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抓財務分析 5 大重點我不僅保本還年賺 1 倍

Money錢

Money錢

  • 2017-02-15 10:38
  • 更新:2018-07-26 14:33

緊抓財務分析 5 大重點我不僅保本還年賺 1 倍

(圖/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Apple Trailers)

 

投資要兼顧進攻與防守

股神巴菲特說:「投資的第 1 條準則是不要賠錢!

第 2 條準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 1 條!」;

而有史以來最傳奇的基金經理人彼得‧ 林區卻說:

「買股票是為了獲利,而非保本!」

這兩位都是世界級投資大師,一個要大家不要賠錢,

一個要大家想辦法獲利,到底我們該聽誰的呢?

其實,不用二擇一,兩位大師的話都聽就對了。

保本又獲利,不是最完美的嗎?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穿上防護罩衝進股市 

投資無往不利

英業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呂欣諄的投資手法,

就是一例—骨子裡有冒險精神,,

但又受到會計師這個相對保守行業的薰陶,

於是,進入股市殺戮戰場,她,既守又衝,

因而能在扎實的基礎下,讓資產一步步成長。

守的是,她對於想投資的標的,一定清楚解讀財報,

甚至用極端保守的指標,

例如「現金比率」來檢視公司體質;

等到確認公司具有好學生的特質後,

見到設定的買進價位時,她就衝了。

 

進場前,已經穿戴好防護罩了,

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這是呂欣諄能在股市中無往不利的原因。

呂欣諄是看財報選股的投資高手,

她坦承,除了財報外,她什麼都不會。

但是,從她身上,

我們卻見到財報數字的力量!

只要願意坐下來與看似枯燥的數字打交道,很快地,

你會發現當中含「金」量驚人。

基本上,呂欣諄看財報投資,

是把教科書所教的所有財務比率通通掃過一遍。

 

圖片來源:Kanoda)

 

財報五重點 獲利一把抓

呂欣諄將過往近 20 年投資股市的經驗,

淬煉出 5 個重點。她說,投資人若能照表操課,

保本自不在話下,如果能有耐心等待好買點,

獲利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罷了。

 

1. 營收資訊:

企業沒營收,一切免談

一個企業要能繼續存在,或簡單的存活下來,

一定要有營收。沒有營收,其餘免談!

當然,有營收不一定能賺錢,但至少活著。

 

2. EPS 與股利政策:

高 EPS 不代表高配股配息

每股盈餘(EPS)是企業營運績效的整體表現,

當然,公司經營一定要賺錢,

所以 EPS 若是負的根本不值得一看。

但對於希望參與公司配股配息的中長期投資者而言,

EPS的金額也僅供參考,不保證任何事,所以,

還是要搭配公司歷年的「股利政策」來看,

了解該公司配發股利股息的態度。

 

 

3. 殖利率:

買進價的參考依據 4% 是基本要求

殖利率=股票配息金額÷股價

舉例來說,A公司發布今年將配發 3 元股息,

目前的股價為 60 元,

若投資人以 60 元買進 A 公司股票,

殖利率為 5%(=3÷60)。

而另一投資人早在 A 公司股價 45 元即進場買進,

則換算成殖利率為 6.67%(=3÷45)。因此,

投資人的買進價是關係到現金殖利率高低的重要關鍵。

 

4. 流動比率、速動比率:

避免誤踩地雷的重要觀察指標

短期償債能力不佳,意謂周轉不靈的烏雲籠罩,

究竟未來是守得雲開見月明,還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沒人知曉。既然無法確認烏雲將如何變化,

最好的方式就是避開。

 

5. 現金比率:不是數值高就好

現金為王,清償債務一定得靠現金,

如果公司持有的現金比流動負債來得大,

代表公司有能力隨時償還短期到期的負債,

起碼公司體質沒問題。

不過,這是以極端保守的觀點,

來檢視企業遇有緊急突發狀況時,

以現金應變付款的能力。

 

善用 5 大指標 

為你的投資把關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加入Line好友,即時追蹤更多理財好文!

 

更多勵志人心的故事 ...

推薦這本《Money錢》2017 年 2 月號第113期 給你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