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姜朝鳳宗族)
許多有購屋需求的人,最常問的問題是:
「房地產好像已經到了高點,還可以買嗎?」
在猶豫不決之餘,房價卻愈等愈高,購屋越是遙不可及。
許多房市專家建議,如果有自住需求,早買晚買都要買,
挑對時機不如挑對房子,因為不管在什麼時機,
都有機會用合理的價格買到優質的房子。
以下是買屋時機的四個考量點,
可供正在考慮買屋的你參考: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一、頭期款到位的時間
購屋時需要評估自己的財務狀況,
包含頭期款和每月收入狀況,尤其是頭期款。
如果你的頭期款是來自於年終獎金,或是家人資助,
不妨將資金的時效性列入考量。
例如,如果你一向「充分地」量入為出
(就是:有多少,花多少),
而不妨將年終獎金設定為買房的頭期款,
把握機會密集看屋,以頭期款來存房子。
如果頭期款有很大的部分來自家人的資助,
那家人是否可能將此資金移作他用而影響你之後買屋的計畫,
這也是購屋時要考量的時機點之一喔!
二、房價的走勢
由於房價居高不下,不少人擔心現在買屋,
正好買在高點,對房價走勢持觀望態度。
影響房地產價格的因素非常複雜,
可以因為政治、經濟或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而產生波動,
不過,撇除市場炒作的因素之外,
大致上房地產和其他商品一樣,
都是由市場的供給與需求情形決定價格。
房地產的供需狀況可以從建案的銷售率
和剩餘空屋率來做一個客觀的衡量標準,
銷售率高或空屋率低表示目前市場上交易頻繁,
供給仍小於需求,房價有上漲空間,反之,
當銷售率低或空屋率高,表示供過於求,
房價可能會下降。另外,當國內總體經濟發展活絡時,
消費者會賺取到更多的收入來刺激消費市場,
閒置資金增加,房價就有機會上升。
利率的高低也會影響民眾購屋的意願,
當利率下降,購屋的資金成本也會下降,
購屋需求就會提高,房價也跟著提高,
反之,當利率升高時,消費者購屋的成本也上升,
會大大降低消費者在高利率時代購屋的意願,
房價自然下跌。
三、利息和房貸額度情況
前面提到,利率的高低會影響民眾購屋的意願,
當然,也影響了「你」的購屋意願囉!
我們建議每月房貸 (本+利每月攤還金額)
不要超過每月所得的1/3,當利息低時,
購屋的資金成本較低,貸款的壓力較輕,
較適合買房,如有機會使用政府提供的購屋優惠貸款,
每月負擔的利息部分也會降低不少 (可參考【政府優惠房貸參考】)。
此外,如果你最近半年或去年的收入特別好,
加上個人信用良好,也很適合把握機會買房子,
因為貸款時會參考過去半年或去年的收入情況,
影響利率和可貸額度,也可以壓低購屋成本喔!
(可參考【如何成為銀行眼中的A級客戶】)
四、不買房子的替代成本
如果不買房子,是跟家人自住還是需要另外租屋?
假如您每個月付出的房租費用
已經和每月的貸款利息差不多或甚至超過時,
其實您就可以考慮買房子了。
評估完買屋時機後,
不要忘了幫自己保留一些時間好好看屋喔!
建議想買房子的人,將尋屋時間表預留半年到1年,
才有足夠的時間多比較。許多房產專家甚至建議,
最好看過20到50間房子之後再開始購買。
快速結論:
平心而論,台灣地少人稠,在腹地較大的區域(如郊區),
排除市場炒作的因素,房地產價格相對較於穩定,
波動較小;而在寸土寸金的都會區(如台北市),
由於腹地小,需求多,所以即使短期有波動,
只要購買的價格合理,以中長期來看,
還是有增值的空間。如同本文開宗明義說的,
不管在什麼時機,都有機會用合理的價格買到優質的房子。
房市雖然不好,但 ...
祝大家都能順利買到夢想中的家!
歡迎按讚:
CMoney理財寶 Line官方帳號:
搶先訂閱 最新理財訊息,
歡迎 加我們為好友 喔 ~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