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名嘴陳立宏前年罹腦癌
今年 6 月病逝
近期電視名嘴陳立宏病逝的消息令人遺憾,
做為專業的 CFP 理財顧問,
要藉此提醒大家應該適時檢視家庭理財規畫。
陳立宏原本活躍於電視談話性節目,
收入頗豐,從新聞得知,
他名下有間市值 6 千萬元的房子。
陳立宏在 2015 年檢查出...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罹癌開刀,收入中斷
家庭財務捉襟見肘
陳立宏在 2015 年檢查出腦部惡性腫瘤第 4 期
2017 年 6 月病逝,期間歷經各項治療,
因此背負龐大的醫藥費用。
他原本還要負擔 2 位女兒的教育費
及家裡生活開銷,因開刀後影響視力、思考,
必須專心休養,在收入中斷、支出不斷的情況下,
家庭財務捉襟見肘。
募款 1 千萬仍不夠 只能賣掉房子..
當時演藝、政治圈的好友
前後為他募了近 1 千萬元的醫藥費,
最後還是不得不賣掉房子。
為什麼像他這樣負責任、愛家的男主人,
婚後努力工作、理財,擁有一間
位在精華地段的房子,卻在罹患癌症後,
徹底打亂原有的理財步調與計畫,
甚至要將房子出售?當新人共組家庭,
就像栽植了小樹苗,須用心灌溉,期望未來茁壯,
然而小樹苗是否能長成枝葉茂密
且結實累累的大樹,關鍵在於「根基」。
家庭理財的 3 大根基
家庭理財有 3 個重要根基,
分別是收支管理、信貸管理及風險管理,
不論家庭資產多寡,皆須面對、謹慎安排。
收支管理:收入大於支出,才可能理財,
例如無薪假時收入會受到影響,
這時是否有足夠的現金儲蓄,
能補短缺的收入。
1. 信貸管理:
隨時留意信用擴張的速度,包含
向人或機構借貸以及借錢給人的界線,
當總資產負債比過低(總資產÷總負債),
代表負債比重偏高。
2. 風險管理:
評估每個階段可能面臨的風險,
以及是否可以承受其損失
例如當天災(颱風、地震等)、
人禍(車禍、火災)發生,
造成財務損失或產生賠償責任時,
家庭財務是否負擔得起?
──────────────────────────────────────
做對這 2件事,退休月領 5萬
推薦這本《Money錢》2017 年 8 月號第 119 期 給你
買雜誌贈送
① 價值 1,299元【Excel操盤大師】軟體,
一鍵整合海量數據,搶進多頭大行情。
② CMONEY 再加碼送 500 元現金抵用劵,直接現賺 1,799 元。
總價值:NT$ 1,927 → 特價:NT$ 168!( 點此搶購 )
看雜誌,學投資,送軟體!
───────────────────────────────
3. 收支管理:
收入大於支出,才可能理財,
例如:無薪假時收入會受到影響
這時是否有足夠的現金儲蓄,
能補短缺的收入。
陳立宏的殞落
該思考的 4 個啟示
這 3 個根基相互交錯影響,
規畫順序也十分重要,順序或比重錯誤,
造成任一根基不穩固,就會在風險來臨時
讓果實不保,甚至影響整棵樹的生命,
辛苦累積的資產必須變賣。
我們都期望能有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
不論是哪個階段的家庭,夫妻雙方都可以
檢視這 3 個根基,探討是否有分配不均的狀況
而陳立宏的憾事給我們 4 個正面啟示。
➊提早準備:
船到橋頭不會自然直,
確立理財 3 根基後,
對家庭的理財目標要提早準備。
➋安全存量:
現金或類現金的存量
是否足夠因應突發狀況,
是否有理財工具能將風險轉移,
進而保全辛苦累積的資產。
➌穩健成長:
衡量人生不同階段的風險承受度,
除了存下資產,也要同步調整風險規畫額度。
➍豐足生活:
家庭財務規畫無法畢其功於一役,
隨著家庭狀況不同,須定期檢視,
才能朝向豐足生活的目標邁進。
哀弔一位人才殞落的同時
你也該檢視自己的理財規劃了!
替自己多加薪,穩穩理財的小撇步...
本期精彩內容:
❶台積電大漲沒抓到?下半年補漲就看這 8 檔
❷台股萬點不敗的選股心法
❸人民幣重返升勢,機率竟只有 30 %?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