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蘇絢慧
平衡的關係
可以剛強,也可以脆弱
除非你願意承認自己內在的渴望,
也承認自己真實的需要,
那麼,在關係裡懂得愛護你的人,才可能存在。
雖然在親密關係裡相處,
有照顧的成分,
但這一份照顧,是相互的照顧、相互的支持,
而不是一方必須永不停歇的擔任「照顧者」,
另一方只要一直擔任「受照顧者」。
繼續看下去......
都有「照顧能力」的兩人,
才能是真正懂得照顧「關係」的人。
當你真正的願意體驗被照顧、接受被關懷了,
你也才可能在關係中,
感受及享受被照顧的幸福及滿足。
你的付出及獲得,
才不會永無止境的失衡。
容許自己能經歷自己的脆弱,
容許自己能接受靠近及撫慰;不
讓關係只剩下照顧和逞強,
而是有真實的靠近、相互的支持及分擔。
讓關係中的兩人都因關係的存在,
而經驗了自己的脆弱,
也經驗了自己的剛強。
【照顧型偽愛關係檢測】
對於關係,
是真實交流的愛?還是習慣性的依賴?
對於「強大的照顧者」,
問自己以下的五個問題:
1.在這段關係中,
你有你的需求和渴望,卻從來開不了口嗎?
2.在這段關係中,
你常常認為自己沒有照顧對方,
就會產生罪惡感及不安感嗎?
3.在這段關係中,你總是認為,
你有責任要讓對方的生命「翻轉」或「改善」嗎?
4.在這段關係中,
你感覺自己常常是處於「照顧對方」,
而失去自己的狀態嗎?
5.在這段關係中,
你只剩下壓力和永無止境的疲憊感覺,
卻感受不到平衡的關愛嗎?
自我心理增強
照顧者,
是源自於在原生家庭學得的角色及責任,
也是習慣維繫關係的方法。
如果你總是照顧者,只會 混淆、混亂...
但建立親密關係時,
若還是以照顧者自居,
以堅毅形象來承擔另一人的生命責任,
則兩人的生命課題必然混淆,
雙方的個體界線也將混亂,
從而產生情緒混淆
(分不清楚什麼是我的、什麼是對方的),
在關係裡,
兩人皆無法得到滋養性的成長。
除了自認無法卸下照顧責任外,
在關係中,
也很難真正經歷到親密感和安心感。
本文 擷取自:
《親愛的,其實那不是愛:勇敢放手,走向愛》
更多詳細內容在這本書中,推薦給大家!
此文為 CMoney 編輯群 精選好書分享 ,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