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我們之所以馬不停蹄地在人生路途上疾行,
整天忙得團團轉,是因為我們相信
報酬就來自於成就
(像是一張獎狀,
或是一個錢存得更多的帳戶),
而這最終將會帶來
最大的報酬:快樂。
我們幻想自己
正在追求的成功、名聲、金錢
——也就是人生尚待填滿的所有空白處——
將會帶給我們某種持續性的充實感。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比方說,你可能以為,
如果你瘋狂地賣命工作,
就會得到引頸期盼的升遷,
附帶大幅加薪,
進而解除你擔憂家裡財務吃緊的問題,
一旦焦慮消失……
那,最後你就會獲得夢寐以求的快樂。
而且,每經歷一次成功,我們又會
把期望的成功目標再更改一次:
過去成績還不錯,現在得要更加進步;
找到一個好工作,下一個工作就要更好……
長久下來,我們的大腦
將永遠體會不到快樂的感覺,
又或是短暫的快樂
立刻就被擔心
無法達成新目標的焦慮所取代。
我們以追求未來成就
為奮鬥的目標
當然有其優點。
在我們的人生中,從專業發展
到個人財務規劃等諸多層面,
事先擬定計畫不但明智,更是不可或缺;
我們也需要一些伴隨這部分而來的焦慮
加以自我督促
(例如:「我要怎麼確定我們的團隊
能準時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上?」、
「我要如何支付房貸?」)
不過,即便在人們忍受過勞導致的壓力、
焦慮和健康每況愈下的諸多煎熬,
終於達成目標時,
他們會驚覺
自己對於「成功」這件事,
是過於期待了。
哈佛的心理學教授丹.吉爾伯特(Dan Gilbert)
就提出證明,表示
我們很不擅長預測
究竟什麼會讓我們感到快樂,
也往往高估某件事
會帶給我們的快樂。
就像一隻追逐老鼠或玩具的貓,
一旦獵物到手後,牠就興趣缺缺了。
同樣地,當我們最終得到夢寐以求的東西,
例如獲得一筆很豐厚的年終分紅、
找到完美的工作,或甚至是中了樂透,
這時我們往往發現
自己並沒有
當初以為的那麼快樂。
很多研究更顯示,工作狂或成功狂的生活
似乎非常充實,對自己的一切也極為滿意,
但實際上,這些人早已筋疲力竭,
無法充分施展自己的最佳能力,
同時種種關係也被影響、拖累。
這些負面的影響,反映在以下的諸多層面上。
• 健康:
這些人在身體或心理的健康程度
都會比較低,尤其是
容易感到筋疲力竭、情緒耗弱、憤世嫉俗,
以及去人格化
(這是伴隨長期壓力
或創傷而來,與自己失去連結的一種不安感)。
對於生命的整體滿意程度也會比較低。
• 工作:
工作成癮以及追求成功的快感,
可能會破壞生產力和表現。
也許這樣說有違直覺,令人覺得不可置信,
但它的確會讓人對於工作的滿意度較低,
也會增加工作壓力。
比方說,過長的工時會讓人
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變短,
進而導致生產力降低。
因為當你急於想要完成手邊所有的事情時,
你投注在當下工作的注意力就會被分散,
而無法全心投入。
• 人際關係:
工作上,只關注個人成就,無視他人感受,
將影響你和同事之間的互動,
導致競爭、敵對與不信任,
進而讓工作成效不彰。
在私人關係中,
會讓人無法規劃與享受屬於自己的生活,
對自己的家人、朋友都漠不關心,
也忽略自己真正的需求。
(本文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
本文 擷取自:
《你快樂,所以你成功》
作者:艾瑪‧賽佩拉 譯者:陳秋萍
出版社:時報出版
責任編輯:左編
【book可能的任務】粉絲團
透過閱讀,開拓知識
透過閱讀,增加話題
透過閱讀,放鬆心靈
我們提供「書摘」、「讀書心得」等等
↓↓按個讚,與您一起「閱讀」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