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轉嫁罹癌風險
用小錢換大保障
重疾險改版後,對癌症理賠的定義更清楚
但對保戶來說,卻不見得有利
若想轉嫁癌症風險,不妨找一次給付的癌症險保單
保額 100 萬元以上,最有保障
癌症一直是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
而癌症治療動輒數十萬、數百萬元的花費
可能壓垮一個家庭的經濟
因此如何轉嫁罹癌後的治療花費,必須預作準備
多家產壽險公司銷售一次性給付癌症險
年繳數千元,罹癌保額可超過 100 萬元以上
真正發揮用小錢換大保障的保險精神
若以個別癌症來看,以肝癌的醫療費用最高,平均每人 21 萬元
健保署表示,癌症治療的最大花費是標靶藥物的補助
去年補助金額增加至 122.9 億元,創下史上新高。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標靶治療效果好
新藥恐須自費
標靶藥物是近年來治療癌症的新方式之一
強調能針對癌細胞進行治療
比起病人必須躺著注射藥物 6 小時的傳統化療
多透過注射或口服的標靶藥物不僅省時
不適的程度也比傳統化療更小
但是,標靶藥物多半昂貴,雖然有些藥物有健保補助
卻不是每位罹癌病患都符合補助資格
也不是所有標靶藥物都在健保補助列表上
尤其是強調少副作用、治療效果較好的新藥,往往都需要自費
例如,第一個納入健保給付的肝癌標靶藥物蕾莎瓦(Nexavar)
依健保署規定,必須是無法手術的晚期肝癌
且有轉移到其他器官的情況下,健保才予以補助
同時補助也有使用次數的限制
如果早期肝癌患者想使用蕾莎瓦, 必須自費
使用一次要 18 萬元, 而且也難以估計要使用多少次才能看到成效
在這種情況下,罹癌病人不但要面對治療過程產生的不適
若又沒有適當的保險轉移醫療費用
還得承受莫大的財務壓力,身心兩煎熬
重疾險改版
針對癌症理賠有利有弊
有許多保戶喜歡買重大疾病險, 因為除了有針對罹癌理賠
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等 7 項重大疾病也都在保單保障範圍內
不過,今年更改條款後,針對癌症理賠,重病險不見得有利
重病險條款更改前後,針對重大疾病的認定有相當大的差異
例如,若罹患第 1 期癌症,未更改條款前的重疾險,就會賠償全部保額
而改條款後的重疾險, 則將第 1 期癌症視為輕度重大疾病
只先賠付保額的 10%,原因是,依目前的醫療與檢驗技術
癌症已可在早期檢查出來, 治癒率與存活期也大幅提高
若在賠付輕度重大疾病 10% 理賠金後,癌症不幸轉移
並符合重度的理賠條件,則保戶能再拿到 100% 保額,總計可有 110% 的理賠
條款更改後,對癌症的理賠有好壞
過去重疾險針對癌症大多是 4 種癌症不保
看起來定義簡單,但實際理賠卻引起很多爭議
2016 年起區分的甲型、乙型保單
是依據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明訂規範,比較不會有爭議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更多勵志人心的故事 ...
推薦這本《Money錢》2017 年 4 月號第 115 期 給你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CMoney推出免費APP
> 【保險對夠好】
我們從保戶的立場成立保險資訊媒合平台,
希望幫助消費者保險買對不買貴,
也讓專業的業務員有機會服務更多消費者!
立刻掃描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