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朋友有天突然告訴我,
他那個念初中的孩子,
在學校出了一些「狀況」,
還進了警局。
朋友說,
我對教育好像有一些看法,
請我找個時間,
和他的孩子談一談,
開導他一下。
我跑去他們家,
看到孩子叛逆的眼神,
縮在角落,我驚呆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我爸總跟我說,我就像張白紙
「你爸對你的要求,都是為了你好……。」
我先和孩子開導,試圖緩和他對成人的反感。
沒想到,孩子竟生氣的說:
「我爸從來沒有要求我任何事啊!」
「呃?」換我詫異了。
「對啊,」男孩說:
「我爸總是跟我說,
我就像一張『白紙』,
畫什麼都可以!」
嘩,好特別的比喻!
我心想,好,那我來看看,
這些年你 發展出什麼興趣了。
「那,孩子,」我說:
「你最喜歡的是哪一科?國文嗎,還是數學?」
「我爸說,讀書沒有用!」孩子說。
我見學科這條路不通,我再繼續問。
「那,你平常都和同學玩什麼球類?
喜歡打籃球或棒球嗎?」
「我爸說,不一定要打球,
隨便什麼都可以啊!隨便你啊!」
孩子意態闌珊的說,
看來他對運動類也沒有感到一絲興奮。
「那,孩子,」我再想辦法問:
「你會喜歡一些電視上了不起的人,
譬如畫家、動畫師、麵包師傅…哪種人你最喜歡?」
「我說過了嘛,我爸說,
做什麼都可以!隨便!」
男孩不耐煩起來。
「那,孩子,」我又說:
「你曾經當過隊長、班長嗎?
參加過什麼夏令營嗎?」
「………。」
這孩子對這世界,沒有任何熱情
真的很像「白紙」
從這孩子身上,我問了一個小時,
仍感覺不出他對於這世界的任何東西,
有任何的熱情的傾象。
我看著他的眼神,
那個「空洞」透露一點點的「絕望」,
所有人都認為他不夠好、
一事無成,那個眼神,令我想到一樣東西──
一張,白紙。
而且是
完全沒有寫東西的 空白紙,
正如他爸所對他說的,
一張完完全全的空白紙,
而且,
還排斥任何東西畫到它身上來──
我不解,為什麼一個孩子會變這樣?
那孩子自己給了我答案。
「我爸總是說都可以,
我好希望他告訴我,
我做什麼『最棒』。」男孩說。
我突然有點瞭解了。
自由的世代,做什麼都可以,
也因此,失去了「目標」,
也失去了達成目標「成就感」。
當然,也從來沒得過任何「稱讚」。
想想,一個從來沒有被衷心稱讚過的孩子,
雖然做什麼都可以,
但做不深、做不好,
然後繼續得不到讚美、得不到成就感,
於是,或許他就會開始做一些「很扯」的事,
譬如亂畫牆壁、捷運佔位、霸凌同學等等。
反正做什麼都可以嘛。
小屁孩需要的,
只是一次「成就」的「經驗」,
有了第一次,他就知道,
原來努力練功、好好的達到社會要求,
得來的果實是如此甜美!
但若沒了第一次,
從來沒有體驗過,
就和那男孩一樣,
著著實實的變成了一張空白紙。
有趣的是,當我回去和朋友詢問,
朋友的回答,也令我傻眼──
「從小我爸媽就沒有特別要求我任何事,
只要平平安安長大就好了。」他說。
令我想到,
這位朋友的父母來自鄉下大家庭,
排行中後位,沒有被要求過,
也因此沒被注意過。
就是一張空白紙。
身為空白紙,沒有束縛,
也從來沒有稱讚
沒有目標,也從來沒有動力!
問題是,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
若現在的父母長期放任孩子亂畫亂塗,
什麼都不在意,那,
度過了現今自由自在的求學過程,
真的可能養出一張「空白紙」,
未來也真的是一片未知的「空白」了。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宛宛)
孩子的教育不能等!
培育您的孩子成為Google人才
或許,您從沒想過
您的孩子 有成為明日之星的潛能 ...
現在,給孩子一個機會
發掘他的天賦和興趣吧!
為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創造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