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經濟不景氣,年輕人越活越窮
金融市場、經濟活動與年輕人的勞動市場環環相扣,
年輕人貧窮、起薪低,正反映經濟不景氣。
而退休金制度第 1 層的勞保年金
目的是:保障老年的經濟安全。
但以目前隨收隨付制度來看,
年輕人願意繳錢,退休的人才領得到錢。
這是年金改革一定要把年輕人拉進來的原因。
即將退休的人能否領到退休金,
關鍵在於有多少年輕人、中高齡勞工繳得起保費。
但是年輕人發現,繳得這麼辛苦,
卻都被前人給拿走了,將來自己 65 歲退休時
卻可能領不到退休金。
這是行政院版本的年金制度,
忽略年輕人已經進入非典型就業所造成的問題,
也就是面對薪資長期停滯、收入不穩,
並且收入不利於累積退休金的窘境。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年輕人想安穩過退休生活,
須提前30年規劃
政府政策的影響性比年輕人自救要大。
政府應該在起薪、企業對年輕人的輔助上
做更多政策協助,協助年輕人站起來。
但在目前退休基金有嚴重缺口下,
政府應該去想如何給年輕人
「一個不會破產的退休金制度」。
如果第 1層確定給付的年金 ,是很安全的基礎,
搭配第 2層確定提撥制,民眾就可透過
金融市場和退休理財教育,趁年輕時多儲蓄。
而退休理財至少需要 30年,
國外有專為退休理財設立的目標日期型基金,
在早期投資較高比例在股票,
用較高的報酬率做到早期增值,
透過複利,可以更快累積退休資產,
等到晚期就是要保護資產,
因此大多投資在債券類固定收益標的,
這種退休專屬的自動導航基金,
在資產配置上會慢慢變保守。
退休金規劃操作,
另類投資取代股票債券
此外,全球退休基金投資策略,
股票與債券慢慢從退休金組合中退下來,
被另類投資取代,另類投資標的
包括國家基礎建設、房地產以及長期可以增值的資產等。
以台灣來說,我們缺乏長照的基礎建設,
我們需要老年化社會的創新產業,
如果政府退休基金與長期機構法人
可以投資這些產業,或是未來經濟成長需要的創新產業
就能創造就業,創造台灣的未來,造成正向循環與經濟成長。
退休基金進入金融市場
是全世界的趨勢
因為金融產業可以幫助產業募資與持續成長,
去做一個比較長期的投資,
而不是像現在大部分投資人都是在做短期投資,
最長布局大約是 6個月或 1年,
而且投資人經常買錯時點,
股票崩跌時不進場、股票漲時跟著進場去追,
追高殺低所以大部分都賺不到錢。
其實,退休理財的投資布局卻是完全相反的,
例如 2008 年美股大跌時,在美國職業退休金帳戶下,
財務顧問都會告訴民眾,
現在是增加提撥投資股票,不是放定存,
因為那個時間點是長期投資的入場點,
但一般人卻做不到,都是避險出場放定存。
借鏡國外自動加入制
提高所得替代率
現在是 FinTech(金融科技)大數據時代,
試算非常快速,年輕人做退休投資
必須了解現金流的概念,
就是薪水該如何支配。
年輕人可能不是真的愛花錢,
只是沒有理財概念,無法有效支配薪資與投資。
對於年輕人理財,我覺得國外
有一個很重要機制可以協助退休投資,
也就是自動加入(Auto Enrollment)定期定額退休理財機制。
在台灣勞退新制中雇主提撥 6%,
勞工也可自願提撥 6%,
但讓年輕勞工自己決定要不要自提,
多會因薪水低而不願意,
所以就錯失了累積退休金最好的複利增值功能。
事實上在美國自動加入退休儲蓄的制度裡,
只要勞工沒有說不儲蓄,
就會自動幫你提撥存入帳戶累積退休金。
自動幫年輕人定期理財
退休時有額外 30% 至 50% 所得替代率
除了用確定給付制提供勞保基礎年金外,
第 2 層的勞退新制確定提撥制下,
應該建立一自選投資平台機制,
引導年輕人自動扣款做退休理財,
在好的資產配置與專屬退休商品的平台下,
協助年輕人退休儲蓄與投資。
透過自動幫年輕人定期定額扣款退休理財,
到未來退休時大多可以至少提供
額外的 30% 至 50% 所得替代率。
年輕世代不能被腐舊制度拖垮
自己的未來 自己成就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加入Line好友,即時追蹤更多理財好文!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