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用「印花」 賦予傳統「新意象」
說到「印花樂」,
不少人會聯想到
用「八哥」和「老瓷磚」的圖案來設計的布料
印花樂總是用傳統圖案 搭配新穎花色
這種賦予傳統新意象的品牌
很難想像是由 3位 7年級生一手打造
3位專攻美術的女生
對經營、行銷毫無概念
是如何讓「印花樂」漸漸打開知名度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參加計劃,拿到 35萬創業基金
卻沒把「創業」放在人生計畫裡
邱瓊玉和兩位高中的好姊妹:小花、Ama
在大學時一起參加「創業育成計畫」
她們用一份
「以台灣元素為靈感的花布設計品牌」的企劃案
獲得 35萬的創業基金
拿到這筆基金後
讓她們開始考慮「創業」
原先只打算一起開工作室
等到有了更多社會歷練後
再出來創業,
但最後影響她們決定的,
不是「創業基金」,而是「年輕」
當時輔導他們的顧問,說了一番話:
「為什麼不從現在開始?
你現在是一個大學畢業、剛工作幾年的人
沒什麼好失去,因為你沒有擁有什麼!」
因為「年輕」,什麼都沒有
才能毫無顧忌
沒有家庭需要擔心、
沒有打拼到一半的事業需煩惱
就算創業失敗了 也沒失去什麼
但等到 30、40歲再來創業,
你可能就會害怕失去,
你有一些小小的資產、家庭的期待、
或是對工作上有自己的想法,
可能會很害怕做出這個決定。
聽到顧問的這番話
邱瓊玉和兩個朋友,才下定決心
她說:「那個時候我們想說,也是,
兩手空空,那我們就來創業吧!」
台灣沒有好的「圖案設計」
只能做 紡織業代工…
創業之後,她們才發現
紡織業在台灣曾經非常興盛
台灣有很好的技術,卻只能當代工
邱瓊玉認為,接下來的這個世代,
台灣應該發展自己的品牌
希望能有設計師,用圖案 說台灣的語言
「台灣是華人市場,很重要的文化代表,
卻沒有能代表台灣的顏色或圖像,
讓人一眼看到 就想到台灣。」
所以,她們設計的產品
帶有強烈的本土意象
像是老屋的鐵花窗、瓷磚
和瀕臨絕種的台灣八哥
設計這些圖案,除了延續文化,
更是替這些傳統文化尋找新的出路
規模越做越大
就算「賠錢」也不怕!
「我們到現在都在賠錢!
2014年收支打平,其他時候都在賠錢,」
雖然是在說「賠錢」這種嚴重的事
邱瓊玉卻面帶笑容
因為賠錢的原因是「成長」
「每一年營業額 都是用倍數在放大,
但投入的錢 也是用倍數在放大。」
雖然這樣說,但邱瓊玉坦言
創業者的解決問題能力必須非常好
且心臟要夠大顆
「每天都在擔心
明天錢燒光了怎麼辦?」
而且問題一出現,就要馬上解決
就算跌倒了,也沒時間喊痛
創業,打開她們的眼界
學會「創作」以外的事
台灣的紡織業已逐漸在沒落
除了製造商問題之外,
還有大大小小的經營問題。
對她們來說,靈感俯拾即是
「創作」是生活的一部份,但「創業」…
只要談到錢,她們就頭痛
對除了創作以外的事物一竅不通
就要面對每個月固定開銷的壓力
迫使她們認真思考金錢運用
邱瓊玉笑著說
以前什麼都不懂
營業稅、財務報表 全都霧煞煞
但現在,已經會用報表來分析資訊了
「眼界變得比較開闊,在處理事情時,
也比較有邏輯去面對,比較有方法去解決。」
實際走過一遭後,
邱瓊玉深刻地體會到創業的辛苦:
不再有上下班時間
甚至 24小時都在想工作的事
必須有很大的決心跟很好的體力
也必須非常喜歡和認同自己做的事
最後,她說:
「年輕,是你最大的本錢,
也是你唯一擁有的,所以不要害怕開始。
不用害怕自己沒有資源,就是去做!」
未來,她希望有更多的印花樂出現
讓台灣的紡織業可以繼續前進、轉型
脫離代工,有更多台灣自有品牌!
聽了印花樂的故事,再想想自己的人生觀
雖然還「年輕」,但在面對人生選擇題時
卻總是膽小害怕,只怕做錯了選擇
讓人生多繞好遠的路
因為這樣的心境
我更佩服邱瓊玉、小花和Emma
毅然決然辭掉工作
投入未知的領域,是多麼需要勇氣的事!
而我一開始會喜歡上印花樂
就是這些富有台灣文化的圖案吸引著我
這些圖案,彷彿在說一段台灣的故事
這些即將被時間淘汰的老舊記憶,
原來做成印花,別有一番風味。
「年輕,是你最大的本錢,」
在這次訪談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
就是這句話…
「不用害怕自己沒有資源,就是去做!」
是阿,還年輕,再多的挑戰,都不要怕!
最後,幫印花樂按個讚,
幫這三個 努力改變台灣的女孩加油!
【我的人生 我的選擇】邱瓊玉 影片專訪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整理新聞撰寫
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