成為綜合性的食品工廠,
目前豆腐類占 72 %、火鍋料占 19 %,甜點占 9 %。
以中華板豆腐完美搶攻
傳統板豆腐市場
早期充填式盒裝豆腐,多採用基因改造黃豆為原料,
後來基改食品議題受到關注並引發疑慮,
中華食加速推展非基因改造系列產品,
不僅以中華板豆腐搶攻傳統板豆腐市場,
還推出超嫩豆腐、雞蛋豆腐、火鍋豆腐、黃金豆腐、
油豆腐等多元產品,同時豆花等黃豆類甜點
也全面採用非基改黃豆為原料。
中華食今年 5 月起,全面改用非基改黃豆為主原料,
因契約價格波動幅度遠低於國際黃豆期貨行情,
原料成本趨於穩定。在非基改系列產品生產、
銷售量長紅帶動下, 2017 上半年稅後 EPS 達 1.45 元,
優於去年同期的 1.29 元;下半年受惠產能擴增,
加上冬天為火鍋料、烹煮用豆腐系列產品銷售旺季,
全年獲利可望續創近年新高。
全文未完,快訂閱 2018 存股專刊
看最後一檔好股是什麼!
現在加入好友【獲得股市 最新消息】
►點此加入LINE好友
►點此加入產業研究中心社團
►點此加入粉絲團
本文由 存股專刊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