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委員 蘇巧慧 夫妻關係不要想永遠全贏

天下文化-未來 family

天下文化-未來 family

  • 2016-07-04 16:14
  • 更新:2018-07-17 09:30

立法委員 蘇巧慧 夫妻關係不要想永遠全贏

(圖/shutterstock)

 

作者:彭漣漪

 

掛著「政二代」光環進入政界,

新科立委蘇巧慧和父親蘇貞昌一樣,

有著「衝衝衝」的個性,她

從5歲起就常跟著父親跑選舉場,

聽政治演說、發傳單長大。

 

接下去看看...

 

(贊助商連結...)

 

蘇巧慧長大後前往美國,

取得波士頓大學法律系

及賓州大學法律系雙碩士學位,

回台先後擔任律師、超越基金會執行長。

與紀錄片導演龍男.以撒克.凡亞思結婚,

育有兩個女兒。

 

在政治領域,人際關係複雜,衝突多,

講究輩分,無疑是家庭情境的超級擴大版,

蘇巧慧從小浸淫,有所體會,

所歸納出的原理原則是:

像她這樣一個政治工作者,

主要任務是溝通協調。

而不管是國家大事,或是家庭事務,

蘇巧慧都掌握住幾個通用道理,

「治大國如烹小鮮,技巧都一樣,

工作上、家庭中都能用,由人組成的社會,

意見不同很正常,」她深深認為。

 

能綁住硬棍的,永遠是軟繩

 

通用道理1:

個人秉持自己的信仰及價值觀,

清楚要什麼、不要什麼,守住底線,

想好什麼可以放棄、什麼不能放棄,

接下來就進行交換、退讓、妥協。

這個原則把握住,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通用道理2:

夫妻關係像跳探戈,你退我進,你進我退。

蘇巧慧建議,不要想永遠全贏,

互相調整及退讓較好,蘇貞昌常告訴她:

「能綁住硬棍子的永遠是軟繩子。」

當對方情緒起來時,

你要做棍子或繩子是一種選擇。

 

她還比喻,

夫妻處理棘手事情的姿態有武士或護士兩種,

兩者氣場很不同,武士揮大刀亂砍,

護士則柔軟溫暖,兩個武士對上是很慘的,

夫妻碰到事情誰做武士、誰做護士,

是智慧也是藝術。

 

蘇巧慧特別提醒,最源頭的關鍵是

「婚前選擇伴侶,

要看對方願不願意為你改變,

否則婚後小至擠牙膏、掀馬桶蓋都能吵翻天,」

蘇巧慧表示,重要的是,

先想清楚「我們可以成為一個政黨嗎?」

夫妻個人的本質不能改變,

但習慣可以改變。

 

 

通用道理3:

關係要持久,千萬不要刺探對方底線。

「知道脾性就好(指了解對方性格),」

蘇巧慧用這句台語說明,

配偶最好拿捏清楚這道底線,

並舉例說明:她先生是阿美族,

堅持在家要說台語、阿美族語,

他因為自己阿美族語說得不流利,

回去和長老溝通有難度,

因此堅持小孩要在台語、

阿美族語的家庭環境中學習,

這是先生的底線。

 

先生的要求是:

如果小孩用國語說話、問問題,

要用台語回應並要求改用台語說話、問問題,

否則不回應也不幫忙解決問題。

但大環境使用的是國語,

孩子和她偶爾回到家也會偷懶、忘記說台語,

她心軟,不強求孩子。

先生對此會很生氣,蘇巧慧就盡量調整自己。

 

通用道理4:

保有個人信仰的同時,

要以柔軟的心為對方著想。

蘇巧慧表示,

關鍵在於不是堅持「我覺得如何」,

而是想:「他覺得如何?」

她一天到晚面對非常多想法不同的個體

做整合協調,

雖不能讓所有人百分之百滿意,

但盡力求取最大公約數。

 

通用道理5:

無法達成全面共識,從有共識的部分做起。

蘇巧慧提起鶯歌老街改造的故事,

當時鶯歌老街上居民,半條街的居民同意,

另外半條街拉白布條抗議,

改造就從同意的這一半開始,

後來觀光人潮帶來繁榮,

結果另外半條街跟著同意加入改造。

「面對家庭紛爭是同樣的,先折衷,

從有共識的部分做起,」她建議。

 

鼓勵孩子表達,不隨便斥責

踏進政界,

蘇巧慧更深刻體會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她指出,父親蘇貞昌處事原則、

家庭傳承講穿了是「開放式民主」。

小時候,蘇家固定舉行「家庭早餐會報」,

蘇貞昌會聊聊工作上的事,

小孩子則聊學校的事,

蘇貞昌遇事多半不會立刻給答案或予以訓斥,

常問:「你覺得呢?」

要孩子多說多想、自己決定。

 

因為被鼓勵常表達,會講能講,

彷彿是蘇家的傳統。

蘇巧慧說自己小時候常圍在媽媽旁邊一直講、

一直講,她自己兩個小孩也一樣愛講話,

還會學她。

在競選期間,她有天出門前交待小孩:

「我回來前,你要把書整理好、功課寫好。」

後來回家時發現沒完成,問她為什麼?

孩子回說:「我今天行程很滿。」

還煞有其事許願:

「我如果當選立委,會立法免去小孩的功課。」

 

 

孩子童真反應好笑歸好笑,

蘇巧慧回想自己的童年,

認為讓孩子了解父母的工作,

親子互動能更緊密,也沒什麼不好。

 

延伸閱讀:

幸福企業七大好福利,讓員工家庭更幸福

洪蘭:請享受和孩子相處的時光!

你就是孩子的貴人

不好的老師:孩子的另一種學習

尊重孩子,停止插手孩子的人生​

 

更多文章請參考《未來Family 7月號/2016 第13期》

 

本文由 未來family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Susan)

 

天下文化-未來 family

天下文化-未來 family

邀請真心想為家人的快樂幸福而努力的你加入未來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