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 / House123 邱愛莉
低於銀行估價的房子,
一定有買到便宜?
我們都知道銀行的估價通常比較保守,
因此有些仲介會以
「銀行估價已經估到 xx 萬」
來彰顯屋主的價格真的很便宜。
如果屋主的價格低於銀行估價,
是不是就一定安全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不對喔!銀行估價...
不是絕對,
只是一個範圍而已
有時銀行缺業績,
價格就會估高一點
就像實價登錄裡的行情
從來不是一個固定的價格,
而是一個區間,
銀行的估價也是一個範圍。
例如,
鄰近成交行情 30~35 萬,
有銀行估價 30 萬,
也一定有銀行可以估到 35 萬,
當銀行貸款缺業績時,
甚至有機會估到 36、37 萬。
有些區域的成交行情落差很大,
如台北市中山北路,
當新成屋動輒 80、90 萬,
很多中古華廈都不到 50 萬,
如果有銀行將某間中古屋
提高估價到近 60 萬,
而屋主要賣 52 萬,
其實價格並沒有便宜到哪裡去,
別因此掉入銀行估價迷思。
但...事先詢問銀行估價,
可以降低一定風險
不過,即使銀行的估價
不是 100% 的安全保證,
在出價之前先詢問銀行的估價
的確可以降低一定的風險,
後續辦理貸款時也會比較順利。
為什麼呢?
「銀行鑑價」對貸款條件很重要
由於銀行的貸款成數
是由「實際成交價」與
「銀行鑑價結果」兩者取其低者,
再依區域、貸款人條件
來核定貸款成數和利息,
所以「銀行鑑價」
對貸款條件很重要。
例如:A 房實際成交價為 1000 萬,
銀行鑑價結果只有 900 萬,
核貸成數為 8 成,
則可貸金額為:
900萬 x 80% = 720 萬,
只有相當於
實際成交價的 7 成左右。
是不是差很多呢?
當你對一個物件有興趣,
想要進一步議價之前,
就可以先跟銀行初步詢問貸款條件。
如果你詢問的幾家銀行對該物件的估價都很高,
那麼只要你能買在其估價內的價格,
就不怕買貴。
但如果只有其中一家估的高,
別掉以輕心,查查實價登錄吧!
原來銀行估價是這樣的...
想買房子的屋主們,
你們知道了嗎?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