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理財規畫是每個人一生都必須整理和檢視的財務規畫,從釐清價值觀、確認財務目標、了解現狀、盤點擁有的資源,到檢視可能面臨的限制,在健全的收支管理下,做好風險、投資、稅務與傳承等各種規畫,才有機會達成人生各個階段的夢想與願望!
文 / 小花平台保險+
行政院主計總處在 2020 年年中時依當時匯率折算,預測台灣 2021 年的人均所得將接近 3 萬美元,但不久後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破 29 元,加上第 3 季經濟成長遠高於預期,若情勢不變,人均所得突破 3 萬美元看似可期。
4 個步驟,檢視自己的理財規畫是否有所提升?
但再從金融研訓院於 2020 年 10 月 31 日公布的「台灣金融生活調查」指出,有近 2 成受訪者無法在 1 週內籌到新台幣 10 萬元、近 3 成民眾幾乎沒有儲蓄、近 5 成家庭年收入低於 80 萬元,呈現入不敷出的情況。如此極大的反差,我們更審思台灣人的理財規畫問題。值此歲末年終之際,建議可依循以下 4 個步驟,檢視自己的理財規畫是否有所提升?
步驟 1:是否達成收支平衡?
當收入扣掉必要開銷後仍有結餘,才能累積儲蓄以備不時之需,進而有本錢開始投資。當已竭盡所能縮衣節食,收入仍不足以應付支出時,唯有尋求更高薪的職業或斜槓兼差來增加收入。但也要記得隨時充實本質學能,才有機會升官加薪。
步驟 2:是否準備充分的緊急預備金?
沒有人可以預知明天會如何展開,當收支達成平衡後,接下來的重要任務,就是累積一筆足以應付 6 個月支出額度的緊急預備金,以應付突如其來的收入中斷或緊急開銷。
步驟 3:是否購買足額的保險?
人吃五穀雜糧,無法保證無病無恙,運用簡單的雙十原則,用 1 / 10 的收入獲得年收入 10 倍的保障,再加上足夠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即便突發重病或橫生意外,也不必擔心日漸龐大的醫療費用耗盡預存的緊急預備金,甚至造成家庭經濟崩解。
步驟 4:是否訂定適合的投資計畫?
沒有明確的財務目標,就無法制定詳細的投資策略,更別奢望能夠實現夢想。目標有大小、有遠近,切記量力而為,勿貪快圖大,否則投資組合的預期報酬看似漂亮,若風險遠超過自身所能夠承受的限度,徒增投資失敗的機率與挫折。此外,每年要檢視理財目標是否因收支狀況改善或家庭結構改變而需要調整,確保投資計畫在能力範圍內繼續緊貼財務目標。
理財規畫是每個人一生都必須整理和檢視的財務規畫,從釐清價值觀、確認財務目標、了解現狀、盤點擁有的資源,到檢視可能面臨的限制,在健全的收支管理下,做好風險、投資、稅務與傳承等各種規畫,才有機會達成人生各個階段的夢想與願望!( 本文作者為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
延伸閱讀: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WebArticle.aspx?id=7002700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IndepArticle.aspx?ID=6002792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鄭丞偉;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