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買房子,是一輩子的事
房子,是我們一生中最大的交易和投資之一,
從找房子開始,就展開了漫長的旅程。
「看房子好花時間喔!有沒有什麼比較省力的方法呢?」
的確,看房子是一個需要時間和體力的任務,
如果發現現場的實際條件和想像差很多,
真的會讓人氣惱。
其實,只要透過下面 9 撇步,
就可以先過濾物件,
挑選真正適合自己需求的房子後再前往看屋喔!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撇步 1. 善用房屋網站的物件搜尋功能
受惠於網站的功能越來越強大,
現在的房屋網站搜尋引擎做的很好,
可以先將類型、總價、坪數範圍、
有無車位等條件設定好後,
在關鍵字搜尋的地方輸入有興趣的路段
(例如:康寧路三段)或捷運站,
就可以跑出直接符合該路段和捷運站,
又符合你的找屋條件的物件清單。
撇步 2. 留意車位價格、坪數和類型
你找的是帶車位的房子,
要注意開價是否已內含車位價格,
如果是,車位價格是多少?
車位坪數為何?
是平面車位還是機械車位?
由於需要將車位價格和坪數拆分出來
才可以知道實際建物每坪的開價,
因此如果廣告上標示不清楚,
可以先在電話上詢問仲介或屋主喔!
撇步 3. 主建物、附屬建物、共用部分坪數
為了確認物件實際坪數是否符合需求,
在實際看屋前可以先確認主建物、
附屬建物、共用部分的面積。
所謂「主建物」即「室內坪數」,
「附屬建物」則包含陽台、花台、雨遮等,
「共用部分」即俗稱的「公設」,
三者加起來則為「建物登記坪數」。
將「公設」除以「建物登記坪數」
即為「公設比」。
撇步 4. 確認土地坪數(土地持份)
這在無電梯公寓特別重要,
因為在目前的都更條例裡
土地持份高的公寓特別有都更增值 的潛力,
如果你對未來都更有興趣,
但沒有標明土地坪數,可以打電話問刊登人。
一般來說,無電梯公寓的樓層比較低,
每一戶的土地持份也會比電梯大樓還高,
有利於未來改建效益。
撇步 5. 先參考格局圖
從格局圖可以看出有幾面採光、
格局是否方正、
每間房間大小會不會差異很大等。
如果沒有刊登格局圖,可以請刊登人提供。
如果是仲介刊登,通常手上都會有格局圖,
可以請他拍照後寄給你
(善用email、app、line或簡訊)
可以在看屋之前先看一下格局
是否符合你的條件再決定要不要前往看屋。
撇步 6. 先參考屋況實景照片
通常沒有放照片的原因可能是屋況很差,
或是目前有租給別人所以不方便拍照,
當然也可能是仲介剛接進來的物件還來不及補照片。
先請刊登人提供照片
總是能幫助你判斷是不是要前往看屋。
撇步 7. 鄰近的捷運站距離
如果你很重視物件的位置到捷運站的位置,
但在物件介紹中並沒有提供相關資訊,
可以打電話問刊登人距離最近的捷運站是哪一站,
走路要幾分鐘等。
當然,實際看屋時需要自己實際走一次才準確,
但是,如果你想要找捷運步行5分鐘內,
但仲介已經說明走路需要10分鐘,
那你就可以決定是否要前往看屋。
撇步 8. 其他條件
如果你的條件內有學區、市場、醫院等條件,
但物件刊登說明中沒特別標明,
也可以先電話詢問刊登人,以免白跑一趟。
撇步 9. 方便看屋的時間
可以先詢問仲介這間是空屋嗎?
他們有鑰匙嗎?(表示隨時都可以看屋,很好約)
還是需要跟屋主約時間?
(需要配合屋主時間,可能要晚上或週末才能約看屋)
先把這些資訊記下來,
搭配物件的位置、交通動線,
實際排看屋行程時才知道如何安排比較省時間。
現在手機通訊很方便,
許多資料都可以透過手機先請仲介傳過來參考,
幫助我們快速過濾。
如果物件符合自己的需求,
也可以在出門前就更清楚房子的條件,
方便看屋時更深入的觀察細節喔!
買房前,一定要仔細再仔細,
免得一輩子後悔不已...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