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Simon Chen
我們跟日本長跑的差距多大?
看完兩天箱根駅傳、
或是看過《強風吹拂》的人,
會有點麻痺覺得彷彿大學生就應該跑這麼快。
只看人家的成績沒什麼概念,
如果把台灣人的成績放進去
就知道我們跟日本長跑的差距是多大。
這個表是今年優勝青山學院的先發名單
以及萬米 PB,清一色 28 分台,
28 分台是多快?回到台灣來看,
歷史上跑出過 28 分台的台灣人有幾個呢?
答案是 0。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日本 200名選手,在台灣都可以輕鬆得冠
也就是說青學大每個先發大學生
來台灣跑的話,
每個人都會破我們幾十年來的全國紀錄。
放寬一點,箱根先發的 200 個選手,
每個來跑我們的全運會萬米
應該都可以輕鬆奪冠。
再放寬一點,
台灣歷史跑出過 29 分台的人,
總共有 4 個(1993許績勝、2008何盡平、
2008吳文騫、2010張嘉哲),
而本次 92 回箱根 20 所
參賽大學的 200 名先發選手,
萬米在 29 分台內的——有 186個!
台灣歷代名將去跑,竟是最後一名
如果要台灣歷代名將
組一隊 10 人去跑箱根
(取到歷代第十傑 2010 鄭子健 30:20.96),
那麼他們的平均萬米成績會是 29:56.6。
剛剛跑完的 92 回箱根,最後一名,
被青學大海放 43 分鐘,
被關門 3 次、跑到踉踉蹌蹌
你忍不住同情他們的上武大,
他們先發萬米平均成績是 29:40.4。
如果用等比速度算,
全台灣歷史上跑最快的十個台灣人
還會被箱根最後一名海放 3 分鐘左右。
看大學生的話,連門檻都過不了
又如果只看大學生的話,
我們複製十個全大運冠軍組隊:
2015 年全大運萬米冠軍王秋竣
成績 31:59.79,
而 92 回箱根預選會最後一名上武大
(又是那個上武大)10 人 x 20K
總和 10:12:04,平均每人 20Km 61.2分,
團體平均 20K 成績直接除二
都比今年台灣全大運 10K 金牌快,
我們連箱根預選會門檻都過不了。
並且,這只是「關東」的「前廿名學校」的
「大學生」的比賽而已,
還有一堆沒上場的替補、天才高中生、
關東廿名校以外的大學生、
關西的/九州的大學生、職業實業團、
像川內優輝那種「公務員」,
通通都沒算進來。
把這些通通算進來的話,
我想台灣十傑組的隊
應該是會排在上千人之後。
(其實我很佩服而且喜歡
我們台灣的長跑好手們,抱歉沒有不敬之意)
不是台灣人弱..
問題出在社會對這項運動的認同感
長跑接力可能是所有運動最難爆冷門的一種,
這就是實力天與地的差異。
那也是我們為何如此熱衷
看那些頂尖選手跑到力竭的樣子,
因為是我們數十年都達不到的境界,
所謂的境界差異
當然不只速度或先天天候不利環境的不同,
更讓人望之弗如的,
是群眾對於跑者的熱情、
與社會對這項運動的認同感。
其實箱根駅傳吸引人的不只是跑者,
還有那銀座、日本橋、中央通、
元箱根兩側萬人空巷的空拍畫面、
那綿延數十公里不間斷冒著低溫
等上幾小時的加油群眾,迷人而令人讚嘆。
希望台灣的長跑風氣跟水準
能有跟上日本的一天。
(文章於1/4 16:45更新)
後記:
關注這麼多年才是第一次從頭到尾看完
109.6Km 的箱根駅傳,全長 11.5 小時,
大概都可以看完魔戒三部曲了。
青山學院毫無疑問連霸優勝,
而且是 39 年來首度從一區到十區
都領先的完全優勝,總共拿了 6 個區間賞,
雖然沒有刷掉任何區間或總和紀錄,
但看他們跑 6 區的大一、
跑 4/7/8 區的大二都跑得嚇嚇叫,
我想明年三連霸意味還是很濃厚。
東洋大從 2 區之後都是第二、
駒大從 5 區後都是第三、
早大從 6 區後都是第四,
今年前十的拉鋸不多,
東洋跟駒大一區跑爛了使得後面欲振乏力,
早大也是前三區跑得太鳥。
傳統名校早早被青學甩開
導致沒什麼緊張的感覺。
服部勇馬跟馬場翔大雖然略有佳作,
但也很難撐起大局。
最意外的大概是明治大,
一區名將横手健跑了區間二位,
但到第三區第五區都跑了個區間墊底,
今天復路雖然一路從 17 追到 12,
也是後段班少數沒被關門的,
但還是無法拿到種子權。
日本大則是從五區跑完第 5
然後在 8 區跑出區間倒數第二敗掉,
最後第 11 位收場痛失種子權
(九區還被關門),
相對來說關東學連居然跑出第 11 佳績,
一樣是少數沒被關門的隊伍,
雜牌軍歷年來第三好的成績。
台灣想看到這樣的盛況,難呀!
今天復路最揪心的
當然就是從七區之後陸續開始關門,
上武大一年生跑到踉蹌跌倒的、
九區鶴見中繼所一口氣關了 8 所學校,
包括重蹈 88 回覆轍的神奈川大,
差 4 秒鐘被關門,
無法像當年一樣幸運交棒了。
看到這段關門槍聲響起我都哭惹。
看到選手們一個個跑進東京都心,
在全線封閉的銀座、日比谷、中央通、
日本橋前奔跑,萬人空巷,
台灣可曾想像有一天數十萬人們
擠爆忠孝敦化路口,
就為了看 20 個大學生跑了兩天
跑 109 公里呢?我想大概很難哪。
台灣社會對「運動員」都不是很重視呀!
看看日本、美國...哀...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