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技術分析方式百百種,但其實最基礎的東西,才更能賺錢!移動平均線、成交量、K 棒這些再正常不過的線圖,就是股價漲跌的關鍵。技術分析沒有你想像中困難,看完本文,你也能 10 秒挑出績優個股。
文 / 朴秉昌
用十秒,就可以從線圖走勢找出各股
所有投資人都會看股票走勢。我們常見的股票線圖,包含了 K 線、移動平均線以及成交量。K 線是線圖的基礎,用來顯示一天的開盤價和收盤價,以及最高價和最低價,用來判斷盤中價格動向和買賣趨勢。
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通常是 5 日、20 日和 60 日的移動平均線。5 日移動平均線是一條從前一天起算過去 5 日內收盤價平均值所畫出的線;20 日移動平均線則是從前一天起算過去 20 日內收盤價平均值所畫出的線;同理,60 日移動平均線,即為從前一天起算過去 60 日內收盤價平均值所畫出的線。韓國股市每週開盤五天,因此,5 日移動平均線代表一星期,20 日移動平均線約為一個月,60 日移動平均線則可看作三個月左右。觀察最近五日和最近 20 日的收盤平均值,是為了判斷最近五日和最近 20 日之間的股價動態。換句話說,移動平均線是判斷股價走勢的基準。
成交量
成交量則是標注一天內買賣雙方成交的總數量。有些日子成交量高,有些日子成交量低。再者,成交量也是得知當天的買賣雙方對某股票感興趣程度的指標。假如出現長紅線時,代表成交量爆炸增長:儘管有許多投資人賣出,但買方仍會願意提高價格,大量買入,這是因為他們對未來股價有所期待。而長紅線和高成交量,也會進一步提高了他們對股價上漲的期待。相反的,若出現長黑線時,且成交量仍大幅增加,則代表賣方正壓低價格賣出股票。也就是說,當某種不良因素影響股價下跌時,長黑線加上高成交量,我們會判定股價即將下跌。總之,成交量可以用來判斷買賣雙方在價格上漲時的買進力道,或者在價格下跌時他們賣出的力道,所以也將成交量當成判斷買賣雙方交易力道的基準。
K 線、移動平均線和成交量是線圖的基礎
可用這三者解釋技術分析。K 線、移動平均線和成交量,同時也是許多輔助指標的基礎元素。用以判斷趨勢和方向的指標為 MACD、DMS、拋物線、時間序列等,用以判斷過熱和衰退的指標,則為動能指標、隨機指標、威廉指標、SMI、RSI、CCI、TRIX 等,波段相關指標為包絡線和布林通道等,成交量指標則是由 OBV、AD 等做為代表。
很多證券專家或信任技術分析的散戶會研讀各種輔助指標,並在察看線圖時做為參考。但是,輔助指標顧名思義是用來輔助的指標,是以日線提供的 K 線、移動平均線和成交量做為基礎。因此,比起輔助指標,能準確理解並分析基本的 K 線、移動平均線和成交量更重要。
3 個核心的選股要素
許多專家定期密切觀察上市股票的全部線圖,事先了解各股票的當前狀態,透過技術分析選擇欲投資的股票。可是,上市股超過 2,000 支,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看完那麼多的股價線圖?專家們設定 HTS(編按:韓國的看盤軟體),一張線圖大概看 10 秒左右,就會跳到下一支股票。10 秒左右的時間怎麼判斷是不是好股票呢?其中有幾個他們重視的因素,而這幾個因素即為最重要的核心,也是選擇個股的基準。讓我們來看是哪些因素吧。
1. 首先是 K 線的顏色和大小
K 線如果是紅色,則股價漲過開盤價至收盤;K 線如果是綠色(或黑色),則股價下跌低於開盤價至收盤。紅 K 線愈長,代表股價飆升高於開盤價,買方即便是高價也持續買進。假若價格越飆越開,買盤還不斷,便可期待該股票的價格會再上升。因此,紅 K 線(陽線)愈長愈好。反之,黑 K 線(陰線)愈長的股票,就表示股價再低,仍會有很多投資人想要拋售。
形成長紅 K(大陽線)和長黑 K(大陰線)當日,若成交量巨量增長,則判斷的可靠度會更高。出現長紅 K 又有大量成交,可相信有機會再上漲。萬一出現長紅 K,但成交量急遽減少的話,就不是由強勢的買家帶動上漲,則應視為特殊的價格變動所致。該股會被判斷是事件影響上漲,或賣方觀望期間所發生的暫時上漲。與此相反,長黑 K 出現,又有大量的成交量時,則預期會再下跌。但如果成交量少,呈陰線下跌趨勢,則判斷該股是因外部打擊造成暫時下跌。小陽線、小陰線和十字線等並不重要,而是要判斷線圖內長紅 K 和長黑 K 中哪一項更常發生。
2. 接著是成交量
高成交量意指買方和賣方激烈攻防,不斷買入和賣出。激烈過招後,買方力道較強的話,將會出現長紅 K ;賣方力道較強的話,則會出現長黑 K。買方和賣方攻守交替,當偏向其中一方就會出現長紅 K 或長黑 K,且因力道已經偏向單側,故判斷未來股價仍會往該側發展。因此出現高成交量時的分析,有很高的可靠度。
本書後半段將會說明如何判斷強勢股,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成交量的暴增。分析對象會排除成交量顯著減少的日子,成交量顯著減少,代表當日不管是買方還是賣方都未交易,只是相互觀望,那種日子就難以判定究竟是哪一方更有力。因此,會以成交量明顯增加那日做為基準進行分析,根據當天發生長紅 K 或是長黑 K,來判定股價是上漲或下跌。
假如成交量明顯增加的日子出現影線和十字線,代表當天買方和賣方勢力相當。成交量增加許多,但卻出現影線,可以看作股價可能會在一段上升後轉成下跌,抑或是在一段下跌後轉成上升。舉例來說,股價大幅上升這件事,意味交易期間內買進力道強勁,不過當成交量大增,卻形成影線時,就代表買進和賣出力道變得相似。這時,若賣出力道變得強勁,逆勢反轉的機會變高。所以,當出現小陽線、小陰線當天,成交量也多的話,就該懷疑是否會轉換方向;而成交量不多的話,就表示無特殊意義。
3. 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的傾斜角度和方向很重要,意味著最近幾日或是最近幾週之間,股價會往哪個方向移動。因此,移動平均線往右上方上升,代表股市為上升趨勢;移動平均線往右下方下降,代表股市為下跌趨勢。股價處於上升趨勢時,表示短期移動平均線的 5 日移動平均線位在上面,然後接著分別是 20 日和 60 日的移動平均線,這種狀況稱為「多頭排列」。相反的,如果股價大跌,則移動平均線會從 5 日移動平均線為首,出現反向排列,這時稱為「空頭排列」。
移動平均線呈右上向且為多頭排列狀態,可判斷為上升趨勢,須關注是否買進。反之,呈右下向或是空頭排列,判斷為下跌趨勢,將暫不買進或選擇賣出。我們可以觀察移動平均線和 K 線。5 日、20 日、60 日移動平均線排列的間隔,稱為「發散」,當「發散」持續擴大,則會出現收斂。間隔若是向上擴大,則被視為短線飆漲,可解讀為賣出訊號;間隔若是向下擴大,則視為短線暴跌,解讀為買進訊號。股價會在移動平均線上下移動,所以移動平均線往右上發展,反映出股價上升趨勢時,若 K 線暫時落到 5 日移動平均線以下,這時叫做「壓力下跌」,這種時候被認為是最佳的買入時機。
請試著以上述三項基本判斷要素分析線圖,選出想要投資的個股。只要 10 秒就夠了。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技術分析 是什麼?技術分析穩賺不賠?投資前務必注意這 3 點!
- 散戶總是賺少賠多?掌握 4 口訣,找出股價轉折點...專家:相信技術分析才會得到財富!
- 「我學了這麼久的技術分析,怎麼還是沒賺錢!」走圖天后林穎:常見3大錯誤,讓技術分析無用!
- 股票心,海底針!技術分析教你 3 分鐘看懂上漲股票 用線性圖形破解股價秘密
- 基本面、技術分析哪個好?選股要用對方法!找到適合你的投資策略,才能穩健獲利...
本文摘自《韓國最強法人交易員的獲利關鍵》,作者:朴秉昌、出版社:樂金文化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鄭丞偉;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