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碎碎念了!你的「嘮叨」不是體貼,是勒索...吳淡如:就算出於好心,也是 破壞關係的殺手!

天下文化

天下文化

  • 2017-04-19 17:49
  • 更新:2020-11-03 16:14

別再碎碎念了!你的「嘮叨」不是體貼,是勒索...吳淡如:就算出於好心,也是 破壞關係的殺手!別再碎碎念了!你的「嘮叨」不是體貼,是勒索...吳淡如:就算出於好心,也是 破壞關係的殺手!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事】

媽媽的說教往往來自於好意和體貼,

「不要吃炸的會長痘痘」、

「高麗菜農藥多不吃比較好」、

「不要追劇,浪費時間」......

但如果什麼都要嘮叨,

只會成為破壞關係的無形殺手...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 吳淡如

 

若穎媽媽 什麼都可以說教

就連電視節目 也可以…

某天,好朋友若穎

週末帶家人到我的度假屋來玩,

我們一起吃火鍋。

若穎家有二個幼兒,

老公常在國外工作,到了假日,

她為了要給孩子快樂童年,

同時也讓兩老有機會運動,

常到郊外來踏青。

吃了這頓飯,

我真的可以體會若穎有多難為。

若穎的媽什麼都要說教。

 

小孩子在地上爬,

她會說「地上有細菌,不要爬」、

「喂, 剛在地上爬,手不要放嘴裡,

若穎,帶他洗手去⋯」

(一個小時至少說了十次,

都出張嘴,指揮若穎去)、

「茼萵聽說農藥很多,還是不要吃比較好」

(那我們不就沒有青菜吃了)、

「這個蝦子在養的時候

放了很多的抗生素,吃多會致癌⋯」

(唉!那所有的肉大概也都不能吃了)、

「我覺得這個節目這樣做不對,

夫妻不應該在節目中嘲笑對方,

這樣家庭不會幸福⋯」

(早知道我應該把電視關起來,

不然他轉哪個台都有意見)。

 

 

看到我在伸展筋骨

馬上要我一起坐氣功

她看我趁空在做撐腰的類復健動作,

馬上問:「你怎麼了?」

「沒事,只是習慣性腰痠背痛。」

對我來說,腰痠背痛是常事,

寫作寫到脊椎都歪了⋯。

「來,來,我現在教你,

我早上有去學氣功,來,

一二三四,跟我做一定會好⋯」

「沒關係,您先吃飯吧!」

其實我的耳朵比腰更累。

「媽,你先吃飯⋯」若穎也提醒母親。

 

「你可以體會我有多累了吧!」

在母親又忙著吆喝幼兒和父親時,

若穎貼著我耳朵小聲說。

「伯母是小學老師退休吧?」我猜。

「你真準!怎麼猜的?」

「因為我媽也曾是小學老師。」

 

對當年的小學生,「老師說」最大,

所以老師喜歡一直說。說就有用。

我們相視而笑。

 

非常認真工作的人

常把工作習慣 帶到生活

當然,不是每個小學老師都如此。

但人因為非常認真工作的緣故,

常會把工作上的習慣帶到生活中來。

 

喜歡說教的,必然曾經從事過某個行業:

退休的大學教授喜歡說人生大道理,

退休的小學老師喜歡教你一些生活需知,

而退休的軍人喜歡你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退休的公務行政人員希望你一切照著規矩來⋯。

 

說教,都出自好心與善意,

但事實上,

常是傷害家庭關係和兩性關係的有害行為。

若偶一為之,物以稀為貴,別人會聽。

每事必說,必提醒,

則會成為轟炸式的嘮叨。

 

 

「說教」不是「體貼」

沒人喜歡說教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伴侶體貼,

但什麼是體貼?

說教的人誤以為自己很體貼,

因為他都注意到了,什麼都要教你。

他動口不動手,

因為他想教會你,讓你自己實行。

 

然而,沒有人喜歡說教。

女人最不喜歡男人說教,

男人更討厭女人說教。

說教者是訓導主任,

是下意識把自己的身價抬高,

把對方貶低的行為,

只是很多人沒有意會到。

 

女人說教似嘮叨,男人說教變領導。

這世界上的事,你不必每一件都要有看法。

安靜與留白,

在人際關係的圖畫裡,

都是空靈的美。

 

看更多兩性好文,拉近與另一半的距離:

 

本文摘自《愛情的簡單道理》

作者: 吳淡如 / 出版社:天下文化

本文由 天下文化 授權轉載, 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責任編輯/Alodia)

(首圖來源/吳淡如FB

天下文化

天下文化

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的理念,帶給讀者知識、啟發、創意、以及實用的多重收穫,持續引領台灣社會與國際重要管理潮流同步接軌。 出版超過3,800萬冊、4,000種書籍,全年發行量可堆砌59座臺北101的驚人高度。

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的理念,帶給讀者知識、啟發、創意、以及實用的多重收穫,持續引領台灣社會與國際重要管理潮流同步接軌。 出版超過3,800萬冊、4,000種書籍,全年發行量可堆砌59座臺北101的驚人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