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每到夏天,海邊就成了旅遊勝地
但許多人到了海邊戲水後
卻忘了把垃圾帶走
甚至把垃圾丟在海中
造成台灣海灘越來越髒
無人撿起的垃圾,隨著海洋潮汐被沖到海中
對海洋造成的汙染,日漸增加
然而,
一個金髮瘦高的外國人
卻開始頻繁出現在台灣海灘
撿起這些被遊客留下的垃圾..
繼續讀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丹尼爾大學讀法律、心理學
先到夏威夷教書,又輾轉到台灣
這個在海灘出現的身影
是出生於美國的丹尼爾
在美國大學,他其實是主修「法律」和心理學
然而因為經濟不景氣
他決定取得教職,並到夏威夷教書
之後因為喜愛中華文化,又到了中國工作,
但中國「快節奏」的生活,卻讓他很不習慣
最後他在高雄友人的邀請下
收起行囊飛到了台灣。
待了 5年,環島 6次
丹尼爾:待到不想走了!
而這一待,5年就過去了...
讓丹尼爾待在台灣這麼多年的原因,
其實是因為他覺得台灣很美很有人情味!
他認為台灣最美的地方,
在於中華文化的保存完整
以及台灣人善良的溫度
他說,當他在路上迷路不知道該往哪走時
台灣人總是友善的給他指引
丹尼爾從小愛海 看不慣海灘髒亂
隨手拾起垃圾 成為眾人焦點
但是從小鄰水居住的他
卻發現台灣的海灘垃圾無處不在
不僅有許多塑膠袋散落在各處
針頭、沙發竟也出現在沙灘
這樣的場景,讓從小被奶奶教導:
「讓這個地方比你來時更好!」的丹尼爾
下意識撿起落在台灣土地上的垃圾
而這樣的舉動
也鋪下了與友人 黃之揚的緣分。
丹尼爾與黃之揚
因為「垃圾」而成為好友!
談到這段相識的過程
黃之揚不禁稱讚起丹尼爾的行動力
「丹尼爾根本就是個熱愛大自然的野人」
當時,他在蔡文國小擔任替代役
而丹尼爾則擔任外籍老師
2人會相遇其實是因為一張「垃圾照」
黃之揚說,當時的感覺是
一個外國人,竟然選擇在台灣這塊土地上
蹲下來主動撿垃圾
跟大家一樣會產生疑問,但同時也很感動
對他產生的興趣
就慢慢地轉化成兩人的友誼。
別人去海邊玩,他們去淨灘
沒地方住,就搭帳篷!
然後,他們坐在辦公室,
開始天馬行空地想著
「該為台灣做些什麼?」
一直很想環島的黃之揚
加上丹尼爾對淨灘的熱誠
讓他們決定「單車環島淨灘」。
別人去海邊玩,他們去海邊撿垃圾,
沒地方住,就搭帳篷!
此外,黃之揚也運用自己的專長
開始著手策劃活動
還因此募集到許多配備及服裝
更有民宿老闆看到他們的活動訊息後,
熱情的詢問他們需不需要住宿。
黃之揚說:
「我們都說台灣是個有人情味溫暖的島嶼,
但還是要你伸出手去觸摸,
才會真正感受到她的溫度。」
淨灘結束,丹尼爾 教書不忘環保
黃之揚工作 也要與環保為伍
本業是老師的丹尼爾
除了動手撿垃圾之外
也會教育孩子環保的重要
有次,丹尼爾蒐集了班上同學 1週的塑膠垃圾
做成一件垃圾衣,穿到夜市中
希望傳達垃圾減量的重要性,
成了眾人焦點。
而從小熱愛畫畫的黃之揚,
也用自己熱衷的方式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目前的他,在做社群行銷畫環保插畫
工作內容不僅環保又很文青!
他希望藉由插畫幽默詼諧的方式,
慢慢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
他更希望的是這個理念
能傳達到世界各個角落,
讓每個人,都能把環保當成重要的習慣!
2人合作 創立「重新思考」
1萬人參與,更清理了 32公噸垃圾!
因為愛台灣愛環保,黃之揚與丹尼爾一起創立
重新思考(RE-THINK)組織,
宗旨是「用行動,不用言語!(show not tell)」
創立至今,從 2個人淨灘,
到超過 13,000人次參與
清潔超過 32公噸的垃圾。
今天,它已蛻變成「非營利組織」
邀請更多企業合作,改變台灣環境
接下來,他們更希望能把組織變的更大更多元
推廣更多環保概念
黃之揚笑說:「生下來,接下來要把孩子養大了!」
身為「美國人」的丹尼爾
都願意這樣為台灣犧牲時間淨灘
身為台灣人的你,更應該替台灣站出來
做個「愛台灣」的台灣公民!
即使你是個忙碌的上班族,
也可以從源頭進行垃圾減量,
吃午餐時少用免洗餐具、塑膠袋等
也能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如果下次看見身旁的朋友,正在使用塑膠袋或免洗餐具,
不妨勇敢制止他,並教他怎麼進行垃圾減量吧!
台灣人做環保,可別輸美國人!
台灣是個四面環海的國家,
許多人假日去玩,卻鮮少注意到要維持海邊的清潔
如果不是丹尼爾那張在台灣海灘撿垃圾的照片
吸引了黃之揚的心,
我想現在淨灘的人 應該還是寥寥無幾...
辦淨灘活動,其實是個費時、燒錢的工作
他們沒有多有錢的背景
更沒有大財團支援他們的組織
2人都有正業在身
卻願意在辛苦工作之餘策劃整個活動
甚至在工作上也極力推廣環保
不為什麼,就只為「讓台灣更好」!
如果是你,你會這樣做嗎?
關注 RE-THINK(重新思考) 一起愛台灣
可以從 這裡開始 !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整理撰寫,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