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不好,就是壞孩子?」偏鄉老師:一位母親,用 1000字,幫我上了堂 震撼的「教育課」!

天下文化

天下文化

  • 2017-04-11 10:07
  • 更新:2020-07-30 14:55

王政忠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清晨,一位八年級才遷居轉學進來的孩子媽媽,

透過一封長長的電子郵件,

為我上了一堂名為「教育」的課。

 

「才短短一星期,

她的臉都豐滿起來,

原本飯都吃不下,現在都要吃兩碗,

整個人都活過來了!」

看見這幾句話,心裡不由得都酸了起來。

什麼時候,我們的學校教育,

竟然會發生「孩子吃不下飯」這種狀況?

過去的那一年,

是什麼原因讓她如此感覺挫敗?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 / 王政忠

 

這位同學 字體工整、努力向上

卻被之前的老師 冷落

「孩子在學習上挫敗,

被老師用成績冷處理的對待,

讓她整個對自己失去信心。

有一次還很失落的告訴我:

『媽媽,老師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我並不是每科都不好,

我也很恭敬老師,我不是壞孩子。』」

她的確是個恭敬的好孩子,

開學一週以來,

聯絡簿上的字體工整得像篆刻,

字裡行間傳達想要努力向上的心情。

 

在上間學校,

他有好幾科 將近不及格...

三週前,孩子準備要轉學進來時,

我在她過去的成績單上,

看見了好幾科趨近紅字。

對於轉學,學校除了法規規定的條件外,

成績一向不是我們最在乎的重點;

我們更在乎而且要求家長配合的是:

父母與孩子同住,

以及保持通暢的親師聯繫。

當時,媽媽非常羞赧的說:

「這樣的成績,你們會拒絕嗎?」

我說:「你們符合轉學規定,

全家也非常願意配合學校的要求。

至於成績,我們一起努力吧!」

 

 

孩子第一天上學

就重拾笑容、變得開朗

「孩子上學第一天回來時,

讓我們看到她不見很久的笑容,

整個臉都是笑開的,

說話聲音也變得開朗。」

信上又說:「她自己很不敢相信,

才轉學第一天,

導師已經在學校等她並主動去找孩子,

主任和其他老師也都去關心她。

孩子說:『怎麼都是老師來找學生?』」

 

學校老師的用心

都會反映在 孩子學習上

為孩子打造舞台,

讓學生成為主角我要由衷感謝所有的夥伴,

因為我並沒有任教這個孩子,

除了特殊個案,

我一向不會為了任何轉學生

對夥伴特別交代什麼。

然而,學校夥伴讓孩子與父母

感受到一個校園應有的溫暖友善,

這不是評鑑可以看見的指標得分,

卻遠遠真實超過於評鑑的分數。

這樣的溫暖,孩子感受得到,

也會直接反映在學習上。

 

「前兩天,她數學第一次考六十分,

她很開心,馬上追著老師問她不會的題目。

回家跟阿公、阿嬤說,

她要努力考九十分!」

阿公說:「孩子就是受到鼓勵,

對自己開始有信心,

才敢給自己訂這麼高的目標啊!」

 

 

學校教育 應該回歸學生

讓孩子脫離「課堂客人」模式

夥伴們透過行之有年的合作學習,

與強調以學生為中心、

從基礎能力出發的教學模式,

讓孩子脫離「課堂客人」模式。

他們其實不見得願意稱自己的課堂為翻轉教室,

或許也不需要,

卻踏實的讓教學回到原本應該要有的樣子—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

教學模式可以非常多元,

卻不脫離基本能力,

這或許就是我們學校特別的原因—

因「正常」而「特別」。

 

讓孩子看到 發展的舞台

就願意「搬梯子」自己爬上去!

「現在,看到孩子每天第一個早起,

早早準備好的期待上學;

回家時,也自動自發的準備功課,

找家人驗收,要求自己的作息。」

 

當孩子可以在教室看見舞台,

她就願意自己搬梯子;

當孩子在校園看見成功機會,

她就願意自己努力拾梯而上舞台。

搬梯子當然會辛苦,

愈大愈高的梯子會愈辛苦,

但如果孩子感受過上到舞台的喜悅與滿足,

那麼她就願意探索更大更高的舞台,

再辛苦也就不辛苦。

每個孩子的舞台不一定都是國英自數社,

但那把梯子對每個孩子應該都一樣,

它叫做:聽說讀寫算。

 

 

我們應讓孩子明白

還有比成績 更重要的事!

「她不是壞孩子,卻受到粗糙的對待;

我們用盡心力,卻逃不出

台灣以成績定調孩子價值的環境和老師。」

媽媽回憶。

孩子過去一年所待的學校、

所遇見的老師與所受的對待,

我相信或許只是個案;

家長的感受,或許某種程度

也因為加上想像而放大,

但我們的確應該努力讓我們的孩子明白:

還有比考出好成績

更重要或一樣重要的事。

 

這位媽媽和孩子說:轉學,

是要他學習成為「真實的人」!

媽媽在信件中,最後是這樣做結尾的:

「我告訴她,讓她到爽文求學,

重點不是為了要提高成績,

而是去學怎麼樣成為一個真實的人

更期望她能夠扭轉這幾年強壓在她身上的,

以成績、比較、惡性競爭等價值觀,

希望她學會怎麼面對困難、處理事情,

成為一個有溫度、有同理心、而且真實的人。

 

教育,以拉丁文的原意來說,

是「引導人成人」。

謝謝這位媽媽的醍醐灌頂,

我判斷她一定沒有學過教育學,

也一定沒有修過拉丁文,

她卻精準的教育了我—這,才是教育。

 

本文摘自《我有一個夢》

作者:王政忠 / 出版社:天下文化

 

本文由 天下文化 授權轉載, 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 / Alodia )

( 首圖來源 / 王政忠臉書 )

 

天下文化

天下文化

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的理念,帶給讀者知識、啟發、創意、以及實用的多重收穫,持續引領台灣社會與國際重要管理潮流同步接軌。 出版超過3,800萬冊、4,000種書籍,全年發行量可堆砌59座臺北101的驚人高度。

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的理念,帶給讀者知識、啟發、創意、以及實用的多重收穫,持續引領台灣社會與國際重要管理潮流同步接軌。 出版超過3,800萬冊、4,000種書籍,全年發行量可堆砌59座臺北101的驚人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