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身為公務員的Dolin66
即使擁有人人稱羨的「鐵飯碗」
卻不願只過安逸舒服的日子。
由於預期自己的年金將會縮水,
他決定將興趣發揮到極致
以寫文章、講演和投資等方式,
替自己「變相加薪」
現在,原本調薪不到5%的他,
薪水足足翻了兩倍以上!
究竟,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一起來看看...
(贊助商連結)
預見 年金縮水
公務員Dolin66,決定幫自己「加薪」
11月15日傍晚5點鐘,
在台灣與波多黎各搶進8強的晉級賽事剛結束後的半小時,
職業是公務員的Dolin66火速在〈運動視界〉部落格發表棒球評論,
一下子便吸引了上百人分享;
晚間10點30分,
他又在臉書發表對股市與房地產的時事分析文。
平均每周發表1~2篇文章,
每月讀3~4本書,
這是Dollin66下班後最紀律做的事情。
下班時間對Dollin66來說,不會是無意識的「虛度」,
他總是端坐在電腦前,寫著一篇又一篇讓人感動的文章。
而這股持續力,來自他預見台灣「年金改革」的迫切危機。
出生傳統公務員家庭的Dolin66,
爸爸已從公職退休、媽媽是小學老師,
弟弟在電子業上班,一家四口有3個人要面臨退休金縮水的現實,
「爸媽的問題可能不大(意指退休金縮水幅度不大),
我的飯碗卻一定不夠『鐵鐡』。」
射手座的Dolin66幽默地說。
擔心改革影響退休生活,
Dolin66利用「下班黃金3小時」,
手不輟筆地一篇篇寫下對房地產的觀點,
從民眾投稿的身分一步步進階到作家,
不到2年,他就出版《預售屋全攻略》、《房市泡沫來了》等書籍,
更是〈商周網站專欄〉及〈運動視界〉部落格固定寫手。
而過去5年透過投資股票、寫稿與演講等方式,
他已慢慢建立「被動收入」的理想藍圖,
目前每年都已替自己多加一份薪水。
「興趣」變成「習慣」
每天下班最重要的事:磨筆功
這一切的安排看似水到渠成,
但一開始Dolin66根本不懂什麼是被動收入,
迷惘在不知從何開始。
「我只是很單純地想:時間花完就沒了,
若想做喜歡的事,就要提早財務自由。」
在找到對的方向之前,唯一確認的是自己喜歡寫作。
「他的夢想是創作小說。」曾經替Dolin66寫序、
同為成功大學學長的紅色子房對他的印象是:有理想性、邏輯很清楚。
「發現興趣的所在,就內化成為習慣了。」
Dolin66說的一派輕鬆,
近10年透過寫文章找到了信心,
但他沒說出口的是,
為了寫出讓人流連忘返的文字,
成大土木研究所畢業的他,
不僅晴耕雨讀,更刻意參加各式的徵文比賽,
強迫自己在期限內交稿。
認識4年才結婚的太太在一旁補充說,
為了「磨筆功」,
他寫作幾乎不分類型,時事、文學創作、運動,
甚至營建相關專文,
投稿到各大報紙的民意論壇、
公家徵文比賽或民間行銷活動等,
最高曾獲第2名,拿到8000元獎金。
不輕信老師明牌,自己看書學投資
當然Dolin66明白,
寫作終究不能當飯吃,
只是退休「有事做」,
若要成為時間的主人,
得再找到另一份收入來源。
而從小被教育用閒錢投資的他,
在存下第1筆50萬元存款後,
動起了投資念頭,
至於啟蒙則來自電視股市分析師及報紙推薦的明牌。
「我先觀察2~3台分析師的說法,
印證一段時間後,再找一個相對有準度的老師跟牌。」
但即便小心翼翼,沒有中心思想的他,
幾次殺進殺出,不僅沒賺到錢,甚至還小虧,
「因為我很怕賠錢,跌1成就毫不猶豫停損」,
這一點堅持,倒讓他在股市繳交的學費不算多。
後來,Dolin66靠著大量閱讀股市專家黃國華、
郭恭克及各式財報書籍後,
才恍然大悟「原來股價可以算出來」。
自此,他丟掉舊思維,一切從頭再來。
「前後約6個月,把想買的10檔股票,
一檔一檔套用書中教的財務指標,
紙上練兵成功後,才勇敢進場。
(贊助商連結)
練成 3 大投資心得:
守株待兔、達標停利、無條件停損
5年前,他準確抓到精華(1565)的大波段,
大賺120%,這一戰讓他確認把股票納為被動收入核心的信念。
只是在練投資功期間,
Dolin66也曾在宏達電(2498)踢到大鐵板。
當時他在950元大膽買進,
一如預期2個月衝到1300元,
但因一時貪念,在高點不賣,
最後落得小賠1成才斷然停損。
有了這次教訓,他很快地調整買賣策略並修正心法。
有別於許多投資人用「殖利率」的指標作為選股依據,
Dolin66的投資哲學是以賺取股票的資本利得為主,
「我不會每年設定賺多少,但機會來了就要狠狠押注。」
他投資的3大準則是:守株待兔、達標停利、無條件停損。
「在買進一檔股票前,
會用3個指標篩選,然後再找進場時機。
當PE(本益比)來到歷史低檔區先進場布局一半部位,
趨勢明朗後再加碼;
當股價上漲、PE到歷史高檔區,便斷然全數脫手。」
最近一次大獲全勝的標的:為升(2231),跟精華如出一轍,
當時他觀察很多國家要求新車必須加裝胎壓偵測器,
以及強制配備倒車影像顯示系統,
發現為升未來大有前景,
因此當股價來到被低估的98元時,
便勇敢地建立持股,
不到半年以250元賣出,
大賺150%,再添一筆戰功。
從投資精華開始,
Dolin66手上同時不會持有超過 3 檔股票,
也不一定每年都會有交易,
但5年下來,每年平均都能多賺一份薪,
從股市攢下的另一份收入,
他也會挪出一半放在複利滾存的儲蓄型保單,穩穩守財。
不放棄每件喜歡的事
年初排定目標 兼顧投資與興趣
在練功、蹲馬步的同時,
他未曾忘懷寫作,
部落格的內容分享財經、社會、生活、閱讀與旅遊的點點滴滴,
累積10萬人次,最後也成為專欄寫手。
對於下班後時間的安排,
Dolin66抱持「抓大放小」的原則,
只要靈感來了,寫稿速度就快,
「太過細節的時間要求,會讓自己反而討厭喜歡的事情。」
但他強調,每年初會排定目標,
包括最喜歡的壘球運動,
1年出席率要高於50%;
閱讀量則有至少30本書的堅持,
期許每隔1、2年出版書籍及計畫演講等。
(贊助商連結)
「興趣」與「專業」成為收入來源,
薪水更加豐厚!
因為所學與房地產相關,
又出版房地產書籍,
Dolin66經常被問到:「當包租公不是更棒的被動收入嗎?」
他回答,買車子大家都會盤算合理價,
但偏偏碰到不合理的房價,卻拚了命的搶,
「房子屬消費財,價格不合理,就要積極脫手。」
Dolin66很堅定地說。
言行合一的他,2011年發現北市房價所得比及房貸負擔率太高,
回頭說服太太賣掉住了2年多、
位於捷運復興崗站的2房華廈,
用2.4萬元的相同房貸支出,
在生活機能更便利的明德捷運站租3房華廈居住,
「這樣的調整減少通勤時間,還提高生活品質。」
他微笑地說,重要的是,
每坪44.5萬元復興崗捷運站的高房價已經bye bye了。
從一個每年調薪不到5%的公務員,
到現在每年薪水double,
Dolin66從寫作的興趣出發,每天多花2小時,
充實知識並拓展出包括股票在內的3份被動收入。
未來就算政府大刀闊斧改革年金政策,
他也可以不受改革洪流衝擊。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