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最近「混日子」成為網路熱詞,
許多人都在討論這個話題。
360 創始人周鴻禕的
一篇舊文也被翻了出來。
文章說,在公司混日子的人,
最終傷害的是自己。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你現在混日子,
小心將來日子混了你
請問你,
什麼是對職場人的最高評價?
除了「有想法」,
另一個,應該是「沒有混日子」。
這個世界正在加速拋棄混日子的人。
但是,到底怎樣算是混日子?
我的答案是,
如果總見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
就說明你在混日子。
一成不變的工作、沒有競爭
就是在混日子
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是七年前。
那時,
微信還沒有出現,
微博上滿是口水,
平面媒體還火得一塌糊塗。
不少媒體記者,
月收入都能輕鬆過萬元,
一些報社年廣告收入,
動輒數億。
不會被淘汰,不會被超越,
也看不到更大的世界。
有一個平面媒體同行,
毫不猶豫選擇辭職,
投身到當時還不被看好的
新媒體領域。
許多人不解,
我也偷偷問他,
為什麼要離開。
他的答案,讓人驚訝。
他說,
雖然我是報社資深記者,
但每天做著同樣的工作,
見到的都是和自己一樣的人。
我不會被淘汰,
不會被超越,
也看不到更大的世界。
如果再這樣待下去,
就是在混日子了。
七年前,我還是職場菜鳥,
不太明白這位前輩的回答,
現在想來,
總見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
就說明你在混日子,
這大概是對職場狀態最生動的描述了。
總見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
說明你是可以被替代的員工
每天工作都一樣,
這不是穩定,是平庸
一個人靠什麼才能在公司立足,
不被同事輕易取代?
最核心的要素,
無非是個人價值和
快速成長的能力。
簡單來說,
你要成為一個非常厲害的人,
你要成為那個看起來特立獨行的人。
你雖然優秀,
但每天做著差不多的工作,
看到的是和自己差不多的人。
你是七年級生,
大學畢業,
工作 10 年了,
每月工資 30 幾 K,
偶爾請假,
沒有強烈的上進心,
你並不羞愧,
因為你發現周圍的人
都是這樣活著。
你是八年級生,
來公司 4 年了,
你沒有一技之長,
下班後熱衷於聚會,
你的不少同事也這樣。
這真的不是穩定,
而是你的工作狀態非常平庸,
你沒有特別的本事,
也沒有自覺成長的意識,
隨時可能被取代。
這不是混日子,是什麼?
辛苦工作,
什麼收穫都沒有
前幾月,
和一位多年不見的老友聚聚。
才知道,半年前,
他已經辭去小公司的副總,
以 34 歲的高齡,
應聘成一家頂尖企業的中級雇員,
他週末還在複習英語,
準備報考碩士。
他說,感覺自己的人生
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有些感慨,
我們辛辛苦苦工作,
要麼是為了賺錢,
要麼是為了實現理想,
如果什麼都沒得到,
卻在混日子,
那麼太可惜了。
能夠混日子的人,
已在職場上功成名就
所以,
如果你總是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
說明你正在走上坡,
需要繼續加油,
如果你總是看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
甚至看到不如自己的人,
說明你正在混日子,
需要改變。
能夠混日子的人,
也有,但那是在職場
早已打下江山的人,
他們功成名就。
你還年輕,
還沒有資格。
你的人生,
還可以再搶救一把。
(文章來源:奮鬥者)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