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財務自由
不再只是夢想
「財務自由」是所有人的夢想
只是,這個夢想有人提早到站
有人一輩子苦追不到
大家都好奇
40 歲前就達到財務自由的
Jeremy 和 Winnie 夫妻
他們到站的祕密是什麼
「想要有效提早退休,是靠收入」
知名財經專家蕭世斌想都沒想
就直接點出大家想要一探究竟的「祕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本金大才能見識理財威力
發現當中的祕密了吧
不是報酬率多寡、也不是時間長短
關鍵只有一個,那就是「本金」大小
40 歲才開始認真學理財的蕭世斌體悟最深
他說,還好過去很會「存」
本金夠大,之後認真「理財」
才有辦法發揮乘數效果
當很多人把焦點擺在「報酬率多寡」
拼命找尋年賺 10%、20% 的工具與策略
努力打聽哪一檔股票最有機會狂飆時
其實都忽略了手中資產的增值是由
P(價格)與 Q(數量)兩者共同決定
而不是僅由 P 做主
本金要怎麼放大
這是早已公諸於世的祕密
唯存錢是也!
設定大目標
讓動機激發儲蓄力
沒有目標,就沒有強烈的動機
沒有動機,就會覺得計畫不重要
當然無法紀律執行存錢行動
認證理財規畫顧問黃柏仁強調
存錢的起始點是「目標」
就拿 Jeremy 和 Winnie 夫妻來說
他們的目標再明確不過
就是要提早退休
成為全世界走透透的背包客
而且「提早退休」的時間表訂定得很清楚
「5 年前我們就說好,再工作 3 年便出發」
刻在心板上的目標
讓他們存錢的動機相當強烈
所以能存下收入的 70%
賺越多、花越多
升級生活享受是存錢大敵
「賣了美國的房子,搬進 1 房的小公寓
賣了車,不管到哪哩
不是步行就是搭大眾運輸工具
算一算,10 年來的無車生活
光是交通費、油錢和保險費用
就節省了大約 10 萬美金」
Winnie 提到往目標前進生活的改變
確實需要「學習」,但正是這樣學習節約生活
才能存下 70% 以上的收入
所以,學一大堆存錢方法
都不如有個明確的目標來得重要
存錢其實與減肥或戒菸一樣
再多的方法,都不如自己的「一念之間」
以及能夠持續下去的意志力
準備一把剪刀、一個信封袋
讓當月花用的錢「卡卡」
那如果就是意志力薄弱,該如何是好
「乾脆買儲蓄險,或者靠自動化轉帳
只要一領到薪水,就把錢轉到其他帳戶
並且最好這個帳戶不辦金融卡
反正想辦法把領錢變得很不方便
這樣就能強迫儲蓄了」黃柏仁建議
之後,準備一個信封
把當月可自由動用的金額
全部放在信封袋裡
當口袋的錢花光
只能從信封袋拿錢
這時候一定會看到鈔票還剩幾張
這樣花錢就會謹慎多了
往 50% 儲蓄率努力邁進
活到老有錢到老
至於儲蓄率該是多少
最有機會活到老、有錢到老
黃柏仁說明,以人生線軸來看
若從 25 歲工作到 65 歲
之後退休活到 85 歲
也就是工作時間 40年、退休生活20年
「用過往的儲蓄過 20 年
我認為 50% 的儲蓄率
可以讓你在退休時有很高的安全邊際」
現在就回頭檢視自己的儲蓄力
如果 70% 肯定做不到、50% 有困難
那起碼也要從台灣約 30% 的儲蓄率做起吧!
然後,隨著收入越高
記得,升級存款而不是升級生活享受
這樣儲蓄率絕對可以步步高升
想賺錢
更要學會存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更多勵志人心的故事 ...
推薦這本《Money錢》2016年10月號第111期 給你
文章來源:Money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