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川普新政策
對台造成嚴重影響?
其主要政見包括增加政府支出、減稅、降低對銀行監管、
計畫最快在 2020 年讓美國達到能源獨立目標等,
對相關產業將產生重大影響,
而貿易保護政策也將牽動全球投資市場的中長線走勢。
川普的貿易保護政策
對於新興市場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不利,
因他反對所有自由貿易協定,
包括由美國自己主導的 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
並打算要求企業將工作機會帶回美國。
川普當選後,美元變得強勢,
市場擔憂資金會回流美國,
造成新興市場股匯齊跌,
以出口為導向、科技股占大宗的台灣,
也受到此利空衝擊而下挫。
全球股市還有哪些影響?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贊助商連結)
成長性明確
美股中長線看好
從經濟成長角度來看,
已開發市場當中的美國處於最有利位置,
成長性明確,雖然目前美股價位也高,
但只要維持一定的經濟成長力道,
中長期表現仍相對看好;
歐洲表現居次;日本則稍微落後,
尤其美國是日本最大出口國,
萬一川普未來實施限制性的貿易政策,
將更不利於日本經濟表現。
富達美國基金經理人安捷.哈肯特(AngelAgudo)指出,
美國總統大選落幕,
下一個焦點將在聯準會(Fed)與升息議題上。
隨著通膨及工資逐步上揚,12 月升息機率相當高。
展望 2017 年,美國經濟仍保持良好狀態,
未來也將繼續以溫和速度改善,而強勁的勞動力與消費力,
加上房市持續復甦,可望支撐美國經濟成長。
供給側改革奏效
陸股後市看好
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廖崇文認為,
中國供給側改革效益顯現,在產能持續去化後,
鋁、鋅、鉛等基礎金屬價格今年來普遍向上,
銅價亦有止穩跡象,有利工業獲利,
加上金融業壞帳情況已見改善,產業基本面已有好轉跡象。
此外,中國股市資金動能有轉強跡象,
A 股指數溫和穩健上揚,顯示陸股成長動能逐漸轉強。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第 3 季 GDP 成長率為 6.7%,
消費對 GDP 增長的貢獻率高達 71%,
投資的貢獻率降至 36.8%,進出口的貢獻率甚至仍為負值,
說明中國力求經濟轉型已經有一定成效,
消費已然是中國經濟成長最重要的支柱。
外界預期中國經濟已走向「L 型」經濟
今年經濟成長率約 6.6% ∼ 6.7%,
明年則是 6.4% ∼ 6.5%,下滑幅度趨緩。
此外,這兩年來資金轉進房市,
陸股處於相對低檔位置,
後續中國政策走向及其與美國的競合關係如能偏向正面發展,
應有風雲再起的機會。
「中國十三五計畫加溫,從打貪腐轉向經濟改革,
需求面與供給面同步加熱,陸股表現值得期待。」
保德信投信投資長唐雲益認為,
陸股第 3 季財報公布,中小型股(中小板、創業板)業績亮眼,
是逢低分批進場的好時機。
此外,隨著深港通上路,陸股與港股價差有機會收斂,
加上中國保險業者將能透過滬港通投資港股,
此將有利於港股中評價偏低之個股表現。
新興市場股市誰是亮點?
新興亞洲(陸、台、印、韓等)在川普當選後,
股、匯市齊跌,主要是市場避險心態導致,
因此,後續須觀察川普未來政策的優先順序與力道,
如果政策是以減稅優先,那是興利;
但如果是貿易限制政策優先,就會對新興市場不利。
整體而言,新興亞洲、拉美、東歐 3 大區塊當中,
新興亞洲以出口為主的國家將面臨較大挑戰,
要看個別國家競爭力;
以商品原物料為大宗的拉美市場已走了 6 年空頭,
下檔空間有限;東歐和歐洲市場連結較深,
川普當選的影響衝擊則有限。
美元走強機率低
有利新興市場表現
摩根大通預估,
新興市場 2017 年企業獲利成長率可望回升至 13%,
隨著國內成長動能加速、實質利率水準偏低、
政策或政治環境支持,
看好印度、南韓、印尼與泰國等新興國家企業
獲利可望有優於市場預期的表現。
凱基投信國際投資管理部協理陳沅易指出,
財政赤字才是決定美元走勢的重要關鍵,
川普勝選後,預料美國仍將持續擴大財政赤字,
加上強勢美元已經影響到企業獲利,
因此預期美元持續大幅走強機率降低,
將有利於新興市場表現。
此外,新興市場降息風潮方興未艾,
不僅巴西及俄羅斯開啟降息循環,
印度、印尼央行也持續降息刺激經濟,
配合新興國家經濟回升,
新興市場將延續今年以來的資金多頭格局。
美元走強機率降低
投資人可以多注意新興市場表現喔!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更多勵志人心的故事 ...
推薦這本《Money錢》2017 年 5 月號第116期 給你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