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如果看不見,
還能夠繪畫嗎?
這位國際藝術界聞名的畫家,
靠的不是明亮的雙眼,
而是清澈敏感的心靈,
用你所意想不到的方式,
畫出所有明眼人都讚嘆的畫!
今天不是要告訴你一個悲慘故事,
而是要讓你發現世界的無限可能。
好奇嗎?
繼續看下去......
從小受癲癇之苦
直到30歲那年...
約翰.布拉布利特
從小學就被診斷出患有癲癇,
其中不斷復發,
他熱愛藝術,
期盼著有一天能夠逐漸痊癒。
怎知造化弄人,
癲癇一天比一天嚴重,
在30歲那年,
老天讓他徹底失去視覺,
從此要面對不見天光的日子。
他變得暴躁易怒
直到發現了「這一種」創作方式...
約翰眼睜睜看著創作的機會被奪走,
心如死灰的他,
每天變得暴躁易怒,
似乎人生再也沒希望了,
他疏離了人群一陣子,
將自己閉關在黑暗的人生中,
直到他發現了一種特殊顏料,
獨創了一套「特殊作畫法」,
他才慢慢找回人生的樂趣...
用「觸覺」代替「視覺」
在黑暗中摸出顏色
他發現了一種顏料,
乾掉會形成突出的稜角,
「如果像盲讀一樣,
用觸摸來繪畫可行嗎?」
他開始做實驗,
用觸覺來確認位置與構圖,
細心的感受每種顏色的不同觸感,
他只用手,
就能慢慢辨認出每種顏色的差異,
調色也靠觸摸的感覺,
他用此土法煉鋼的方法
完成了他的第一幅畫,
第一次成果慘不忍睹,
但他漸漸迷上這種繪畫的可能性,
他的人生出現一道曙光。
創作治癒了他的心靈
讓他與黑暗和平共處
在創作的當下,
他必須無比專注,
「藝術和繪畫最棒的一點,
是你沒有辦法在下筆的瞬間還胡思亂想。」
因此只要一拿起畫筆,
他的心靈就感到平靜,
只要一拿起畫筆,
有時甚至忘了時間,
一畫就是16個小時,
創作讓他忘了畏懼和憤怒,
將他從谷底救回。
「聽覺」也是重要的靈感來源
他說是「上帝賦予的一扇窗」
音樂對他來說
是繪畫不可或缺的一個媒介,
約翰可以將聽到的音樂,
轉化為富有情感的線條與顏色,
將聽覺視覺化,
他也能夠感知到
一般人感受不到的細膩情感,
例如:
在得知「你們初遇地點是巴黎」後,
他總會問:
「有沒有哪首歌讓你們想起這段回憶?」
畫出來的成品,
總是令所有人驚艷。
雖然從沒見過妻子和兒子
妻子說:「生活中他是位好父親」
他雖然看不見,
繪畫風格卻是寫實的,
只不過多了更多絢麗的色彩,
他能夠描繪出他沒看過的場景、世界,
他甚至沒看過他的妻子和兒子,
但卻能透過觸摸臉龐,
勾勒出維妙維肖的肖像畫,
妻子也說約翰是位好父親,
對家庭的呵護是不比明眼人少的。
妻子最喜歡的一幅畫是「謬思」,
她就是約翰的女神謬思,
「這幅畫好像在對我說話。」
妻子說。
想像的世界更美
約翰將自己的色彩帶給視障孩童
約翰不只畫出各種斑斕的世界,
還到學校教導看不見的孩子
如何「盲畫」,
他認為透過這種方式
能讓小朋友感知創造力更靈敏,
有時也會讓正常的孩童體驗,
嘗試遮眼繪畫。
藝術建構了他的人生,
或許看不見是他人生中的轉機,
成為盲人後
才能畫出超越視力的藝術,
讓他不被眼前的世界侷限,
心靈自由地徜徉在想像中,
「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
必會幫你開另一扇窗。」
遇到困境不要自暴自棄,
常常失去了什麼,
才能發現原來擁有的珍貴;
原本的路被堵塞了,
才能發現另一條路的順暢,
人人都能開啟自己的無限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