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沒動力,就是因為老闆 太小氣!看看日本企業這樣做,讓你拚到死也願意!

大是文化

大是文化

  • 2017-06-13 11:24
  • 更新:2017-06-13 11:41

工作沒動力,就是因為老闆 太小氣!看看日本企業這樣做,讓你拚到死也願意!

(圖/shutterstock)

作者:yes123 求職網資深副總經理/洪雪珍

 

台灣的薪水 有上漲的趨勢

年輕人 卻不這麼認為...

臺灣這幾年的平均薪水有逐漸抬頭的趨勢,

2015年平均 4萬 8千元、

2016年是 5萬 1千元。

可是數據公布之後,

年輕人紛紛在網路上高分貝的質疑,

因為他們周遭朋友的薪水

都在 2萬至 3萬元之間浮浮沉沉,

不見有人在 4萬冒出頭來,

怎麼還進一步迸出平均薪水逾 5萬元?

所以結論是政府粉飾太平,在數字上造假!

 

 

就算政府拉高 基本薪資

年輕人、企業 卻都叫苦連天

不管政府連續幾年不斷拉高基本薪資,

年輕人仍然聲量不減,繼續大力撻伐低薪,

罵政府無能、臺灣是鬼島。

而在另一方,企業也叫苦連天,

薪水調高、政府不時勞檢、禁止責任制,

以致人事成本日增,加上推行一例一休,

哀鴻遍野,不少店家拉下鐵門不做生意。

 

原因就出在…

人事成本增加 只在「福利」上!

那麼,企業多花的錢,究竟是到哪裡去了?

「人事成本增加,反映在福利多過於薪水,

比如上班時數縮短、休假天數變多等。」

一位官員這麼解釋。

 

是的,這就是員工無感的原因。

當企業在管理上走向西化,

福利項目的層次拉高,

就有可能日漸遠離員工的基本需求,

忘掉「員工是來賺錢的」這個最原始的工作動機。

每當企業發給禮券時,常會聽見員工嘟嚷:

「還不如給我新臺幣,比較實在!」

或是舉辦尾牙宴時,也會耳聞抱怨:

「這家餐廳不好吃,還不如給錢,

愛吃哪一家就吃哪一家。」

企業聽了也嘔:

「對員工好,他們怎麼都不領情?」

 

 

對員工來說

還是「錢」最實在!

那是因為,企業忽略了人性。

目前臺灣普遍低薪,

服務業的基層灰領員工薪水更低,

月領 2萬出頭或基本時薪,

大家都窮,對他們來說,錢最實在!

員工來上班,最關心的無非是薪水,

完成主管交辦的任務之後,

他們只想知道能領到多少錢。

可是企業偏偏裝傻,

要在錢上面東摳西摳,

最後得到的是效率不彰、經營不善,

吃虧的還是企業本身。

 

小山昇 寧願減掉支出

也要發獎金給員工

本書作者小山昇,

是武藏野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總經理,

做的是清潔服務業,管理的也是灰領員工,

他非常明白這種人性,

寧願減掉不需要的支出,發給員工獎金,

本書的起頭便毫不遮掩的挑明說:

「員工的幹勁要『用錢買』!」

 

 

管理員工

不能忽視人類心理!

小山昇認為,管理員工時不能忽視人類心理,

他們不會願意做麻煩的事,

也不想做沒有好處的事,

所以他堅持用錢引誘員工,建立績效評估制度。

他在本書示範很多親身實踐成功的制度,

說穿了,主軸就是一個字——「錢」。

用錢做獎勵與懲處,

促使員工做出公司期待的事,

也避免他們去做公司禁止的事,

員工的行為即隨著獎懲有所改變,

而且訂出每一項獎懲的金額。

 

「員工並不是為了公司而努力,

他們會為了能拿到更多獎金而努力。」

在武藏野,績效評估制度是公開的,

人人都會知道自己可以領到多少薪水與獎金,

並且公開頒發。

獎金一概發現金,不是匯款,

由領最少的人來裝袋,

而在頒發獎金之前,讓員工預演一遍,

用的是最大包的獎金,

目的是從別人沉甸甸的獎金袋

到看到自己薄薄的獎金袋,

去真實感受錢的多寡,

化懊悔的心情為力量,燃起鬥志,

為下一次的獎金付出壓倒性的努力,

再扳回一城。

 

 

讓員工算出

努力與薪水之間的關係

小山昇還有一招,

鼓勵員工計算出未來 10年的薪水,

考績全拿 A與全拿 C的情況相比較,

10年薪水差 1,000萬日圓

(約新臺幣 270萬元,

本書以新臺幣一元對 0.27日圓換算),

讓員工有感的算出,

努力與薪水之間的連動關係之大,

就會自動自發的想辦法拿考績 A。

 

武藏野不是大企業,做的不是高端科技,

就像臺灣目前占 97%的中小企業,

請到的員工當然不可能是頂尖菁英,

甚至有不少是像極了來自黑社會或邊緣人。

面對這樣的一群員工,

領導的是一家黃昏企業,

小山昇有如放牛班的麻辣老師,

只做一件事:抓住人性。

把「員工就是愛錢」的工作動機發揮到極致,

不僅業績翻紅、倍數成長,

還曾兩度獲得日本經營品質獎。

 

 

同樣是給錢,訣竅在於

小山昇讓錢 超有感!

員工算得到、看得到、摸得到錢!

光是要做到這 3個到,

管理制度必須做出大變革,

而他在本書都無私的一一分享,

歡迎隨著小山昇進入一場管理上的麻辣實驗!

 

 

本文摘自:《好人主管的不公平領導學》

作者: 小山昇  出版社:大是文化  

 

 

本文由 大是文化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侵權!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Alodia)

 

book可能的任務】粉絲團

透過閱讀,開拓知識

透過閱讀,增加話題

透過閱讀,放鬆心靈

 

我們提供「書摘」、「讀書心得」等等

↓↓按個讚,與您一起「閱讀」更多好文章↓↓

大是文化

大是文化

領導學之父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說: 「領導者做對的事;管理者把事做對。」 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 「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 這兩位大師的至理名言就是大是文化的出版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