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人的一生兩個最大的財富是:你的才華和你的時間。
才華越來越多,但是時間越來越少,
我們的一生可以說是用時間來換取才華。
如果一天天過去了,我們的時間少了,
而才華沒有增加,那就是虛度了時光。
所以,我們必須節省時間,有效率地使用時間。
如何有效率地利用時間呢?
我有下面幾個建議...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不要成為「緊急」的奴隸
事分輕重緩急,
這裡面的「重」和「急」是不一樣的。
「準備明天的考試」是「急事」,
而「培養自己的積極性」是「重要事」。
人的慣性是先做最緊急的事,
但往往因為這麼做而致使重要的事被荒廢。
大部分緊急的事情其實是並不重要的,
而許多重要的事情並不緊急。
因此,
不要把全部的時間
都去做那些看起來「緊急」的事情,
一定要留一些時間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比如打好知識基礎,學習做人等等。
每天管理時間的一種方法是
早上立定今天要做的緊急事和重要事,
睡前回顧這一天有沒有做到兩者的平衡。
分清楚「必須做」的事和「不必須做」的事
做到「足夠好就好」的事和「足夠好仍不夠好」的事。
有那麼多的「緊急事」和「重要事」,
想把每件都做到最好是不實際的。
「足夠好仍不夠好」的事要做到最好,
但是「足夠好就好」的事儘力而為就可。
建議你用良好的態度和胸懷
接受那些你不能改變的事情,
多關注那些你能夠改變的事情。
一定要把必須做的事做好。
這是一種基本的責任心。
以終為始,做一個長期的藍圖規劃,
一步一步地向你的目標邁進,
這樣,你就能一步步地看到進展,
就會更有動力、更自信地繼續做下去。
時間管理與目標設定、
目標執行具有相輔相成的關係,
時間管理與目標管理是不可分的。
每個小目標的完成,
會讓你清楚地知道你與大目標的遠近,
你每日的行動承諾是你的壓力和激勵,
而且行動承諾都必須結合你的長遠目標。
所以,要想有計劃地工作和生活,
需要你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知道你的時間是如何花掉的。
有的年輕人會說自己「沒有時間學習」,
其實,換個說法就是「學習沒有被排上優先順序次序」。
曾經有一個教學生做時間管理的老師,
他上課時帶來兩個大玻璃缸和一堆大小不一的石頭。
他做了一個實驗,
在其中一個玻璃缸中先把小石、砂倒進去,
最後大石頭就放不下了。
而另一個玻璃缸中先放大石頭,
其它小石和砂卻可以慢慢滲入。
他以此為比喻說:
「時間管理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優先順序,若顛倒順序,
一堆瑣事佔滿了時間,重要的事情就沒有空位了。」
運用80%—20%原則。人如果利用最高效的時間,
只要20%的投入就能產生80%的效率。
相對來說,如果使用最低效的時間,
80%的時間投入只能產生20%效率。
一天頭腦最清楚的時候,
應該放在最需要專心的工作上。
與朋友、家人在一起的時間,
相對來說,不需要頭腦那麼清楚。
所以,我們要把握一天中20%的最高效時間
專門用於最困難的科目和最需要思考的學習上。
許多同學喜歡熬夜,但是晚睡會傷身,
所以還是盡量早睡早起。
最好激勵自己、讓自己做得更多,
從而發揮自己潛力的秘訣就是:
做你真正感興趣、與自己人生目標一致的事情。
我發現我的「生產力」和我的「興趣」有著直接的關係,
而且這種關係還不是單純的線性關係。
如果面對我沒有興趣的事情,
我可能會花掉40%的時間,
但只能產生20%的效果;
如果遇到我感興趣的事情,
我可能會花100%的時間而得到200%的效果。
一天工作16小時,
那是我以前讀博士時所經歷的事情,
現在除非偶爾有特殊事件,我不會這麼拚命地工作。
年輕時拚命工作或許沒有太大關係,
但是必須注意身體健康,包括飲食和鍛煉身體。
要注意生物時鐘的運行規律,
按時作息,勞逸結合,
才能在學習時有最好的生理狀態,
而不要擔心「時間不夠」而總是熬夜。
熬夜工作的時間效率相當低,而且會傷身。
要在工作上奮發圖強,身體健康固然重要,
但是真正能改變你的狀態的關鍵
是心理而不是生理上的問題。
真正地投入到你的工作中,
你需要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渴望、一種意志。
用12個角色形象 打造有型品牌
想跟 NIKE、可口可樂 一樣成為經典品牌?
「1堂課」 讓你創造出 屬於自己的經典
→→→ 10/29 (六) 【名額有限,點我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