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曜親子館執行長、作家 梁旅珠 旅行,創造全家無價回憶

天下文化-未來 family

天下文化-未來 family

  • 2016-07-20 10:33
  • 更新:2018-07-17 09:30

明曜親子館執行長、作家  梁旅珠  旅行,創造全家無價回憶

(圖/shutterstock)

 

採訪‧文 │許耀雲‧彭漣漪‧楊上潔 攝影 │吳毅平

 

有人說,

成功幸福家庭的背後,

總有一位智慧的女人。

這句話套在

明曜百貨董事長夫人梁旅珠身上,

一點也不為過。

她現在的身分是明曜親子館執行長,

也是旅遊、親子書籍暢銷作家。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事實上,

頂著台大外文系高學歷、

才貌兼具的梁旅珠,

在嫁為人妻前,

曾主持過台灣

第一個自製旅遊節目《世界真奇妙》,

榮獲金鐘獎主持人;

26歲結婚,

婚後便淡出螢光幕,

在家當全職媽媽。

 

全職媽媽是給孩子最棒的禮物

曾有人問過她,

怎麼願意將青春大好時光貢獻家庭?

「小時候媽媽親自照顧,是我一輩子的禮物,」

若當初繼續打拚,

成就或許更高,

但能當全職媽媽,

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她覺得非常值得,

梁旅珠從不後悔自己的決定。

 

而她最廣為人知的「教育政績」,

就是六年前女兒高于珺北一女畢業後,

同時錄取了美國哈佛、耶魯、史丹佛等

七大頂尖名校,

打破北一女創校百年紀錄;

隔年,

兒子也順利申請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別以為梁旅珠是一個拿著鞭子,

逼著孩子念書的虎媽。

事實上,

從孩子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

每階段的畢業時期,

梁旅珠都會和小孩討論未來如何規畫,

幫助他們自我探索,找尋目標。

因此孩子不僅會念書,

也知道自己要什麼。

被同學視為「外星人」的高于珺,

熱愛聽搖滾樂,

高中時期還創辦「投資理財社」。

從小就很有想法的她,

當初在決定大學時,

儘管長輩一面倒向「哈佛」,

高于珺仍選擇第一志願史丹佛。

已經大學畢業的她,

工作一段時間後,

現在一個人在祕魯旅行。

 

 

 

親子感情好、一對兒女又優秀,

外界好奇,梁旅珠是如何辦到的?

從小就為孩子設下目標嗎?

「我沒有特別想過孩子未來的樣子,」

梁旅珠語出驚人,

「我只在想孩子不要變成什麼樣子。」

她說,

孩子可以嘗試新事物,

但不要特別鑽研某一項技能,

「我讓他們學音樂,但不培養音樂家,」

原來她從小練鋼琴練得很辛苦,

不希望孩子再重蹈覆轍。

 

雖然沒有立下「養出哈佛小孩」的目標,

梁旅珠仍有自己的一套教養哲學。

「從小做起、由緊到鬆、想在前面」,

12字箴言正是她的教養祕訣。

 

孩子小的時候,

父母是重要的模仿對象。

梁旅珠認為,

父母應趁孩子「登大人」前、

似懂非懂的時期,

發揮影響力、培養好習慣。

女生是在小學四年級之前、男生則是國一。

 

「我可是非常嚴格的媽媽,」梁旅珠透露,

孩子國小時,

只要作文題目是「我的媽媽」,

通常第一句話都是:

我的媽媽很兇。

但她認為,

你不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子,

就得在小時候,

立下規矩、給正確的觀念,

愈小愈嚴,

而且一旦規矩立下,

就要堅持。

孩子有了良好習慣後,

父母自然不會嘮叨。

 

隨著孩子的成長,

再慢慢放手,

她選擇用過來人的身分,

提供經驗法則,

「我會告訴孩子我的想法,替他們分析利弊,」

梁旅珠說,

沒有人喜歡被命令,

父母親在給予意見前,

須做功課,用道理說服。

「孩子可以提出想法,

他們希望父母講道理,

同樣的,也得聆聽父母的想法。」

她以女兒做例子,

高于珺在大學時期,

曾想和同學到A地旅行,

但梁旅珠夫婦認為A地不安全,

建議他們選擇B地。

「旅行的花費都是由父母支出,

我們的建議孩子確實應該考量,」

後來,

高于珺聽了父母的分析,選擇B地。

 

 

現在高于珺獨自在祕魯,

梁旅珠透露,

自己其實一開始是反對的,

當然希望她去安全一點的地方啊!」

但女兒遺傳了她愛冒險的性格,

從小就喜歡到特別的地方旅行。

後來女兒提出完善的規畫、也做足功課,

夫妻倆就學習尊重、選擇放手。

 

再多的教養理論,

也比不上和諧的家庭氣氛

 

(內文)親子能互信、互重,

正是家庭幸福的關鍵。

梁旅珠強調,

在與孩子溝通前,

夫妻要先有共識,

「我會先和先生討論過後,再跟孩子們商量。」

一旦方向定了,

先生就會讓她當代表跟小孩溝通,

避免夫妻在執行的細節上產生爭執。

 

不過,夫妻溝通,

難免遇到意見相左情形,

但梁旅珠夫婦從不在小孩面前吵架,

也不在孩子面前質疑另一半的教養方式。

意見不合時私下溝通,

她知道父母親感情好,

孩子也才會有安全感。

她認為就算結了婚,

夫妻仍需要單獨約會,

「有時候我們會把孩子託給信任的親友,

自己出去玩。

良好的夫妻關係,

是穩固家庭的基礎,

她相信再多的教養法則,

也比不上和諧的家庭氣氛重要。

 

而維繫夫妻感情的祕訣之一,

就是有共同興趣,

「這樣才不會各做各的,家庭也更會有凝聚力,」

梁旅珠說,

「旅行」就是他們家最喜歡的家庭活動。

有別於其他豪門家庭

喜歡買珠寶、家裡掛名畫,

梁旅珠夫婦打破常人對豪門家庭的想像,

堅持走不一樣的路,

家裡的畫是她的大作,

「我們家不投資奢侈品,投資旅行!」

 

「旅行讓人抽離原本熟悉的環境,改變心境,」

梁旅珠暢談旅行的好處,

但若經濟許可,

她認為,出國旅行的收穫會更多,

異國的文化刺激,

可以使孩子增廣見聞,

激發新的想法。

 

 

父母也可以趁旅行時,

觀察孩子生活習慣,

和他們談話,

「孩子的未來計畫,都是在旅行中聊出來的,」

她說,

以前的家人還會一起看電視,

但現代孩子黏3C,

就算在家,

也多半待在自己房間,

家人間互動少。

許多父母以為「我的孩子都在家,很乖」,

「但你真的了解孩子嗎?」梁旅珠質疑,

會不會孩子在上什麼網、喜歡什麼東西,

你其實都不知道?

 

在每次旅程中累積幸福存款

因此,

梁旅珠一家每逢暑假,

一定會出國旅行,

行蹤遍及全世界,

希臘、奧地利、帛琉、南非,

而日本是最常去的地方。

她印象最深的家庭旅行,

是女兒國小六年級時,

全家到日本自助旅行30天。

一家四口從北海道開始,

搭火車,一路玩到神戶,

「我還記得當時在北海道騎腳踏車,真的好開心!」

梁旅珠興奮的回憶,

整整30天,

四個人被綁在一起,

沒有電視、電腦,

反而有很多時間聊天、

討論要吃什麼、下一站去哪裡。

出門在外不比家裡,

她還會教孩子打點好自己的衣物、行李,

學習自理。

 

由於第一次經驗太美好,

三年後,全家決定重溫舊夢,

又到日本玩30天,

「但這次我學乖了,選了電動腳踏車!」

梁旅珠得意的表示,

「第一次騎到我腿都要斷了,

就算他們笑我,我也不管。」

不管走到哪,

家人共創的回憶,

始終無價。

或許不是人人都能像她到處旅行,

但她認為,

生活中有許多驚喜,

可以由自己創造,

「換一條新的路送孩子上學,都會有不同體會。」

梁旅珠找到最適合他們家凝聚情感的方式,

過程中每個人都滿足快樂。

 

從梁旅珠身上,

或許會發現打造幸福家庭,

難,也不難。

她語重心長的表示,

人生有時候是太想得到的,

反而得不到。

而當你不為自己籌算,

替別人付出時,

最終會回饋到自己身上。

「老天爺給我兩個很好的孩子,」

梁旅珠充滿感恩的說。

 

延伸閱讀:

照顧好自己的心,才能照顧好父母!

我也很想他,在某個地方

為家注入趣味,讓親子互動更愉快

女人的軟和硬,要放對地方

另一半外遇,你要原諒他嗎?

 

更多文章請參考《未來Family 7月號/2016 第13期》

 

本文由 未來family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Kaedy)

天下文化-未來 family

天下文化-未來 family

邀請真心想為家人的快樂幸福而努力的你加入未來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