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 嚴長壽
我們以為「加法」才是王道,
卻忘了,「留白」才能永續!
在思考每個地方的定位時,
我們往往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以為加法才是王道,
但是卻忘了,留白,才能永續。
如同台灣人的驕傲─雲門,
總是安靜優雅的在台灣醞釀一段時間,
有了新作品,
便帶著新舞作巡演世界一周,
再回到自己的基地。
外國朋友若想看雲門,
可以親自飛來台灣,
到淡水劇場實際感受震撼。
林懷民實行的這種模式,
不僅不受制於人,
同時因為深扎於台灣這塊土地,
保有厚實底氣,
可以栽培年輕舞者,
創作亦可生生不息。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無論人類 再怎麼進步,
都需要東部這種 留白的「慢」
此際,我也想再提一次
我熱愛的花蓮與台東:
東海岸一定要留白,
讓大家能享受慢生活,
無論是對國外遊客或當地居民。
留白,才能平等,
令所有人都能欣賞到太平洋,
而不被人工建物擋住視線。
過生活的、來禪修的、騎單車的、
傳承與欣賞原住民文化的……,
皆能在此適得其所。
這時的台灣東部,才能永續。
而無論人類再怎麼進步,
都需要這一款「慢」。
生活過得太快
就少了更深刻的「滋味」
詩人余光中多次提到
「科技催未來快來;文化求歷史慢走」。
對節奏敏感的老詩人認為,
因為「快」,我們生活少了更深的滋味。
「因為科技是忙出來的,
可文化卻是閒出來的。
當然這個『閒』,
並非游手好閒、無所事事,
而是無壓力、無功利性的目的,
這樣我們在生活中
就可以得到更多靈感和啟發。」
物質文明終究有其極限,
人類必須在失速運轉的資本主義黑洞中,
冷卻下來,放慢下來,
所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物質欲望的盡頭,
便是精神棄而存升的超越之處。
穆希卡:我們是為了 變得幸福
才來到世上,而不是「盲目發展」!
二○一二年,
前烏拉圭總統穆希卡
在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上的一席演講,
讓他備受全球關注。
他擲地有聲地批判
消費主義、全球化等問題,
人類無疑創造了
巨大、充滿爆炸性的物質進步。
同時,也不斷奴役自己,
犧牲真正的生命幸福:
「我們並不是為了
如此盲目發展才來到世上,
而是為了變得更幸福快樂。
人生短暫,稍縱即逝,
絕沒有任何物質享受
能比生命高貴,這才是問題根本。」
穆希卡 不住總統官邸
還捐 9成薪水做善事
七十五歲才選上烏拉圭總統的穆希卡,
曾被美國《外交政策》期刊評為
「世界最窮,卻最受歡迎的總統」,
多次入圍諾貝爾和平獎。
他住在市郊的自家農場,
不住總統官邸,
薪水九成捐出去做慈善,
進出全靠一台車齡十幾年的老福斯金龜車。
他說:貧窮的人,不是擁有的少,
而是欲望不知滿足的人!
穆希卡認為,稱他為「窮人」,
是源於大家錯誤地理解財富。
他說:「貧窮的人,不是擁有的少,
而是欲望不知滿足的人。」
而貪欲是惡之根本,
人類過勞工作,以支應過度消費,
同時竭澤而漁的繼續傷害這顆星球,
「人們被迫賣命工作,
只為了維繫這個『用完即丟』的社會,
致使我們身處於惡性循環當中。
這不但是涉及政治本質的問題,
也充分告知我們,是時候了,
我們得奮力去開啟
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文化模式。」
本文 擷取自:《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自己》
作者: 嚴長壽
出版社:天下文化
本文由 天下文化 授權轉載, 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Alodia)
【book可能的任務】粉絲團
透過閱讀,開拓知識
透過閱讀,增加話題
透過閱讀,放鬆心靈
我們提供「書摘」、「讀書心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