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台灣人不分男女都愈活愈長壽,而絕大多數人最容易忽略的風險「長壽風險」,屆齡退休時,你會想要在哪裡度過你的晚年生活?論是買房或是租房,各有其擁護者,最重要的是,重新審慎檢視資產配置及個人健康狀況。
文 / 小花平台保險
現代人愈來愈長壽,過去一般人的退休金準備可能只需應付 10 年時間的花費,現在恐怕有超過 20 年、甚至 30 年以上的需求準備。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數據指出,國人平均壽命為 80.9 歲,其中男性 77.7 歲、女性 84.2 歲,皆創下歷年新高紀錄,且也分別高於全球平均水準 7.5 歲及 9.2 歲。看完這個數字,不知你看出其中的端倪?就是台灣人不分男女都愈活愈長壽,而絕大多數人最容易忽略的風險「長壽風險」,你不可不防!
準備退休的自己,未來要住哪?
你曾否想過:準備退休的自己,子女都已長大成人,未來自己要住在哪裡?獨居或是與子女同住?針對退休後居住規劃安排,先前小花平台專題報導:《買房首購年齡延後…你該做好哪些保障,更無憂追夢去?》已有深入剖析,文中小編力主年紀大了,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主要考量台灣房東普遍對於中老年人或是獨居女性租客不太友善,「年輕時沒有能力買房不要緊,一定要把握時間累積個人資產並有效做好妥善規劃,年紀愈大愈是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退休後居住規劃選擇 租房或買房各有所好
屆齡退休時,你會想要在哪裡度過你的晚年生活?是選擇租房子,住在生活便利、醫療資源充足的大都市?或是與三五好友結伴同住、攜手共老?又或者就如小編的建議,不管年紀多大,用自己買的房子來養老? 不論是買房或是租房,各有其擁護者,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指出,最重要的是,重新審慎檢視資產配置及個人健康狀況,找出最適合自己與家人的居住環境,再重新開始「第二人生」。
3 種國人常見的退休後居住規劃
以下就 3 種國人常見的退休後居住規劃安排進一步說明:
首先是「寧願租房也不買房、付房貸」!
隨著房價的不斷攀升,高房價讓年輕人不敢下手,寧願一直租屋而居。只是,如果長此下去,可能不是長久之計,怎麼說?這就不得不提到近來有關「孤獨死」的熱門話題,國人不婚、不生的比例日益攀升,再加上高離婚率,不僅是老年人,獨居的年輕人也明顯增多,有專家就提出,「孤獨死」已然成為年過 40 歲的青壯年族群必學的生命功課!
延伸閱讀:《專題報導》不分老少,你我都該正視「孤獨死」,該如何面對?
延伸閱讀:從羅霈穎猝死看意外保障「猝死 ≠ 意外,意外險可不賠!」
其次是「與三五好友結伴同住、攜手共老」!
專家預測,台灣將比預期提早進入「超高齡社會」,每 5 人中就有 1 人是老年人,未來「老老照顧」會逐漸成為主流,即 65 歲以上、體況不錯的「年輕老年人」,可能需要照顧另一半或是年紀更大的父母親。有關老年人居住選擇,早在歐美國家和日本行之多年成效良好的「青銀共居」生活模式,近來在國內日漸受到關注,並在雙北市進行小規模實驗,也都獲得不錯的反應。
延伸閱讀:《專題報導》美國銀髮奶奶落實斷捨離 拖車小木屋拖到哪、住到哪「很滿足!」
延伸閱讀:《專題報導》同住屋簷下……「青銀共居」老少互助、交朋友,雙贏!
最後是「買房了,退休後卻沒有足夠能力繳房貸」!
此一情況應是最常見的一種!根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國人「首購族」的年齡層有逐漸攀升的趨勢,近來新增最多的 35 至 40 歲房貸族,平均購買總價超過新台幣上千萬元、其次是 40 至 45 歲房貸族,平均購買總價也是超過上千萬元、再者是 30 至 35 歲房貸族,平均購買總價則是低於千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以新增最多的 35 至 40 歲房貸族來說,假設房屋貸款年期設定 30 年,還沒有繳完房貸已屆臨退休,到時沒有薪資繳房貸了,該怎麼辦?此時退休前的理財規劃,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退休後的「第三人生」該如何規劃?
針對台灣人退休後的「第三人生」該如何規劃?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在固定專欄「樂齡銀髮」多有精闢的分析,以下由小編幫讀者精選 5 篇好文,為準備開始退休規劃的你解疑惑,不再感到毫無頭緒、徬徨迷惘:
延伸閱讀:「兒孫滿堂」or「獨立老」?台日觀點大不同,你做好老的準備了?
延伸閱讀:《專題報導》台日韓年長者「老、窮、孤單」日多 「全方位退休規劃要趁早!」
延伸閱讀:《專題報導》「呷百二」是禮物還是詛咒?及早啟動理財規劃,暖退休不是夢!
延伸閱讀:預先架起保障防線,別讓退休不開心!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工作 40 年,能退休了嗎?用 3 個「計算機」算出退休金缺口!
- 你準備好提早退休了嗎?除了退休金,還有哪 5 樣東西是必備?
- 退休後每月的生活費 需要存多少錢?77% 網友認為沒有 X 萬元以上 根本不夠用!
- 退休只靠勞退就夠?忽略 6 件事,年紀再大都別想樂退!達人歎:第 2 點台灣人超常犯…
- 退休需要的錢其實很少?專家教你:提早存錢+善用複利,5 大方法讓 退休金花不完!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鄭丞偉;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