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編者:
數字不會騙人,投資還是要自己研究才準!
但讀者要小心,
拿到資料一定要確定來源
可不可信、正不正確。
避免白忙一場,更重要的是
才不會聰明反被聰明誤,
把錢賠光光呀~~
以下為正文
讀懂財報 在股市穩扎穩打
念書時,財務報表等同煩人的文字;進入職場,
看到財報只想著如何完成查核工作,也曾疑惑,
編這些財務比率到底有什麼用?有人看嗎?
直到投資股票,財報數字躍然紙上,
這才發現原來財報是活的、是瑰寶。
這是大半輩子,
都與財報打交道的會計師呂欣諄的三段式體悟。
她說,懂「她」、讀透「她」,
她敢掛保證:投資一定不蝕本!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機械化操作 年領百萬股息
天天工作 16 個小時,遇上財務報表公告季節,
總有 2 ∼3 天完全沒闔眼、也沒梳洗的「浸」在工作中,
這樣拼命,可以拼得年薪 100 多萬元,只是,
這數字已經到「頂」了。努力研究財務報表,
按照「教科書」的內容,
把公司體質拿來好好檢視一番,
如果都符合教科書所說的標準,
就等到相對便宜價出手。
這樣機械化的動作重複做,數年的紀律存股後,
每年可領 100 多萬元股息。
而且持續存股,股息年年長大中。
每月 10 分鐘 輕鬆追蹤持股狀況
工作要不斷拼命,才會不斷有收入;
投資則是發狠好好研究一次,
然後每月花 10 分鐘看一下營收,
每季花 30 分鐘讀一下季報,確認幾個數字,
如此,股子、股息便年年來報到。
雖然都是與財務報表打交道,
但是,心情不同,結果更是大不同。
而以上兩種狀態,
現任英業會計師事務所呂欣諄會計師都經歷過。
5 年級生的呂欣諄,
身上帶著工作就應該奮鬥向上的基因,
所以學校畢業沒多久、
進入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擔任查帳員後,
對於每天工作 16 小時,然後每 3 個月,
當上市櫃公司按規定要公告財報時,
必須花 2 ∼3 天時間黏在辦公椅上,不睡覺、
不盥洗的在截止日前出具報告的生活型態,
完全不以為意。
使命必達的瘋狂工作
3 天不闔眼不以為意
「那幾天不只是熬夜,腦子還得一直轉啊轉的,
因為只要財報中有資料出問題,就必須找線索,
反正一定要把數字完整拼湊起來,其實相當耗神。」
回想那段工作負擔極其沉重的歲月,呂欣諄淡淡的說,
那個年代,大家不太會喊「累」,
反倒是在思索如何努力符合老闆的期待,
如何拼出點實績。
「還記得一天晚上 7、8 點,
同組同事的媽媽忽然衝進辦公室,歇斯底里的找女兒,
然後咆哮著說:『沒有人像你們一樣工作這麼瘋狂的。』
結果辦公室所有的人,
都只是靜默的望著那位母親,之後,
繼續埋首於財報中。」呂欣諄苦笑說:
「事務所的文化與氛圍,真的會讓人瘋狂的工作,
而不覺得自己瘋狂。」
母親的一句話 迎來改變的契機
黃金歲月全被綁在工作中,無暇思索對或錯,那時,
呂欣諄每月的薪水都會上繳一部分給母親「理財」,
「不是放定存,就是跟會。」
而把全副精神用在職場上的她,
根本沒有時間花錢,第一桶金在戮力工作下,
因此達成得很理所當然。
只是,無止境的工作,
終於在母親的一次問候後,嘎然劃下休止符。
「晚上 7 點多吧!那是 3 天沒回家的一個加班日,
媽媽知道我當天該回家了,話筒那一端傳來:
『今天會回家吧?』我答:『是啊!』
媽媽接著說:『妳的衣服我都幫妳洗好了。』」
眼見一個大女孩一連幾天都沒回家休息,
做媽媽的用幫忙洗衣服來表達關心,看似人之常情,
但這個關心卻讓呂欣諄的心中起了洶湧波濤,
「當時我有一個好強烈的感受:糟了,
我居然沒辦法生活自理,而要麻煩別人。」
接著湧上心頭的是:
「除了工作之外,我到底會什麼?」
放棄 150 萬年薪
贏回人生自主權
當發現自己是「空」的,當改變的念頭一出,
向來行動派的呂欣諄馬上遞出辭呈,
「我不要這樣的工作生態,決定自己出來執業。」
當時呂欣諄的年收入約 150 萬元,也算令人艷羨,
「但,那是用命拼來的。」她說得直白。
早在踏出校門沒多久,呂欣諄即考取會計師執照,
而大型事務所高質量的訓練,讓她足以獨當一面,
只是,與學姐合夥新創事業,可不如她所想像的:
努力就有成績。事實上,從員工變老闆,
呂欣諄幾乎是無縫接軌,別人認為她執行力驚人,
她則嘲諷說自己「夠傻」!
「如果讓我走到懸崖邊,我還是會跨步出去。」
創業初期零案源
晚上狂找兼差賺錢
過去呂欣諄感覺工作怎麼做都做不完,
自己開業才發現,原來工作還得自己找才有得做。
「白天我們在自己的辦公室扮演會計師,
天真的以為案源會從天上掉下來,
結果有長達近半年的時間,業務量是零。」
怎麼辦?樂觀的呂欣諄說,過去職場的訓練,
造就她一項無與倫比的能力,
「我最會的事就是加班啊!」
她開始翻閱報紙的分類廣告找工作,
打算晚上兼差賺點錢,
當見到「誠徵文書處理,論件計酬」的字樣,
就興奮的打電話去問,一輪嘗試之後,
她總算認清自己不適合「文書處理」的工作。
但是,開業後每一分每一秒投入的資金都在流失,
這個現實讓呂欣諄非常焦慮。
焦慮或者是一種「動力」,
加上時間變多,
「我的腦袋開始有空想其他事了」。
與「祖師爺」相會
獲得投資成功的利器
一天心血來潮,
她把塵封許久的財務分析教科書拿出來翻閱,
赫然發現原本學生時代只認為是「文字」的內容,
竟躍然紙上。
「這些文字有畫面、會舞動,是活的。」
呂欣諄興奮的陳述,
大家認為聖經、佛教經典才是真理,
其實這些教科書也是經典啊!
而她把所有寫教科書的學者一律尊為「祖師爺」。
「重讀」教科書截然不同的感悟,
讓呂欣諄「動」了起來,
她立馬打開電腦,
把所有大家認為枯燥不已的財務分析公式,
一一鍵入電腦中,什麼流動比率、速動比率、
股東權益報酬率⋯⋯
只要是教科書上有寫的,她全不放過。
勤跑號子拿公開說明書
土法煉鋼鍵資料
那個年代,網路資訊還不發達,上市櫃公司的財務報表,
並不是隨時能在網路上取得,所以,
當讀通了財務分析的內容、
將財務分析比率公式用電腦Excel 軟體建檔後,
她的下一個動作是:勤跑號子,
「只要券商櫃台上擺的公開說明書,
有幾本我拿幾本。」
有時候一次搜到 10 本公開說明書,晚上回家後,
呂欣諄會從聽過、比較有名氣的公司開始作業。
標準動作是,拿起公開說明書翻到財務報表頁面,
然後把相關數字一個個 key 到電腦上。
她花了無數個晚上,
以土法煉鋼、完全手動的方式鍵資料。最後,
再把手上所有公司的財務數字與教科書的標準一一做比對。
她所設定的投資策略是:
只要哪個公司的財務數字全數符合這些指標,
就進場投資。
比對之後,她發現其中兩家公司完美無瑕,
「沒有猶豫的,我就跳下去買了。」
以教科書的標準為標準
買鴻海賺到一間房
呂欣諄透露這兩家公司, 一是 鴻海(2317)、
一是 光寶科(2301), 結果光是鴻海這一檔股票,
讓她買了第一間房子、也買了車子,
更讓存款膨脹不少。
她笑著說:
「謝謝郭董(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送我房子、
車子和存款」。值得一提的是,
呂欣諄的財報選股法必須隨著季報的公布,
進一步更新,「一樣的步驟,
把所有相關的財務數字都鍵入電腦內,
看看是否繼續符合教科書的標準,如果是,
就擺著不動,或者繼續買進。」
數字不會騙人
她舉例,像光寶科在投資約 3 年後,
財務數字就有部分開始出現不吻合的現象,
因此沒有再繼續加碼投入,不過,也沒有果斷出場。
「但事實證明,教科書所列的標準既精準又犀利,
就像流動比率應該要大於 1,當見到小於 1 的情況,
就該避開,不要鐵齒。」呂欣諄多次體會,
數字會說話,只是很多時候都是自己沒有行動罷了!
相對光寶科,鴻海則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投資,
呂欣諄依稀記得,她是在 1996 年起陸續進場買進鴻海,
只要季報、年報一公布,她馬上會檢查相關財務數字,
由於一直吻合標準,所以她不斷投入資金,
直到 2000 年因為買了房子,需要現金,才把持股全數賣掉,
算一算,鴻海這檔股票讓她短短 4 年賺了約 5 倍。
(圖片來源:中華網)
投資還是要自己研究
然而,初入市場的成功經驗,有時候會成為絆腳石,
呂欣諄坦誠,買鴻海股票的大獲全勝,讓她過度膨脹,
以為自己很容易在股市中賺到錢。
「誰喜歡這麼累,一個個 key 數字做檢查?
所以有一段時間,下了班回家會打開電視,
看看投顧老師怎麼講,見他們頭頭是道的解說,
心動就行動了。」
結果在力晶(已下市)這檔股票上,
她栽了一個大跟斗。呂欣諄不諱言,
一味跟著投顧老師買股票,而沒有自己做功課,
曾讓她慘賠數百萬元。
當然,地雷也不是只有踩到一顆,
只是力晶讓她最刻骨銘心。她反省,
任何人提供的訊息可能都是出於善意,
重點在於自己需要花工夫研判,而對她來說,
「祖師爺」的話一定要聽,才能保平安。
以為從股市賺錢容易
不做功課栽了大跟斗
「買股票,每個人都只想要獲利,
但常常忘了最重要的『保本』,
而根據財務分析教科書的標準買股票,
我不敢說一定會獲利,但起碼能保本。」
呂欣諄自信的說,跟著祖師爺的腳步前進股市,
不會畏懼。她分享一次本來懊惱的投資,
最後卻讓她大賺 3 倍的故事。
那是一位朋友推薦的標的,
一開始她是抱著「聽明牌」的心態,
所以根本沒去確認公司的財報,
1 年之後這檔股票股價動也沒動,
才讓她開始「急」了。
「我很自責的是,怎麼會去聽信一個從來沒有做投資、
也不懂投資的朋友的話,基本上,
這樣的投資邏輯就是個大錯誤。」等她回神之後,
她馬上用祖師爺教的方法確認該公司財報,
「讓人有點意外的是,所有指標都吻合,
所以我擺著不動。」
而最後持有這檔股票近 3 年,賺了 3 倍。
「祖師爺」已將賺錢招式都交給我們了
「朋友的出發點是好意,卻曾經被我質疑,
如果我沒有回歸自己的投資邏輯,去檢查財報,
大概會賣掉這檔好股票。」數次的股海浮沉,
讓呂欣諄見識到「教科書」的力量,
「很多人以為財務報表看不出東西來,
以為教科書沒有用,其實那是寶啊!」
「我就是遵守祖師爺的要求,
紀律的做,更何況祖師爺的東西,
用在市場上綽綽有餘。」
熟讀財報務報表
股市大賺並不難
【提醒:本文觀點僅供參考,投資人請自行判斷並謹慎評估風險。】
不論你是投資新手還是高手🔥
現在加入好友
獲得股市、財經最新消息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