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友 16 歲女兒戀上 已婚男:真正的「富養」絕不是溺愛,教育真的太重要了...

張學友 16 歲女兒戀上 已婚男:真正的「富養」絕不是溺愛,教育真的太重要了...

(圖/shutterstock)

 

                                                                 

「歌神」張學友,

和妻子羅美薇結婚 21 年

養育 2 個女兒,大女兒不滿 17 歲

但穿著打扮較成熟

較敢於社群網站展現自己自信的一面

前陣子傳出與外國小鮮肉戀愛的新聞

據港媒報導,對方竟是「已婚」人士

這樣的難題,張學友會怎麼解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西式教育裡,16 歲戀愛不是什麼大事

但... 外籍男朋友已婚 ?

這樣的難題,張學友會怎麼解?

在接受西式教育的孩子裡,16 歲戀愛,

其實並不算什麼事兒。可問題在於,

這枚外籍小鮮肉,公開身份是:已婚。

雖然這位外籍男士說自己未婚、

說和歌神女兒只是朋友,

但香港的八卦新聞何其犀利?

一轉眼,就用「初熟收兵」形容兩人的關係。

張學友出面澄清:

無獨有偶,2個閨女也不是省油的燈

在初長成之際,這些天王女兒們,

總被港媒說成「作風豪放」,

就算沒做錯什麼事情,依然負面新聞不斷。

這是因為,雖然張學友懂得把女兒被捧在手心養大,

不過卻忘了:

真正的富養,不光是要讓孩子過得舒坦

更應該讓她在險惡的人生中,擁有自保的能力

富養 ≠ 溺愛,不知從何時開始

「富養」開始被掛在嘴邊:

一對合格的父母,就該富養自己的孩子;

一個二十四孝老公,就該富養自己的老婆。

 

 

可有多少人,打著「富養」的旗號

幹著「溺愛」的事兒

張學友的一雙女兒,從小就被嚴密保護,

不被媒體干涉到正常生活,是他的底線。

這當然沒錯,但未免有些過猶不及。

不敢對孩子說「不」的父母

不算好父母

張學友大女兒張瑤華

不敢對孩子說「不」的父母,不算好父母。

只要是女兒提出的要求和條件,歌神都照單全收。

他自己都直率地表示。兩個女兒都有公主病,

連洗衣機都不知道怎麼用,

把髒衣服扔得到處是,總要幫著收拾幫著洗。

他很有自知之明地說:「怪我教育不行,自作自受」。

直到女兒高中,張學友突然醒悟

不能再「慣」下去了!

跟妻子羅美薇商量把大女兒送去英國留學。

不過即使這樣,夫妻倆也不閒著,

但凡女兒有兩三天的假期,都要飛過去陪。

這樣的結果是,沒讀幾個月,

女兒就叫苦連天,嫌留學生活太辛苦。

毫不意外的,張學友夫婦二話不說就把寶貝閨女接回了家,

改讀 17 萬港幣一年的香港貴族高中。

直到高中,歌神這個模範爸爸,都風雨無阻接女兒上下學。

同樣的例子在梁家輝身上也有體現。

女兒爆出來醜聞以後,雖然他也回家「好好教導」,

但到了最後,就演變成

「爸爸不放心你,親自開車送你去約會好不好」?

究竟是孩子沒有能力獨自生活

還是父母根本沒做好準備讓她們獨立?

 

 

可真正富養出來的女孩,

應該是不被別人影響、

不去依附應和任何人,

始終都昂首挺胸地行走於世間。

為了標榜自由而毫無節制地活著,這不算成功。

 

與其讓孩子在沒有父母庇護之後長大

不如從小就教她怎麼在風雨中行走

就像張學友在替女兒澄清中說到的:

她(張瑤華)現在明白了星二代壓力大,

發一張照片都會被人說。她從小到大都讀國際學校,

比較洋化,現在她懂得了自己會受到媒體的關注,

自己以後會小心一點。

一個懂得世間艱險,還能活得昂首挺胸的女孩子,

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會差。

精神上的富養,最重要

說到底,真正的富養,是無法用物質堆砌出來的。

張學友和梁家輝的教育方式,

只是用盡了自己的金錢和愛,

並沒有教出一個精神世界富足的孩子。

民國時,那些被富養出來的女子,我們稱之為——名媛。

經濟富足時,她們可以錦衣華服,吟詩作賦;

落魄潦倒後,還有一身錚錚傲骨,不畏權勢所折服。

讓人感嘆:這可能算得上真正的貴族了。

被稱為民國最後名媛的鄭念

別讓孩子活成溫室裡嬌艷卻柔弱的小花,

相反,如果歷經風雨,

她終究能夠長成一顆豐年時枝繁葉茂、

災年時依舊傲然挺立的小樹,

或許,這才是「富養」真正的意義。

 

教育永遠是父母最大的課題

不要因為孩子小就放縱

因為孩子再小,總是要長大的!

 

(首圖截取自 排骨網)

(文章來源)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享下班】粉絲團

我們立志成為 上班族的好朋友!

不管你是什麼職業,不管你是什麼角色,

當你覺得人生苦悶找不到方向,

就看看享下班的好文,

讓你享受人生!

 

上班前的 543,下班後的幸福學,

按個讚,品味好文章,

讓自己變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