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俗話說:久病成良醫
如果人生病久了,
自己對醫理多少都會了解一些
其實,身體就是我們的良醫呢!
它 能替我們解決各種疑難雜症
秘密就在...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你必須結識的神醫
我們身體裡龐大的自癒系統
是與循環系統、免疫系統、
骨髓造血幹細胞機能等等相關聯的,
這便是身體裡的"神醫"。
當身體出現病症時,
或者處於不健康狀態時,
神醫就施展醫術,
自行診斷,開方配藥。
那麼我們要跟這位神醫打好交道,
做好配合,一起捍衛身體健康。
有多少疾病可以自癒?
研究人員發現,
人體自身有能力治癒60%至70%的疾病。
據說,科學家目前已經解開了
身體自癒的一些秘密。
當人有不適或生病時,
身體可以從自身的"藥局"中
找到30至40種"藥品"來對症治療。
這種治療過程是由激素、
免疫細胞和抗體等因素綜合發揮作用的。
其實,類似的事情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不小心皮膚破皮、出了血,
過一會出血就會自然止住;
再過幾天,傷口就會結痂;
一星期後,痂脫了,皮膚恢復平整;
再過一個月,
皮膚已經恢復成原來的樣子,
一點痕跡都沒有,
這時你已找不到破損的地方了。
出血之所以能自行停止,
其實是因為人體有天然的止血藥"血小板"。
這證明人體有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
而人體的自癒能力
不僅侷限於傷口復原這樣的小事,
有時即使是醫生宣佈的絕症也可能柳暗花明。
在英國,
個13歲的男孩得了白血病,
就在醫生配型成功
準備為他實施骨髓移植手術時,
卻驚奇地發現他的白血病症狀居然消失了,
他奇跡般地"自癒"了!
而在幾週前,主治醫生還認為,
如果男孩不接受骨髓移植手術,
就將活不過一個月。
醫生欣喜地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男孩的家人,
並建議他們定期複查。
幾個月後,男孩的身體戰勝了疾病,
診斷結果為徹底康復。
由此可見人體的自癒功能十分強大,
甚至可以創造奇跡。
遺憾的是,生活在現代文明中的大多數人
已經習慣於求醫問藥來抵禦疾病,
往往忽視了人體自身的力量。
其實,只要積極利用人體自癒力,
就可以通過調節自身,消除致病因素,
修復受損的身體,重新回歸健康。
自癒力就是人體的神醫
許多人都養過小貓小狗等寵物,
當這些動物生病時,
會不吃不喝趴在那裡,
其實它們在用節食的方法來給自己治病。
道理很簡單,節食就是為了減少體力,
因為身體在消化食物的時候,
需要消耗自身體能,
而節食則可以減少體能消耗,
把有限的體能用到治癒疾病上面。
動物就是這樣配合自癒力來給自己治病的。
其實人自然也有這種能力。
在生病的時候,我們都會感到不想吃東西,
這就是在運用自癒力來為自己治病。
因此在遇到感冒發燒等小毛病的時候,
不妨試試少吃飯,多喝水和果汁,
這樣有利於加快身體的康復。
自癒力既是天生的,
又是可以被激發出來的。
以下是 4種增進人體自癒力的方法:
1.休息
勞累時,
休息是恢復體能是最有效方法。
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
可見養的作用特別重要,
這種養包括充足的休息和有規律的生活。
2.運動
運動能治癒很多疾病,
特別是慢性病。
需要注意的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法。
3.營養
營養在中醫裡也叫做"水穀精微",
意思是食物消化後能被人體吸收的、
對人體有益的精華部分。
中醫認為:"藥補不如食補。"
所以營養對身體很重要,
而對於處於恢復中的人體尤其重要。
4.心態
人是身心統一的動物,
身體和心靈組成了人的整體。
自癒力的激發有很多種方法,
例如中醫常用的經絡養生法,
就是開發自癒潛能最突出的例子。
求醫不如求己,掌握了這些方法,
我們就可以避免或者減少疾病的發生,
甚至從源頭上祛除疾病,
達到治病固本的目的。
總之,我們要重視挖掘人體自癒的潛能,
讀懂人體,靈活應對,
制訂出適合自己的保健方案。
【自癒系統與生俱來】
百科學者張弦在對醫學理論的研究中發現,
包括人體在內的諸多生命體,
都存在一個與生俱來、自發作用的自癒系統,
使其得以維持健康狀態,
免於在來自外界的侵害喪失生命力。
因此說,人體的自癒系統
是經過自然界億萬年的洗禮,
不斷地鍛煉而形成的。
需要注意的是,
在人體自癒系統的調節過程中,
常常以減弱身體某些生理活動為代價,
甚至暫時關閉某些機能,以減少養分的消耗,
而將養分分配給身體出現問題的部位。
因此,這個過程會使人體某些局部
表現出一些症狀,這其實是一種身體警告,
提醒人體出現了某些不平衡。
例如人體的發燒,
可能是提醒人體某些地方有問題,
而發熱則是自癒系統
為了醫治人體而做的有益調節。
雖然我們不能完全讀懂身體的語言,
卻可以正確認識身體的用意,
只要不去阻止、干擾和破壞身體的正常行為,
就可以充分利用自癒力來防病健身。
別給身體幫倒忙
現實生活中,
因為經濟利益的驅動等原因,
很多醫生重藥劑治療而輕防治。
有時藥物也確實可以起到"藥到病除"的效果,
所以也符合大多數病人的需求。
因此,人們已經習慣了生病就求助於醫藥,
而忽視對身體自癒力這個"天然神醫"的利用。
但是,
使用藥物的結果只是減輕了病痛的假像,
藥物(特別是內服)其實也必須通過
身體自癒系統的調節起作用。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
真正無任何副作用的藥物是極少見的,
而身體各部分的平衡運行才是健康的終極標準。
隨著抗生素的應用日益廣泛,
細菌對一些常用藥物表現出程度不同的抗藥性。
越是使用時間長、應用範圍廣的藥物,
抗藥性就越嚴重,致病細菌會大量繁殖,
正常菌群被破壞,容易引起二重感染。
醫療的至高層次-修復自癒力
總之,無論是藥物的副作用,
還是人體由於服藥而產生的耐藥性,
最終都影響了機體的自我修復能力。
所以儘管現在的醫療條件很好,
各種各樣的病症
卻比以前更多、更年輕化、複雜化。
中醫指出:在病人康復過程中,
醫生和藥物所起的作用較少,
身體的恢復更多依賴於自我調節,
也就是修復自癒力的過程。
儘量依靠內力來治癒疾病,
這是中醫的根本宗旨,
也是醫療的至高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