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駱慧雯
近年來被視為減重和養生好幫手的燕麥,
竟被驗出農藥「嘉磷塞」殘留,
恐有致癌的風險,
這讓平常習慣吃燕麥當早餐的民眾震驚不已,
心中暗自盤算該用什麼食物代替。
接下去看看...
(贊助商連結...)
營養學專家表示,
糙米、芋頭、地瓜、山薯等
全穀根莖類都是不錯的選擇。
降血脂、控血糖、助減重
燕麥保健好處多多
燕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維生素B群和礦物質等成分,營養價值高,
是全世界公認的高營養雜糧之一,
研究發現其有降低膽固醇、
預防便祕、改善血糖等作用。
近年來,
燕麥更因熱量低和易有飽足感的特性,
被減重族視為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
市售燕麥片檢出嘉磷塞
知名品牌也入列
不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公布的「105年燕麥產品抽驗計畫」結果,
卻在36件市售燕麥片產品中,
共發現10產品有農藥嘉磷塞殘留的情況,
檢出值介於0.1至1.8ppm,
違反我國對燕麥之嘉磷塞農藥殘留容許量
為「不得檢出」的規定,
將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規定要求下架回收,
並可處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
10項不合格產品,
包括:Coach’s Oats早餐燕麥片、
美國進口傳統燕麥片、美國進口即食燕麥片、
美國進口QUAKER即時快煮燕麥片、
美國進口QUAKER燕麥片、
鮑伯紅磨坊-即食燕麥、
FIFTY50 心型燕麥片、
MccANN's愛爾蘭快熟燕麥片、澳洲燕麥片,
以及大燕麥片。
嘉磷塞毒性低!
天天吃10公斤毒燕麥才可能致癌
食藥署表示,俗稱「年年春」的嘉磷塞,
屬於有機磷化合物類農藥,
為廣效型的除草劑,
經由葉片和莖部進入植物體內影響其生長。
嘉磷塞易快速與土壤團粒結合,
不易被雨淋洗至地下水,
且可經由微生物分解,
對哺乳類、鳥類及魚類的毒性低。
在人體皮膚接觸5周的試驗中,
對皮膚沒有明顯的改變,
其可隨人體尿液與糞便排出體外,
幾乎不會累積在人體內。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教授王進崑表示,
嘉磷塞的毒性低,
國外農作物的平均容許量
在0.1ppm以下都還算安全,
且其為水溶性農藥,
隨著農作物被吃進人體,
只要多喝水,大多能經人體代謝而出,
累積在人體內的量少。
若要達到致癌的風險,
長期需每天吃10公斤燕麥才有可能。
避免毒燕麥危害健康!
專家:多樣化飲食分擔風險
王進崑教授強調,
不只是燕麥,每一種農作物都可能農藥殘留,
要降低危害健康或罹癌的風險,
關鍵在於「分散風險」,
廣泛攝取多種食物,不要長期大量攝取,
或只吃單一種食物。
若是為了補充膳食纖維,
也可以用菇菌類,或蔬菜類等食材取代燕麥;
對減重族來說,以零熱量的蒟蒻替代燕麥,
更能提供飽足感、抑制食慾。
若是為了控制血脂血糖,
則建議用其他全穀雜糧類替代燕麥,
特別是這類食材含有抗性澱粉,
不易被人體消化、熱量低,
又能穩定血糖,預防肥胖。
常見富含抗性澱粉的五穀雜糧類食材,
包括:全麥、糙米、
隔夜飯(煮熟放冷、水分流失的白米飯)、
山薯、地瓜和芋頭等。
燕麥片便利性無可取代?
綜合穀粉、玉米片也能速食
不過,現代人喜歡吃燕麥片的
原因之一是「食用方便」,
只要加入牛奶或豆漿泡軟,
就能輕鬆又快速地解決一餐,
完成營養補給,
而上述的五穀雜糧類食材,
大多需烹煮才能吃,相對地耗費時間。
對此,目前也有許多
事先經過預熱和乾燥步驟處理的綜合穀粉、
玉米片或小麥片等商品可供選擇,
燕麥片並非不可取代。
王進昆教授表示,
即使是安全無毒的燕麥片,
民眾也不宜照三餐食用。
一天三餐中,
建議燕麥只能取代其中一餐的主食(澱粉類),
其他兩餐的主食則以白飯或糙米為主。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Su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