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產總顧問 謝創智認為:若公司一直遵守勞基法,一例一休對企業來說,根本「沒差」!

Ryan Lin

Ryan Lin

  • 2017-03-21 11:45
  • 更新:2018-07-17 09:18

全產總顧問 謝創智認為:若公司一直遵守勞基法,一例一休對企業來說,根本「沒差」!

(圖/shutterstock)

 

一例一休政策上路後,

批評聲浪從未減少過,

不僅資方抱怨人力成本上升,

就連勞工也抱怨薪資會受到衝擊。

 

但全產總顧問謝創智卻抱著不同看法,

他認為一例一休是「進步」修法,

假如過去雇主就遵守勞基法,

根本就不存在「新衝擊」。

 

繼續看下去…..

 

 

若真了解 一例一休修法內容

其實 衝擊根本沒這麼大

據《經濟日報》報導,

謝創智認為,

一例一休讓勞工真正落實週休二日,

絕對是「進步」的修法。

國際勞工公約 1935年就明訂

每週工時 40小時,

而台灣勞工已經慢了 80年以上,

才享有週休二日。

因為無法一步到位,

所以現在還保留「一休」的彈性,

企業只要能正確的調適、應對,

就不該在 某些枝節問題上打轉。

 

許多企業都認為,

一例一休上路之後,

他們的人力成本增加。

這樣一來,

不僅勞工的薪資無增反減,

還會讓物價連連上漲。

對此,謝創智指出,

「雇主只要真正了解修法內容,

不要產生誤解,

新增衝擊根本不存在。」

 

因為過去許多企業,

休息日加班就給 2倍的價錢,

這次修法只增加 3分之 1到 3分之 2,

就是希望能「以價制量」,

遠離過去的過勞時代。

 

 

許多企業 還在適應一例一休

其實省成本 可以這樣做

其實,一例一休剛起步,

大家都還沒來得及適應,

企業其實可以這樣做:

 

1.善用變形工時:

增訂二週、四週及八週變形工時,

雇主無論是加班或是人力調整,

都有很大彈性;

而且勞工每週例假不一定是六日,

可以隨時調整,

只需調整人力排班,

就可以減少加班費。

 

2.提高工作效率

而不是拉長工作時間

台灣公司許多都需要打卡,

許多人雖然準時到,

但都打完卡就去買早餐,

反而相比之下,

雖遲到,但已經準備好上工的人,

生產力反而較高。

所以主管需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

效率絕對比上班時間長,來得要好。

 

 

一例一休很多「嚴重性」

其實都來自 以訛傳訛

謝創智舉例,

許多顧問管理公司為了賺錢,

不斷強調一例一休的「可怕性」,

放大政府未來勞檢的強度,

讓資方誤以為修法改很多,

雇主之間口耳相傳也會形成恐慌,

加上很多人資部門不會教雇主守法,

才會造成大家對一例一休的誤解。

 

企業不該把 勞基法

當作發展的壓力 或阻力

勞基法的開宗明義就是

確保經濟發展,

將勞資權利與義務規定清楚,

降低雇主不確定風險,

所以雇主不該把它

當成企業發展的壓力或阻力。

 

 

雖然一例一休在現階段爭議不斷,

但勞資雙方也開始 聚焦勞基法,

去正視長久以來,

雇主不重視 勞基法的問題,

長久下來,

其實是一件好事。

既然已經有人指出,

一例一休是「進步」的修法,

跟外界的質疑沒有直接相關,

那政府是否該想想:

如何讓國人接受這項法條呢?

 

本文為CMoney官方編輯整理新聞撰寫

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

 

 

Ryan Lin

Ryan Lin

好想中樂透!

好想中樂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