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讓我們真正幸福?不是賺大錢,不是吃大餐,更不是環遊世界,關鍵只在 簡單的一個「字」!

天下文化

天下文化

  • 2017-04-06 11:11
  • 更新:2017-04-07 17:23

什麼 讓我們真正幸福?不是賺大錢,不是吃大餐,更不是環遊世界,關鍵只在 簡單的一個「字」!

(圖/shutterstock)

 

作者:史帝芬.波斯特,吉兒.奈馬克

 

什麼讓我們真正幸福?

答案是與他人的情感連結。

根據《時代》雜誌一項對五千多位美國人的調查顯示,

四大快樂來源都與他人有關:

-對77%的人而言,孩子是很重要的快樂來源。

-友誼是76%的人的快樂來源。

-對他人的生命有貢獻,有75%的人感到快樂。

-與伴侶的關係,對73%的人而言,是很重要的快樂來源。

 

深的情感連結不限於仍在身邊的人。

那些已經不在我們周遭,

但仍留在記憶中或歷史上的人,也會帶來幸福感。

以下是幾個開始練習讚頌他人的方法: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助人時

讓對方知道你出於真誠

當一個人知道協助他們的人出於行善的意念時,

感激的程度會顯著提升,

也會覺得與對方有更強的情感連結。

所以你可以讓別人知道,

你的動機不只是責任感,還有真心的關懷與愛。

 

做一次讚頌探訪

這個練習的靈感來自於正向心理學家賽里格曼的一項練習。

他表示,做一次「感激探訪」(gratitude visit),

幾乎能立刻提升一個人的快樂程度。賽里格曼說,

只要寫一封感謝信給你真心感激的某個人(老師、朋友、父母或兒女),

然後親自把這封信唸給他聽,就會產生驚人的效果。

即使在一個月之後,你的快樂程度還是會明顯增加。

我稍微修改他的想法,建議你進行一次「讚頌探訪」。

請你寫一封信讚美某個人的特質或個性,

描述他/她的勇敢、堅持、忠誠、善良、聰明、智慧、毅力、關懷等等,

每個人都會有許多特質值得稱讚。

然後請你特別空出時間,把信唸給這個人聽。

 

 

你也可以對

陌生人展開讚頌的探訪

「在我開始專注於善良和感激後,

就從一個滿腹牢騷的單身女人,

變成滿心歡喜、擁有許多朋友的人,」

加州「明亮之光」(Bright Lights)計畫創辦人

葛藍特(Gail Grant)說。「明亮之光」計畫

是讓十二歲以下的兒童到老人院幫助老人。

葛藍特說:「孩子們都很喜歡這項活動。

一個年紀稍長的女孩子跟我說,

這個計畫讓她學會幫助別人,也讓她為自己感到驕傲。

孩子們看得出自己的貢獻。

他們會看到老人臉上的微笑和眼睛裡的光芒。」

請以同樣的精神,在心裡探望那些曾讚美你的人。

當生活特別艱難時,

回憶他人對你的稱讚,會更有幫助。

 

重新定義生活,調整情緒

在最困難的時刻,你可以轉向感激與讚頌,

不一定要成為現狀的「受害者」。

李維(Primo Levi)曾在他描寫納粹死亡集中營的書

《如果這還算是個人》(If This Is a Man)中寫道:

「今天沒有颳風,真是幸運。奇怪的是,

人總是會有種幸運的感覺,感激某個偶然的事件,

不論它多麼微小,這就足以讓我們不至於絕望,

而繼續活下去。今天下了雨,但是至少沒有颳風。

或者今天下雨又颳風,但是晚上卻輪到你多喝一碗湯。」

這些美麗的字句背後隱含了某種悲慘的遭遇,

但也見證了人類不屈不撓的精神,

以及即使在生命中最險惡的時刻,都還能擁有感激的能力。

 

在華特金與同事的研究中,

感激與一種稱為「修復情緒」的情緒智商有強烈關聯。

華特金在結論中說:

「感激會讓人對生命有正面的看法,

有助於當事人在壓力事件後修復情緒。」

此外,感激會帶來一種全身的共振狀態,

就像處於深度放鬆或睡眠狀態時一樣。

在這種狀態下,我們的心跳平穩、神經系統安定。

因此當你覺得有壓力、煩躁不安,

或莫名低潮時,請嘗試改變自己的狀態:

 

 

走入大自然

你可以在街角停下腳步,聽樹梢的鳥兒歌唱,

或跟親朋好友去健行露營,

或者計畫一次在大自然中的特殊讚頌慶典,

包括禱告、跳舞、打鼓、聽音樂等。

像詩人惠特曼(Walt Whiteman)讚頌一片草葉時說的:

「我相信一片草葉並不比星星的旅程渺小。」

 

享受微小的每一步

有一次我和編輯普波羅(Kris Puopolo)談話,

她有感而發地說,

雖然她希望自己拿到的每一本書都成為暢銷書,

但是現在她已經改變觀點,轉而讚頌過程中的每一步。

「我每一次編書時,都會出現一個很令人滿足的時刻,

那就是我突然明白它到底需要什麼,

而忍不住在心底喊出『啊哈!』的時候。

那些星級的書評或美麗的封面,就是從這裡誕生的。」

每件事都有它特殊的時刻。

讚頌這些時刻,欣賞更大的全貌。

 

 

提醒自己曾經

站在宇宙的某處,感受存在

例如紐約某個春天的夜晚,

或是圓月像用蒼白的粉筆畫在四月傍晚的天空上。

公園的蘋果樹綻放著白色花朵。

孩子們在學校操場上玩耍。在地球的另一端,

一隻駱駝在沙漠的熱氣中跪地休息。

在全世界各地,母親正在哺育新生的嬰兒。

成群結隊的魚群正搖擺穿過大堡礁的珊瑚群。

尼加拉瓜瀑布正在每秒鐘傾瀉十五萬加侖的水,

沿著兩百呎高的白雲岩和頁岩沖刷而下。

在大西洋的對岸,旅客正站在羅浮宮的

蒙娜麗莎畫像前端詳那個神祕的微笑。

即使在壓力最大的日子,要這樣冥想幾分鐘,

你就能肯定這世界絕對不缺乏奇蹟。

 

(本文為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

 

本文 擷取自:《好人肯定有好報

作者:史帝芬.波斯特,吉兒.奈馬克

出版社:天下文化

 

欲購買可以點擊以下圖片↓

 

book可能的任務】粉絲團

透過閱讀,開拓知識

透過閱讀,增加話題

透過閱讀,放鬆心靈

 

我們提供「書摘」、「讀書心得」等等

↓↓按個讚,與您一起「閱讀」更多好文章↓↓

天下文化

天下文化

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的理念,帶給讀者知識、啟發、創意、以及實用的多重收穫,持續引領台灣社會與國際重要管理潮流同步接軌。 出版超過3,800萬冊、4,000種書籍,全年發行量可堆砌59座臺北101的驚人高度。

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的理念,帶給讀者知識、啟發、創意、以及實用的多重收穫,持續引領台灣社會與國際重要管理潮流同步接軌。 出版超過3,800萬冊、4,000種書籍,全年發行量可堆砌59座臺北101的驚人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