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價值判斷 別做分析師的犧牲品

Money錢

Money錢

  • 2017-10-14 22:02
  • 更新:2018-07-26 14:33

學會價值判斷 別做分析師的犧牲品

(圖/shutterstock)

.                                                                                                                   

 

投資的成敗

很多時候非關數字分析

投資的成敗,在我看來,

很多時候其實非關數字分析,

而是與投資人的個性和心理素質有關,

我就舉發生在我身上的實例。

8 月初在我的新書發表會上,有位讀者問,

為什麼 H 公司會成為我基金的主力,

這間公司我曾在《Money錢》專欄中提過,

它年初被看空的做手們圍剿,

我曾說今夏就可印證,

我屆時是會在嘴角露出微笑,

還是在牆角哭泣?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廣告)

 

 

投資潛力科技公司 見證股價起落

H 公司的全名是奇景光電(Himax Technologies, Inc.),

來自台灣,但在美國上市,

我已持有超過 8 年,見證其股價上沖下洗,

2007 年在 7 美元左右購入,還沒嘗到果實,

股價就在 2008 年金融海嘯期間下挫到 1 美元左右,

2009 年後股價逐步攀升, 我在半途做了些加碼。

 

2014 年谷歌(Google)入股,

當時因有可能發展谷歌眼鏡(Google Glass)

股價一飛沖天觸及 15.5 美元,

但隨著谷歌延遲了那項產品的計畫,

並沒有如大家預期地擴大投資,

加上奇景光電本身還有挑戰須突破,

從 2014 年的 16 美元一路下滑到

2015 年 8 月的 6 美元,

跌幅超過 50%,而這時會是逢低補進的好時機嗎?

 

能在高檔區脫手,需要有些判斷力

2015 年夏天,奇景光電在紐約進行法說會,

不過在 2014 年接近高點 14 美元時,

我已逐步脫手近 70% 的資金,

股價低於 9 美元時才停止賣出,

紐約的法說會結束,股價跳升了近 20%,

只維持很短的時間,

股價又從 8.5 美元滑落到 6 美元。

 

這當中盤整了近兩年,

也意味我補回和加碼的部位都沒有獲利,

且處在一個盤整的套牢區,

股價在今年 2 月再度觸及 6 美元的支撐區,

不過從這裡開始也發生了有趣的變化。

 

 

股價下跌是危機還是轉機?

奇景光電過去 20、30 年在影像顯示所下的功夫,

和未來最能夠連結、甚至產生爆發力的,

是關於 AR 和 VR 方面的應用,

例如橋樑或工程透過 3D 影像顯示,

不需要冒險攀爬,就可以找出結構裂痕或其他方面的檢修;

醫學院的學生也可以透過 3D 影像顯示,

而不必像以往要克服困難取得大體才能研究,

或許你會認為,上述這些新技術的運用還未成熟,

所以公司股價無法有所表現。

 

2017 年初,奇景光電的股價逼近 6 美元,

許多分析師也已經紛紛調降目標價,

2 月 6 日摩根史坦利的分析師更發出了驚人之語,

認為奇景光電的競爭者在技術上有超越的機會,

把他原先的目標價下調到 4 美元,

他調降價格的那一天奇景光電是 5.13 美元,

這下子我面臨抉擇, 該以「危」或「機」的角度來處理它。

 

季節性的購貨調整會影響公司股價

我原先認為,奇景光電有每股 9 美元的實力,

這幾年累積的一些存貨,打消後造成盈餘下修、

廠商面臨季節性的購貨調整、

新產品尚未全面開展運用等,

這些不利因素確實讓股價暫時蒙塵,

那麼就下修 25%,7 美元也已經相當具吸引力。

 

所以在 6 美元時我已經蠢蠢欲動逐步加碼,

但這位分析師還再下調 35% 的股價,

是他發現了我沒有看到的問題,

還是他的心理素質出了問題?怎麼說呢?

因為 5.13 美元已跌破了他原先的目標價,

而當時的股價趨勢有可能再往下跌,

如果真的跌到了 4 美元,

那他既可證明研判準確,

也可扳回上次判斷失誤的局面。

 

 

在對的時機出手 化危機為轉機

這位分析師發表降等的 4 天內,

股價果然下修,跌幅不大,

但我原本想在 5 美元加碼,

也因為這位分析師的降等而猶豫了,

雖然看法和他不一,但為了安全起見,

我把大量的買價放在 4.5 美元,也就是說,

我的買價比分析師的目標價還多出 10%,

來獲得成交的機會。

 

結果股價只有 5% 的波動,

跌到 4.8 美元後即立刻回頭,

在轉向的 5.5 美元又補上一波,

然後一路看著它漲到此刻的 10.69 美元,

這半年達成 100% 的收益,

也因為這些分析師的驚慌和降等,

我 3 個帳戶的操作,

全權委託的操作上,今年度有 25% 的平均漲幅,

 

避免成為分析師的犧牲品

雖然奇景光電交出了豐碩的報酬,

卻因我 8 月的一個誤判,被 T 公司的股價拖累。

而 T 公司的股價發展在我看來和奇景光電相似,

又是場驚慌分析師們將面臨的考驗。

我不知道將奇景光電降等的那些分析師,

得到的是獎賞或懲處。

 

但我確定的是,

那些誤信分析師而在谷底拋售的投資者,

此刻即使搥胸頓足也無法挽回,

主動投資者,如果無法分辨一家公司的價值,

恐怕就只能成為那些驚慌分析師的犧牲品。

 

投資要學習判斷能力

聽信分析師的話只會成為犧牲品

 

現在加入好友

各式財經知識 從此不再錯過!

點此加入LINE好友 

點此加入產業研究中心社團

點此加入粉絲團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內容資訊...

推薦這本《Money錢》2017 年 10 月號 ( 121 期 ) 給你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