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岡田尊司
身為內科女醫師而活躍在職場上的真希子,
幾年前就開始對外科醫師的丈夫感到強烈失望。
近來,打從生理上的厭惡與憎恨更是大增,
她開始認真地思考是否要與丈夫離婚一事。
夫妻兩人都是醫師,
社會地位及收入都無可挑剔,
但她對丈夫的一言一行卻是無法再忍耐
但看到孩子的模樣,
真希子無法輕易跨出離婚這一步,
但她覺得身心都達到了臨界點。
剛結婚時,她以為自己找到了理想伴侶,
心中滿滿的幸福,
為什麼現在會變得這樣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真希子從小面對
母親的壓力...
真希子雖然是在世俗眼中
看起來環境優渥的家庭下成長,
但她的家庭環境其實相當地糟。
她的母親精神很不穩定,
不僅無法從家事或育兒中得到成就感,
不成熟的母親,在她面前常常嘆氣
或是對她表達在家受到的委屈。
然而,即使她為了母親這麼竭心盡力,
在真希子上了大學,離開家裡的時候,
母親卻唾罵真希子
只顧追求自己的幸福而拋棄了她。
真希子再也無法忍耐母親及家裡的束縛,
選擇進入離家遙遠的大學醫學系。
然而,正彰卻來自醫生家庭!
擔任實習醫生時,
她認識了在大學醫院服務的正彰。
正彰的父親是個自行開業的醫生,
是被當作少爺般撫養長大的菁英。
他和真希子可說是不同世界,
在得天獨厚的家庭環境下長大。
2人不同的個性,
吸引著彼此...
兩人認識一個月後,
正彰就向家人介紹了真希子。
在正彰出色的雙親前感到畏怯的同時,
真希子很訝異世上竟然有人出生在這麼好的家庭,
真希子驚訝於正彰和自身境遇的南轅北轍,
同時也深深被吸引。
這簡直就是夢寐以求的理想家庭。
但是,像自己這樣來自一個不穩定家庭的人,
真的能成為正彰的妻子嗎?
她結婚後,一頭栽進家庭,
放棄了最愛的工作...
實習結束後,兩人立刻步上紅毯。
婚後也很快地懷了第一個孩子。
真希子立刻走入家庭,
接下來的好幾年心思都放在養育兒女上。
丈夫則是一頭栽入工作,
真希子無法依賴娘家母親,
帶孩子又是辛苦的事。
無法從事最愛的醫師工作,
雖然讓她有一絲焦慮與不安,
但當時還算幸福吧?
但丈夫總是以自我為中心,
很容易就動怒
真希子日復一日地忙於操持家務,
她不知道長久下去會怎樣,
因為也擔心離開工作崗位太久,
所以她把孩子寄在托兒所,重回職場,
結果,真希子的負擔日益加重
丈夫把平日的不滿發洩到妻子身上,
一再地對她大發脾氣。
不過,當時的真希子每次遭到丈夫的責罵後,
總是自責不夠努力,她認為自己有缺陷。
愧疚地向丈夫賠不是,對丈夫唯命是從。
自己是為了什麼忍耐
為了什麼要迎合丈夫?
看著丈夫的臭臉度日,
設法取悅討好的日子就這麼過了好幾年。
她對這樣的狀況心生疑問,
是在孩子開始拒絕上學的時候,
不論真希子怎麼忍耐、奉獻一切,
孩子卻連學校都不願意去。
她不禁重新思考:
究竟自己的人生是出了什麼錯?
她開始搞不清楚自己是為了什麼忍耐,
為了什麼要迎合丈夫?
現在她只是為了孩子才留在這個家。
真希子想要突破現況的心情,
與該不該把孩子從父親身邊奪走的牽腸掛肚,
讓她飽嚐身心都要被撕裂般的痛苦。
為「自戀」障礙而奮戰
這個案例的兩人,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呢?
從依附典型的觀點來看,
這個案例也可以歸類成在不穩定環境下成長,
缺乏自信,希望得到更多愛與認同的妻子,
以及缺乏體貼,把妻子當作私有物般控制,
在感情層面上疏於與妻子溝通的
逃避型依附的丈夫。
其中還有一個大課題糾纏住他們。
那就是自戀的問題。
對現代人而言,
滿足自戀的部分占了極大的比重。
即使談到現代人的愛情或夫婦的關係,
也無法避免自戀的問題。
把對方理想化,
滿足自戀的崇拜者
最典型的是某一方單方面地把對方理想化,
被理想化的一方,
以君臨天下的態度對待崇拜自己的人,
兩人基於滿足自我表現慾
及自以為萬能的迫力而結合成伴侶。
一方是沉醉於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偶像;
另一方則是得到
把自己當神一般膜拜的崇拜者,
雙方各自滿足了自戀。
這樣的關係,
雖然會因理想化及持續的崇拜而維持著,
但也會隨著現實而幻滅,
或是理想破裂面臨失敗的命運。
可以想見這對夫妻,正是發生這樣的狀況。
雖然丈夫是在環境優渥、獨立
開業醫師的家庭中長大,
但母親的關愛集中於繼承家業的哥哥身上,
在家中的地位有如影子般的零存在感。
為了彌補這樣的抑鬱,
受到病態的自戀心理滋養茁壯,
產生過度自信及不可一世的態度。
另一方面,
真希子則是在不安定的家庭環境下長大,
她對於這樣的出身有強烈的自卑感。
只擁有微小自戀的人,
將憧憬及尊敬的對象理想化,
把對方視作救世主。
有了小孩後,關心被轉移
丈夫卻反而將妻子關在家裡...
當妻子把關心及能量轉向孩子時,
妻子就不再只是唯一的崇拜者及奉獻者,
自戀心態強烈的丈夫因為時常被忽視而憤怒。
然而,丈夫巧妙地擺脫這樣的困境。
以孩子為藉口,要妻子對工作斷了念頭,
成功地把妻子關在家裡。
結果丈夫因為經濟上比妻子占優勢,
因此能避免妻子的關注及能量被工作奪走。
開始變得奇怪,是妻子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
無法再竭心盡力照顧丈夫的時候,
妻子忙得不可開交,工作結束回到家,
便立刻準備晚飯,無暇顧及丈夫。
如果是一個體貼的丈夫,
應該會了解妻子的辛勞,協助妻子的家事。
然而,強烈自戀的丈夫,卻因為自己被漠視而憤怒。
遇到困難時,丈夫不體諒
反而一再的責難她...
別說是體貼妻子了,
甚至對妻子發出怨言,經常責備她。
責備妻子成了常態以後,
丈夫開始以工作壓力為藉口,遷怒妻子。
當真希子因為兒子拒絕上學而困擾時,
丈夫不給她任何援助,只是一味地責難,
使她對丈夫深深地失望。事態從此逆轉。
過去一再忍耐,不斷被傷害的真希子,
自戀的情緒爆發,開始產生反彈。
如今被怒氣帶著走的人反而是真希子。
丈夫對於妻子的反擊惱羞成怒
理想化的魔法解除,剩下的只是任性自私,
只知道逞強,毫無魅力可言,
令人唾棄的中年男子。
病態自戀:無法體諒他人,
強加自己的 價值觀給別人
陷於病態自戀的狀況時,
不僅無法慰藉他人、體貼他人,
甚至一心只想讓自己占上風而操控權力,
連面對伴侶也是如此,
希望表達自己才是對的,自己比較聰明。
因為只有對方承認自己傑出,
自己比對方優秀,他才能認同自我。
病態自戀的表現,有時不是比對方占上風,
而是將自己的規則或價值觀強加在對方身上。
在控制下長大的人,不是因為體貼,
而是基於嚴格的想法試圖控制對方
藉由讓對方遵從自己的規則,
產生與優越感同樣的滿足。
企圖支配、控制對方
漠視伴侶
這又形成對自我的束縛,
企圖支配、控制對方,
強迫對方接受自己才正確的規則。
不論是自己占上風,
或是勉強對方接受自己做法和價值觀,
都是漠視對方的心情,缺乏體貼,
因為自戀而角逐的一場戰爭,
沒有將家庭作為分享情感、
互相協助的場所,只當作霸權爭奪戰的場所。
這場戰爭的結果 不論勝負,
都得不到想要的 體貼與關愛
單方面地崇拜,
或是基於義務而接受對方的控制或支配時,
雖然也能建立某種關係,
但總有一天會產生疑問
覺得對方不斷地扼殺自己,
當試圖重新找回自我時,
便會產生反彈與衝突摩擦。
但這也可以說是找回自我時必經的歷程吧?
將「規則」或「價值觀」強加在對方身上,
永遠無法得到,渴望的體貼與關愛~
更多婚姻好文,推薦給你
- 「想吃拉麵,也得先問小孩要不要吃...」一位家庭主婦的心聲:對於婚姻,我好像快枯竭了
- 伴侶之間,沒有不適合,只有「磨合」!關於愛,我們必須學會的 2件事
- 沒有 不孝順的媳婦,只有 不懂事的兒子!呂秋遠 衷心建議所有男人:「媽媽念老婆時,千萬不要轉達」
- 不是離婚,而是從婚姻畢業!婚姻新形式「卒婚」:保持關係、分開生活、追尋理想
- 結婚到底是要找陪你熬夜、還是勸你早睡的人呢?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知道了...
本文擷取自:《夫妻這種病》
作者: 岡田尊司 出版社:三采文化
更多詳細內容在這本書中,推薦給大家!
(圖/shutter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