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今年飆漲的美國明星科技類股,
6 月 6 日出現拋售潮,
又讓部分市場人士擔憂,
並提出 1999 年網路泡沫化的慘烈市況
可能重演。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999 那斯達克 4 騎士
微軟、思科、英特爾、戴爾
市場人士指出,
1999 年美股領漲的那斯達克(Nasdaq)
4 騎士, 分別是微軟(Microsoft)、
思科(Cisco)、英特爾(Intel)及戴爾(Dell),
今年則有蘋果(Apple)加上 4 大天王
「FANG」— 臉書 (Facebook)、
亞馬遜(Amazon)、網飛(Netflix)
及谷歌(Google,母公司 Alphabet),
漲勢相當集中。
蘋果股價評等被調降
從「優於大盤」降至「中立」
6 月 6 日蘋果股價評等被調降,
從「優於大盤」降至「中立」,
引發蘋果股價大跌,
連帶使得 FANG 這 4 檔個股也同步明顯修正。
畢竟 FANG 目前平均本益比高達 125.59 倍,
而美股標準普爾(S&P)500 指數
本益比僅 18.4 倍。
Google 也被調降評等
Snap 淨虧損台幣 668.5 億元
繼蘋果被降評,
今年 3 月風光掛牌的 Snap 公布的首季財報,
淨虧損達 22.1 億美元(約台幣 668.5 億元),
接著 Google(母公司 Alphabet)也被調降評等,
理由是 Google 過去 2 年營收成長
主要來源—行動裝置網路搜尋
及 YouTube 影音平台的廣告量,
將難以繼續強勁成長,
有部分專家更預期,
臉書也面臨相同的廣告量成長有限問題。
這些跡象均顯示,
科技大廠營收與獲利
並無法支撐如此的股價水準,
投資人追捧,只是因為成長的預期。
2017 和 1999 年相似處:
一開始看來是大好的一年...
2017 年和 1999 年相似處在於,
一開始看來是大好的一年,
但卻同時可能埋下變壞種子,
因為以美國消費者信心、企業信心、
就業成長及美國公債殖利率曲線 4 項指標來看,
這 2 個年度的標準普爾 500 股價指數走勢、
就業成長指數發展路徑相似
Fed 寬鬆貨幣政策轉向
經濟是否持續榮景?
2017 年的消費者信心水準、
企業信心水準則比 1999 年高出許多,
可是目前的美債殖利率曲線
卻顯示今年經濟比 1999 年
更容易受聯準會(Fed)
貨幣政策的刺激而膨脹。
只是 Fed 寬鬆貨幣政策轉向,
因此經濟是否持續榮景,
股價是否動能不墜
就讓人擔憂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更多勵志人心的故事 ...
推薦這本《Money錢》2017 年 7 月號第 118 期 給你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