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大企業紛紛改變思維,我們還在用「台式責任制」苛求員工?

《換日線》

《換日線》

  • 2016-08-02 10:54
  • 更新:2018-07-17 09:18

當中國大企業紛紛改變思維,我們還在用「台式責任制」苛求員工?

(圖/shutterstock)

 

作者:圭大

轉載自換日線

 

時代在變,人心在變,

「責任制優惠券」即將過期,

人才散場前,企業還有機會!

奮起吧!主管、老闆們!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新時代來臨,大企業改變思維

人才漸漸「覺醒」

自 1984 年的「大陸企業元年」至今,

不長不短的三十餘個年頭,

在巨量人口數的加持下,

「量變真的會帶來質變」

(單大上海常住人口約莫是台灣人口總數),

現在的大陸,

看的到很多台灣曾走過的經濟與管理發展之路,

同時也有許多極有中國特色的

「大國思維」值得台灣借鑑。

從許多層面,台灣是大陸的一面鏡子,

反之亦然。

 

我們從三個現象,

看大陸人才如何從「覺醒」到「跳脫」,

用以反思台灣「責任制」的積極意義與失效運用。

 

 

1. 八O、九O 年代,

許多大陸管理者熟悉的管理金句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

這話強調管理者的重要性,

這是工業時代泰勒科學管理的思路與範式:

企業要員工的一雙手而不要腦,

員工是齒輪,齒輪必須高效,

而高效運轉靠的是

企業或主管的良好設計與提供動力。

這個時期,員工的存活關鍵字是:

忠誠、聽話;

主管、老闆管理人的關鍵字是:

規劃、管控(權威)。

 

2. 後來,「當責」概念來了。

代表人物之一:

聯想集團柳傳志,

他在 2014 年的聯想 30 年內部演講提到:

「聯想提倡的是『發動機』(註一)文化」,

意思是每個個體都是有尊嚴的,

都有動力、都有思想,

都能負責的主動克服問題、完成任務。

這是對知識工作者的認可與要求。

這個時期,員工存活的關鍵字是:當責不讓;

主管、老闆管理人的關鍵字是:

信任、激發、授權。

 

3. 再後來,柳爺爺的「發動機文化」

發文遇到了強烈的批判。

批判來自一個 20 多歲的小夥子──

九O 後出生的「資深」網路觀察家,他表示:

「U 盤(註二)橫空出世,

『神馬』(註三)發動機、齒輪都是浮雲......

您老可千萬別讓我們當什麼發動機,

因為怎麼生存是我們自己的事」。

這是比任何年代都更快成熟的九O 後、

OO 後人才心聲,他們神馬都不缺。

這個時期,很難找到合適的關鍵字。

 

這三個現象,

看得到大陸人才的三種角色轉換,

從「齒輪─聽命行事者」、

到「發動機─覺醒者」、

再到「U盤─跳脫的自由者」,

為自己而活。

 

這是個多元並存的大時代,

三種角色不是一種替代關係,

它們同時存在於社會與企業當中。

 

 

借鏡大陸人才狀態,省思

台灣企業的「責任制優惠券」

當我們理解「聽命行事者─覺醒者─自由者」

三種角色後,

我們回看台式「責任制」,

明顯的問題有二:

 

1. 台式責任制是典型的

「掛羊頭賣狗肉」:

許多主管或企業舉著希望員工有想法、

負責任的「責任制」大旗,

但卻用權威、不信任的繩索制度鏈住員工。

明明把你當「齒輪」,

卻要你有「發動機」般的

自動自發與超人付出,

這是一種變態文化下的「責任制優惠券」,

不是常態,嚴格的說,是一種苛刻。

 

一旦員工真的醒了,成為「覺醒者」,

他將去尋找可以讓他

發揮動力的舞台或大發動機主管;

或者,他會自我放棄、重心放家庭,

然後配合演出,

以一種小齒輪的姿態,配合大齒輪們的戲碼。

 

即使現在的員工不覺醒,

一旦越來越多的九O 後、OO 後進入職場,

他們天然的「U 盤」風骨,

想插哪就插哪、想要做自己,

絕無法接受被苛扣,

到時「責任制優惠券」將徹底過期。

 

2. 理想的「責任制」

是給是給企業的一種要求、

不是一種藉口,然後才是給員工的一種選擇、

而非一種要求:

變相的責任制,

是一種「牛不喝水強按頭」的概念,

甚至成為企業懶散不管理、

不關注員工真實狀態的藉口,

所以勞方會有「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的控訴。

 

理想的責任制,是對老闆、對主管的要求。

企業應該思考的是:

我要如何才能讓員工成為積極正面、

當責的「覺醒者─發動機」

(能自己負責,有能力、有意願、

有擔當、超越預期)?

我該怎麼做?

我如何能讓員工與企業成為

「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甚至命運共同體」?

 

然後才是員工自己的選擇,

有些員工選擇當齒輪,

有些選擇想當發動機,

每個人都將找到他適合的企業,

這是種自然而然的市場機制。

 

 

Know-How 弄好管理的訣竅:

「責任制優惠券」將要過期,

那主管、老闆怎麼辦?

二個方向:

1. 徹底拋棄「責任制優惠券」

給人的一勞永逸「錯覺」

這是一種無效的管理方式,

隨著時間推移、世代交替,最終都將過期。

長期的苛刻、權威

會讓我們錯以為「一切在控制之中」,

但其實時代在變、環境在變、

對手在變、人心在變,

這樣的方式僅僅是繼續消耗

未充分發揮實力潛力的人才資本們,

等到企業發現時,為時已晚。

因此,老闆、主管們首先在心理上、經營理念上,

要先徹底拋棄對「責任制優惠券」的依賴。

 

2.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

打造相應之企業管理機制

每個行業、每家企業的型態、規模都不同,

越是依靠「知識工作者」的企業,

越不能以「齒輪」的人才假設

來打造企業管理機制,

知識工作者只有在「覺醒者」

甚至「自由者」的狀態,才會發揮的更好,

這類企業的管理機制設計必須更多著重:

較多的參與討論及決策、

更多的激發投入而非管理付出、

明確合理的權責、

更有挑戰性的任務或目標、

一定的自由度給予自主與尊嚴、

高誘因的財務與非財務回報等。

簡單的說,「把人當人看」,真心對待。

 

 

快奮起吧!主管、老闆們!

在來得及以前!

還擔心失控嗎?

那你又掉回老套路了,

以為非得權威、控制才能掌握,

再強調一次,那終將失效,

即使不失效,

那也只是一種「自以為在控制中」的錯覺罷了。

 

註一:發動機,中國用語:即引擎、馬達。

註二:U 盤,指隨身碟。

註三:神馬,等同「什麼」。

 

熱門文章:

本文獲 換日線 權轉載刊登,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編輯/ Susan )

 

享下班】粉絲團

立志成為 上班族的好朋友!

陪你度過每一個 辛苦(難熬)的工作時光~

上班前的543,下班後的幸福學,

幫我們「按個讚」,

一起 品味好文章、讓自己變更好!

《換日線》

《換日線》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 超過 40 個城市的 90 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 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 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 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換日線 Crossing 臉書官方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fref=t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 超過 40 個城市的 90 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 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 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 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換日線 Crossing 臉書官方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fr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