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從小到大,不管是求學還是職場,
為什麼總是有人的人緣特別好?
他不一定是什麼都答應的老好人,
也不一定是能力最強的風雲人物,
但就是很有存在感,大家都喜歡依賴他。
如果你不是這種人,
要怎麼做才能變得人見人愛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不著痕跡的貼心 最高竿
學會默默「看人臉色」!
想像一下,在有客戶的飯局上,你會:
A. 拚命幫對方夾菜,盤子上疊滿「必吃」餐點;
B. 看見對方杯子空了,主動詢問是否要加點。
兩者的差別,前者是「自以為是的貼心」,
後者卻是「自然有禮的貼心」,
給人的感受大不相同。
你認為必吃的菜色,不見得對方也喜歡,
但他卻只能「忍受」你的好意,
實在很難為你加分。
相反地,當你懂得察言觀色,
隨時隨地比別人早一步採取行動,
就能帶來良好的人際關係。
例如,與其告訴加班中的同事「辛苦了」,
不如主動遞上一杯熱咖啡;
看似不經意的舉動,
才能讓人留下「你好貼心」的好印象。
">)
一旦講話的方式對了
就沒有人忍心 拒絕幫你
當有人想請你幫忙,和你約碰面:
A. 「可不可以約在東區?我比較方便。」
B. 「跟你約在哪裡?以你方便為主。」
你會接受哪個人的請託呢?
毫無疑問是第2個。
請託方式高明的人會讓被拜託的人,
產生「要設法挪出時間來幫你」的想法;
反之,會讓人覺得:難道要我配合你?
此外,當你需要請人幫忙時,
與其打電話叫人來找你,
不妨直接走到對方座位,展現誠意。
尤其是主管,雖然把屬下叫到座位沒什麼不合理,
但親自走一遭,一定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直接開口說「不」
比虛偽的「假裝」更禮貌!
當你有個不想參加的邀約時,會怎麼拒絕:
A.「不好意思最近比較忙,其實我很想去。」
B.「不巧那天要出差,抽不出空。」
兩種回答聽起來似乎都行得通,
因為按照以往經驗,
總覺得拒絕時不用說得太詳細,
也不好意思把話說得太絕,
留點餘地比較好做人,
事實是,模稜兩可的態度反而讓人困擾!
當你確實不想去、不想做某件事,
就提出具體的行動或說出具體內容,
聽起來比較不像在敷衍,
也省得對方揣測你的實際意願。
換句話說,該拒絕的時候清楚說「No」,
比較不會破壞以後的關係。
要在職場上成功生存,
靠的就是兩個字:貼心。
把握這3個原則,
利用各種貼心小技巧,
就可以贏得老闆和同事的信任!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