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過後,台灣迫在眉梢的 12 大問題,蔡總統這樣說:________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 2016-05-25 10:29
  • 更新:2018-07-17 09:31

520 過後,台灣迫在眉梢的 12 大問題,蔡總統這樣說:________

(圖/shutterstock)

 

作者 / 魏孫鴻

 

蔡英文 就職典禮

點出台灣 12 大問題

520 總統就職典禮

台灣新任總統蔡英文

在就職演說上表現的四平八穩

而這平穩的基礎,

在於她點出了問題。

年金制度、教育、能源與資源、

經濟人口老化、出生率低落、

環境汙染、財政、司法、食安、

貧富差距、社會安全、年輕人低薪…等,

她總括了台灣這 12 大問題,

的確有心。

但...點出問題之後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對於未來 4 年施政藍圖,

她開出解決問題的 5 大藥方:

縱觀其講話,對於這些問題,

小英開了五大藥方:

第一、經濟結構的轉型

第二、強化社會安全網

第三、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第四、區域的和平穩定發展及兩岸關係

第五、外交與全球性議題。

這五大藥方,

看來也著實可說剖析了問題的關鍵,

擘劃出未來四年她的施政藍圖。

 

講的不錯,但...

該如何真正去做到?

作為這塊土地上的一份子,

我自然樂見蔡總統以此為本,

帶領大家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然而,這些問題,

可說都是台灣的沈疴,

如果沒有十分具體的指標,

我相信大多數的人

都會認為蔡總統講的不錯,

但怎麼做、做得到嗎?

又是另一件事。

 

 

 

小英:「請給我們一點時間...」

然而,這些問題已喊了 20 年

通篇演說,

對於目標達成的指標設定,

我們只能看見 1.1 個地方。

先說那零點一。

蔡總統此番講話,

除開始之部分「題中應有之意」外,

最強調的就是

「為年輕人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

這後頭便點出了 12 個大問題,

接著她說:「雖然我沒有辦法

立刻幫所有的年輕人加薪,

但是我願意承諾,

新政府會立刻展開行動。

『請給我們一點時間』

也請跟我們一起走上改革的這一條路。」

這便是第一個指標,

但必須說,很弱。

 

 

 

政府對於這些沉痾的社會問題,

往往剩下口號跟法令的約制,

但卻毫無效果。

產業轉型喊了 20 餘年,

在台灣自後蔣經國時期

放棄了計畫經濟路線,

實質全然走美式市場經濟道路後,

政府對於產業的指揮,

往往剩下口號跟法令的約制,

但卻毫無效果。

最經典的就是陳水扁時期的二次金改,

主事者想以計畫經濟之法

干涉市場經濟之需,

除了官股銀行外,

私銀的整併全然破功,

甚至以私併公的結果,

讓官司到今天都還在進行。

連帶當年執行北市銀

與富邦銀合併的馬英九,

至今都留下「魚翅宴」這條小尾巴。

 

經濟結構的轉型...

又需要給多少的「一點時間」呢?

那麼,一直聲稱要組國家隊,

但就職前的家族

涉及「浩鼎」股票放空

卻還從未面對過質疑的蔡總統,

要怎麼去把加薪的根本—產業升級—落實,

達成「經濟結構的轉型」目標?

這一點,

我們還真只能觀其行。

那麼,所謂的「請給我們『一點』時間」中

的「一點」是多大點?

嗷嗷待哺的年輕人又能不能真的

在可能的轉型中卡到位子?

這,個零點一,

有是有,但也仍舊空虛。

 

 

 

推翻 228 主流說法,

三年調查真相與整理

給台灣「轉型正義」

而那個”一”呢?

蔡總統講:

「我們將從真相的調查與整理出發,

預計在『三年』之內,

完成台灣自己的轉型正義調查報告書。」

當中提到的「三年」,

恐怕是從不承諾具體數字

以免如馬英九的 633 那般

成為檢驗痛腳的蔡總統,

難得的數字呈現吧。

但三年要拿來幹什麼呢?

這個「真相整理與調查」,

蔡總統接著告訴我們:

「我們將會依據調查報告所揭示的真相,

來進行後續的轉型正義工作。

挖掘真相、彌平傷痕、釐清責任。

從此以後,

過去的歷史不再是台灣分裂的原因,

而是台灣一起往前走的動力。」

而他透過這些要處理的是

「社會的公平與正義」這個大段落。

蔡總統此番說話,

等同否定了自李登輝以降,

目前台灣對於過去所謂 228 

至白色恐怖的「主流說法」!

若真是要翻過去之案,

欲找真正的真相,

那我們自然要讚聲「英明」。

 

 

 

偽造的歷史,

應該還原真正的事實

至今,對於這些部分,

尤其是 228 的內涵與史實,

存在著太多歪曲與誇大。

譬如台北市長柯文哲的祖父,

其死因與 228 八竿子打不著,

卻屢屢用這樣一個事件

來獲取其政治利益,

這類惡行的確就是台灣分裂的主要原因。

且事件當時,

行政長官公署被醜化、

國府先遣與隨之同來之外省人被虐殺等史實,

在台灣的主流 228 論述中

天經地義地前者保留、後者消失,

且被荒唐地就成了教科書的內容,

這樣偽造的歷史,

自然無法讓台灣產生

「一起向前走的動力」!

 

若 蔡總統真的做到,

的確是個好的決策

如今,若蔡總統真有心,

願窮三年之力讓大家面對真相,

把檔案與史實呈現在國人面前,

讓大家知道,

我們當中部分人的先祖並不僅是受害者而已,

可能也扮演過不同的角色、

有過不同的立場,

讓大家更健康地去看待

台灣在面對當年整體國際環境

風雨飄搖時的許多不得不,

單單能如此,

相信蔡總統的歷史定位必然已有高度。

 

 

 

但花了三年處理歷史遺留問題

對「社會真正的公平正義」而言,

又有什麼用呢?

不過,若這三年是用所謂「轉型正義」

來「轉變正義」的話,

那麼這樣唯一個明確的數字指標,

顯然對國家的公平正義不會有任何意義。

且正如同今天之前虛耗掉的四個月一般,

我們很難相信在這樣的心態下,

國家能夠就因此偉大,

年輕人可以透過這種歪曲得到機會與希望。

 

讓人民參與 10 月司法國是會議

只是一個會議,無法做一個指標

至於蔡總統也提到

「為了展現新政府的決心,

我們會在今年十月召開司法國是會議,

透過人民實際的參與,

讓社會力進來,

一起推動司法改革。」

當中確實也有提到明確的時間,

但那只是一個會議,

不是一個績效指標,

因此也就不是個數字承諾。

 

 

 

司法會議中,關於「廢除死刑」的決策

到底會來自人民、還是來自政府?

但在司法獨立的前提下,

這個會議要對司法院產生了影響,

我們就得懷疑,

蔡政權對於司法權的染指,

手要伸進去多深了?

況且,我必須說,

蔡總統對於「廢死是普世價值」的說法,

很大的程度是挑戰了台灣的絕對民意。

這個司法國是會議當中,

如果依舊是讓聲音大的廢死者

做出了台灣至少八成民意無法接受的決定,

對這個新政權產生的衝擊,

恐怕不亞於一場巨大的天災!

 

 

 

提除問題後,

是否真能「解決問題」?

讓時間來證明一切

至於其他的片段,

對任何一個第一天上班的總統而言,

那也不過都是該說的罷了。

蔡總統說要「解決問題」,

今天確實也只能說,

重要的是之後能不能真的做?

我們當然要給予祝福,

但同樣會理性監督。

而蔡總統意欲強調的「冷靜與誠實」,

在講話裡也確實地表露出「冷靜」這一半來。

然而,

這是不是能讓本次就職大典

特別規劃的「陳抗區」中

那些代表著被過去的蔡主席、

蔡總統候選人鼓動而起的台獨決心,

特別是坐在交接典禮貴賓席上

那位已到人生之末的台獨教父

也跟著冷靜地瞭解自己是中華民國的國民,

同步地也就涉及她今天講的

在未來能不能被算得上誠實?

 

請加油,新政府!

此刻,我們真正該期盼的,

依舊是自己與這塊土地,

畢竟蔡總統四年中的每一天

都是我們實實在在的日子。

點出問題之後,

就得面對挑戰,

請加油,新政府!

 

 

新政府、新氣象,

只希望...台灣能變得更好!

 

 

延伸閱讀

 

本文由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授權轉載,原文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想看更多 投資誌 的精彩內容

歡迎將我們 加為好友 唷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給你最新、最實用的新知 網站:http://grinews.com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給你最新、最實用的新知 網站:http://gr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